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鵬

摘 要:對于我國廣大職業院校教師而言,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而且需要具備合格的實踐能力,對自身的知識與技能不斷更新,及時了解與扎實掌握行業企業先進的工藝與技術,在此基礎上優化充實教學內容,強化教學質量,從而培養滿足區域經濟有效發展的高層次技術型人才。當前,教師企業實踐已成為教師增強實踐能力,掌握行業最新發展情況的一條必要途徑。對此,文章將對教師企業實踐提高教學質量的路徑加以簡要分析。
關鍵詞:教學質量 企業實踐 分析
Teachers Enterprise Practice Improving of Teaching Quality
Zhu Dapeng
Abstract:The major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in my country, not only need to have certain teaching ability, but also need to have qualified practical ability, keep updating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skills, timely understand and firmly grasp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of industry enterprises. On this basis,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optimized and enriched, and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strengthened, so as to cultivate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t present, teacher enterprise practice has become a necessary way for teachers to enhanc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grasp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this regard, the article will briefly analyze the path of teachers enterprise practic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teaching quality, business practice, analysis
1 引言
當前大部分職業學校過度關注理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缺少關于實踐教學的指導,導致企業實踐和學生培養相脫離,學生在畢業后缺少就業優勢。針對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而言,以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培養為主,強調學生自身的操作能力,而真正決定教學質量的則是教師個人實踐能力的高低。教師在企業實踐中提高實踐能力并正確認識實踐的必要性,從而對教學當中的實踐教學占比有效調整,從而培養滿足高科技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人。
2 簡析教師企業實踐對教學質量的改善
從某省5所職業教育學校隨機抽取200為教師的關于“企業實踐所得”問卷調查分析,教師企業實踐對教學質量的改善效果,具體分析如圖1:
第一,強化構建基礎技能與專業知識體系。之所以要進行企業實踐,其主要目的是幫助教師掌握企業具體運行機制,清楚所設崗位的各方面要求、企業針對各種人才的需求,明確企業針對人才職業素養與知識結構的相關要求,進而更具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活動,從而培養滿足企業發展需求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首先,參與企業實踐后,可以形成就業市場針對畢業生各方面要求的一個正確認知,針對建設專業知識體系提出有效建議;其次,參與企業實踐后,能夠掌握企業有關職業崗位的專業技能與能力需求,進而幫助學生構建更合理的基礎技能體系,進一步縮短工作崗位和畢業生的距離。
第二,強化學生個人實際操作能力。職業學校重點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突顯較高的職業素養與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對于教師自身而言,首先需保證個人實際操作能力,唯有如此才會教好學生。培養學生在企業生產一線持有“空杯”心態,緊緊把握所有機會強化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這也能看出實踐教學是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1]。教師通過企業實踐能夠把在企業中獲得的經驗與案例具體運用在操作實訓當中,從而達到“做中學”的效果而且能其實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提升職業素養。依托企業實踐能真正達到職業教育中的“三結合”效果,進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第三,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通過教師參與企業實踐能夠直接接觸一手資料,其可以為教學內容的充實與教學手段的豐富打下良好基礎。教師在進行企業實踐時,能夠有針對性地收集和專業相關的大量視頻、圖片、實物以及文件等資料,上述資料均能用于補充專業教材中的有關內容,與此同時還可以讓課堂教學手段更加多元化,在課堂中學生能及時學到一線知識,從而助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在此基礎上提高教學質量。
