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焰
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成都市重要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國際化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2021年,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88位,中國企業500強資產增長率排名第1位,并連續三年位居成都服務類企業榜首,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家加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國有企業,獲評全國企業文化最佳實踐企業,國內主體信用評級為AAA、國際信用評級BBB+。
近年來,按照新時代工會組織建設路線要求,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以政治建設為引領,制度建設為根本,提升職工素質為主線,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重點,依托職工代表大會、關心慰問、維護權益、文體活動等載體,充分發揮各級工會組織作用。積極投身集團改革轉型、創新驅動、能級提升,工會服務大局作用有力彰顯,工會組織活力持續迸發,有效匯聚了全體職工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智慧和力量。
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廣泛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終在學懂弄通做實、真學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始終確保廣大職工廣泛、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

興城集團榮獲成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男子籃球冠軍。

興城集團工會舉辦迎新跑活動。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慶祝建黨百年、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組織廣大職工前往嘉興南湖、井岡山、延安、遵義等革命圣地瞻仰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初心使命。始終注重黨的理論引領,組織開展“百年黨史我來講 牢記使命譜新篇”“喜迎百年華誕七一晚會”等演講、匯演活動,通過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潛移默化、入腦入心,不斷引導廣大職工堅定初心信念、賡續前行力量。
完善組織體系。集團工會始終堅持把加強自身建設放在首位,2019年,完成集團公司第一屆工會選舉及本部工會成立,指導下屬公司規范成立工會,明確法人體系構建和工作職責。目前,集團有各級工會29個。
注重建章立制。修訂《工會工作制度》《慰問管理辦法》,新增《工會財務管理辦法》《工會協會管理辦法》等多項制度,為集團工會組織高效運轉提供有力保障。
突出評價機制。12家單位的工會獲評“五星級工會”(占成都市交建工會獲評單位半數以上)。近30個單位分別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四川省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單位”“成都市工人先鋒號 ”“成都市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成都市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集團現有博士研究生11人、碩士研究生680人、本科學歷7322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40.9%,人才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不斷加強。集團工會開展了方式多樣多元的技能培訓,開辟民工夜校、新市民學校、人居學院、文投講堂等教育陣地,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法治文化、勞動競賽等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承辦參與全市百萬職工技能大賽、“綠道美容師”技能提升培訓等活動,覆蓋職工及農民工數萬人。
集團26名職工獲“成都工匠”榮譽稱號;“夏葵勞模工作室”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省級工法6項;2個勞模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成都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5名職工獲評成都市“百佳”職工創客明星,多人榮獲省、市“五一勞動獎章”。
文體活動豐富多彩。集團工會廣泛開展攝影、時尚生活、書畫棋牌、游泳、籃球等興趣小組活動,常態化組織開展各種體育健身活動。每年定期舉辦職工迎新春聯歡會、春游、拔河比賽、迎新跑等大型文體活動,累計覆蓋職工超10萬人次。
勞動競賽持續開展。以“工人先鋒號”為載體,在集團承建的22個成都大運會場館改造項目現場開展“創優質工程·建賽事名城”主題的勞動競賽活動,廣納“金點子”,匯聚“大智慧”,有效促進了項目建設按期高質量交付。

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
企業風貌充分展示。在成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上,興城健兒勇奪籃球比賽冠軍、健身操季軍,乒乓球、游泳等項目均成績突出,是全市唯一獲評“優秀組織獎”和“體育道德風尚獎”的市屬國企。
制度執行更加有力。建立健全職工代表大會等民主管理制度,明確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的履職要求,積極參與經營決策,切實從源頭維護職工切身利益。建立完善勞動爭議調解機制,做好勞動關系協調工作,實現及時預防、發現和處理矛盾。深化廠務公開,將涉及職工合法權益和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集團工會成立以來,共召開職工代表大會3次,審議事項19項,職工滿意度達97%。
勞動合同全面落實。建立規范用工體系,提高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的質量,與職工依法簽訂勞動合同,簽訂率達100%,參保率達100%。嚴格執行國家工時、休息休假制度,建立完善職工工資增長機制,按月支付工資。職工福利在“五險一金”的基礎上,增加了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每年定期組織職工健康體檢,費用標準按市場化原則保持一定比例增長,有效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作為踐行“和諧興城”企業精神的必然要求。
服務意識不斷提升。集團工會始終堅持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成功創建全市“模范職工之家”。常態化開展“春送崗位、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系列幫扶慰問活動。近年來,慰問工地超2200個,慰問人數超1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