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近日發文稱,嚴禁新建虛擬貨幣挖礦項目,計劃于2021年4月底前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新加坡《聯合早報》2日報道稱,內蒙古由于其廉價電力而在虛擬貨幣行業中備受青睞,內蒙古此舉引發市場擔憂中國將采取更多措施來取締高能耗的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該消息被國際媒體報道后,比特幣價格周一一度上漲6%,截至記者2日晚發稿時,比特幣報48672.3美元。
《韓國經濟》2日報道稱,作為全球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的重要基礎性一環,中國全面禁止挖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挖礦虛擬貨幣需要巨大的電力消耗,2017年9月,中國政府曾加強了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管控,但挖礦行為不在此列。內蒙古此舉是中國首次從政府層面禁止挖礦虛擬貨幣,未來不排除這股風潮從內蒙古向其他省份蔓延的可能。有推測認為,中國虛擬貨幣采礦公司產量可能占據全球70%的份額,由此可見中國在全球虛擬貨幣挖礦領域的重要作用。如果中國真的這樣做,那么必然引發國際虛擬貨幣的緊缺,比特幣等的價值可能持續升高。
韓國KBS電視臺分析稱,最近全球比特幣市場明顯出現過熱態勢,雖然美國財政部長最近給比特幣潑了冷水讓比特幣價格有所下跌,但比特幣仍舊是很多人“投資”的熱門對象。
另據路透社2日報道,花旗集團3月1日發布報告稱,比特幣現在可能正處于“分水嶺”時刻,它將來要么可能成為國際貿易中的首選貨幣,要么就面臨一場“投機性內爆”,未來也有可能成為國際貿易的首選貨幣。比特幣曾在2月創下58354美元歷史新高,此后不久,價格就下跌1萬多美元。▲
(張靜)
環球時報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