秦元玲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450003)
腦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某些因素引起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軟化壞死[1]。75%腦梗死患者恢復期仍遺留認知和運動障礙。CI屬中醫(yī)“中風”范疇。情志不遂,飲食勞倦,痰濕內(nèi)阻引起臟腑功能失調(diào),氣血紊亂[2]。筆者在CI恢復期行中醫(yī)辨證施護效果較好,介紹如下。
共94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CI恢復期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7例。研究組男29例,女18例;年齡49~72歲,平均(52.17±5.64)歲;病程1~6個月,平均(3.09±0.23)個月。對照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48~74歲,平均(52.24±5.67)歲;病程1.5~6個月,平均(3.06±0.19)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西醫(yī)參照《中國急性缺血行腦卒中診治指南》[3]診斷標準。CT或MRI診斷為腦梗死,發(fā)病2周以上,并已脫離危險期,病情穩(wěn)定,病程1~6個月。②中醫(yī)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診斷標準。主癥為口舌歪斜,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口舌歪斜。次癥為言語不利,頭暈頭痛,舌苔薄白,脈滑。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西醫(yī)診斷標準;②屬于腦梗死恢復期,意識清醒,存在偏癱或肩手綜合征等癥狀;③年齡40~75歲;④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伴有惡性腫瘤;②腦外傷、腦炎并發(fā)腦梗死;③伴有嚴重肝腎心血管疾病;④年齡大于等于75歲;⑤嚴重骨質(zhì)疏松;⑥依從性差。
兩組均接受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肢體鍛煉護理。①用藥護理:叮囑患者及家屬按醫(yī)囑堅持服藥,指導患者根據(jù)血壓波動的規(guī)律進行服藥,并叮囑患者每日在9:00-10:00,入睡前監(jiān)測2次血壓。②飲食護理:很多腦梗死患者會出現(xiàn)吞咽困難,因此在飲食上要求給予易于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食物;患者在吃飯或喝水時出現(xiàn)嗆咳,不能勉強讓患者進食或吃藥,應輕拍背部,輔助其呼吸通暢。③心理護理:腦梗死患者多起病突然,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導致其心情抑郁、精神苦悶。針對此種情況,應耐心開導,并以真誠的態(tài)度與患者和家屬交談,解釋疑問、消除顧慮,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④肢體鍛煉護理:腦梗死患者多有偏癱、偏身感覺障礙,肩手綜合征等癥狀,因此應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肢體功能鍛煉。肢體功能鍛煉由易到難,先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再根據(jù)情況,要求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和體力活動,每天多次,運動量適當,以不過度疲勞為度。
研究組加用中醫(yī)護理。①中醫(yī)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選擇不同的食譜,陰虛增加米粉和果汁攝入,痰濕以素食為主,血瘀增加瓜果攝入,忌食肥甘厚味生活之品。②中醫(yī)按摩:循手陽明大腸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拍打,每次30min,每日2次,如有下肢血栓者禁用。按摩廉泉、通里、啞門促進語言功能恢復;揉法施以胃俞、足三里、內(nèi)關(guān)、中元緩解便秘。③中醫(yī)心理護理:在情志護理中運用《素問》中的五行制約法則(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并同時注意掌握情緒刺激的程度,避免刺激過度。④肢體功能鍛煉:在患者肌力未完全恢復時,指導患者進行被動運動訓練,每個關(guān)節(jié)被動活動5次(向各個方向),每天2~3次,每次15~30min,訓練時盡量輕柔,嚴禁強行訓練;訓練后對關(guān)節(jié)進行揉法、搓法,上肢、下肢進行滾法,點按合谷、曲池。進行主動鍛煉后加用背部滾法、揉法、推法。每日1~2次,每次10~20min。
兩組均護理4周。
觀察護理前后Fugl-Meyer評定量表(Short Form Fugl-Meyer Rating Scale,F(xiàn)MA),腦卒中影響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SIS)。簡式Fugl-Meyer評定量表評分總分100分,上肢66分,下肢34分,分值越高表示運動功能越好。腦卒中影響量表,包括氣力、記憶和思維、情緒、交流、ADL、移動能力、手功能,參與共8項,59個條目,評分為1~5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好。
用SPSS22.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前后Fugl-Meyer評定量表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Fugl-Meyer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分,±s )

表1 兩組護理前后Fugl-Meyer評定量表評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ΔP<0.05。
護理前 45.79±4.61 17.25±3.51護理后 49.79±5.62* 23.49±5.63*組別 時間 上肢 下肢研究組(47例)護理前 46.81±5.53 17.72±3.91護理后 57.92±6.45*△ 29.25±4.72*△對照組(47例)
兩組護理前后腦卒中影響量表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腦卒中影響量表評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護理前后腦卒中影響量表評分比較 (分,±s )
組別 時間 力氣 記憶與思維 情緒 交流研究組 護理前 8.18±2.05 17.26±3.18 20.12±4.86 15.12±2.86(47例)護理后16.29±2.71*△27.43±3.52*△34.69±4.86*27.50±1.90*△對照組 護理前 8.58±1.62 16.87±4.30 20.35±3.74 15.35±4.74(47例)護理后12.74±2.63*22.60±3.61*28.16±4.24*22.16±3.24*

續(xù)表
CI屬中醫(yī)“中風”范疇。氣血不足,肝腎陰虛為發(fā)病的根本,風火痰瘀為發(fā)病之標,遇煩勞、醉酒和飽食等陰陽臟腑功能失調(diào),氣血運行失常,以致風痰瘀阻[6]。穴位拍打和按摩可刺激穴位,疏通經(jīng)絡,調(diào)理氣血,緩解癥狀,恢復肢體功能,改善陰陽平衡狀態(tài),增強免疫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