3 簡析促進教師企業實踐改善教學質量的相關路徑
第一,建立完備的配套制度。(1)評價及監管機制。當地政府應設立具體職能部門,針對企業及學校有關實際教師企業實踐情況展開考核與監督,科學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評價與監督機制,將實踐工作能真正落到實處。首先,明確監管方向不要模棱兩可,將定期檢查模式和不定期抽查有機融合。其次,科學制定評價機制,結合多元評價主體,實現企業評價、學校評價和教師評價三者結合,關注在進行教師企業實踐時的質量監控,保證達成預期目標[2]。構建企業實踐考核等級制,防止在考核評價中發生不嚴謹的問題。(2)教師激勵機制。應在政策與制度方面鼓勵并支持教師參與企業實踐,將企業實踐直接聯系教師的晉升、年度考核與獎勵,針對在企業實踐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應予以相應的經費獎勵,真正調動教師積極企業實踐的動力,把教師企業實踐融入教師專業發展規劃中。(3)企業保障機制。有關企業應及時出臺專業的保障制度,確定企業采取的利益補償制度、優惠扣稅政策,實踐資金來源與在企業實踐中有關教師人身安全的保障等,與此同時,還應清楚規定在教師實踐階段所造成的損失需要有誰承擔與負責,如果企業不能有效配合教師的企業實踐安排采取的針對性懲罰舉措等。
第二,科學制定教師企業實踐計劃。(1)長期計劃結合短期計劃。依據學校整體計劃,將專業特征作為基礎,科學制定與專業特性相符合的教師企業實踐計劃。以教師相對零散的時間為基礎用于短期計劃的制定,依據學期及學年安排設計長期計劃,實現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有機結合。有關短期計劃需要體現可操作性,重點包含教師企業實踐目的與相關安排:實踐時間、實踐內容、實踐形式、獎懲制度等,此外還要明確考評制度。對于長期計劃而言,需要匹配學校的教學計劃與課程發展,一方面囊括有關措施,協調好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以此確保企業實踐工作是持續性的。另一方面在計劃中,不應只著眼于“教師能否去企業”,需重點關注“在企業中教師做了什么”,那么也體現出考評的重要性,即關鍵在于過程并非結果。(2)科學制定輪訓計劃。依據學校和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將專業作為中心采取教師企業輪訓實踐。校方可以將在校教師劃分成兩個部分,其中一部分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根據實際狀況和在企業進行實踐教師予以的反饋信息相結合,對教學工作加以調整,而且將個人所欠缺部分加以標注,構成教師企業實踐相關任務要求與計劃;至于另外一些教師則是深入企業內部汲取營養,且確保和學校教師維持密切聯系,每一個學期調換一次。教師需要在企業實踐結束后及時上交自己的實踐成果與總結。關于形式無須過多要求,可以是個人見解或者是總結報告、技能演示、項目報告等。
第三,企業實踐中教師應樹立“主人翁”意識[3]。教師需要在企業實踐中擺正自己的態度,強化實踐操作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樹立起“主人翁”意識,將自己真正視為企業中的一員,通過自身扎實的理論知識與科研能,切實幫助企業處理在生產與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參與企業運行的科研項目等活動,將自身的專業優勢與專業素質充分發揮。由此,企業一方面能獲得回報與促進發展,另一方面還能為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提供有力支持。使其更愿意為企業付出,也能促進實踐更順利地開展。
第四,企業需要提高人才意識。有關企業需要建立一個長遠目標,不應致使關注眼下的利益。需要通過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投資變為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投資。在進行教師企業實踐過程中,企業不應只兼顧當前的物質利益,需要著眼于長遠發展視角,致力加深校企合作程度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現階段的社會發展無與倫比,經濟發展也更具現代化但是其中最關鍵的則是實現人的現代化。教師作為一種主要人力資本,一方面可以在學校發揮原有作用,另一方面則能在企業后續發展中具有較大用途。對此,企業需要更主動投身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提高校企合作的層次,挖掘在企業的教師技術研發潛能從而為企業發展及建設供給養分。從某種角度來講,教師企業實踐屬于一項共贏活動。
第五,調動教師的成就需求動機[4]。立足人的成就需要動機原理,最重要的就是幫助教師樹立起具備挑戰性的目標,將精神鼓勵和物質激勵二者結合,進而滿足教師最真實的成就需求。如果高成就需求可以在教師身上占主導地位,則會在企業實踐中十分積極主動,詳細了解與認真鉆研企業先進技術,而且會將在實踐中學習到的知識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個人的專業實踐技能更好滿足市場標準。與此同時,應保證溝通交流的暢通性,在企業實踐中要保證教師的話語權,有教師管理建立的企業實踐團隊,以此滿足其權力方面的需要。應注意的是,學校應和企業共同為教師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通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疏通其心靈交流的渠道,在提高歸屬感的同時為企業實踐輸送源源活力,可以有效滿足親和需求,調動教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4 結語
作為職業院校的教師應清楚認識到,企業實踐這項工作的任重道遠,一方面和教師自己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密切聯系著職業院校能否長久穩定地發展。所以,職業院校應該和企業共同努力。同時也希望政府能提供更完善的政策保障與激勵制度、讓教師應有更機會進入經濟發達區域的企業,感受當地企業使用的先進技術,或是可以和學生共同走進企業一線,作為企業也需要為教師們搭建實踐平臺與給予實踐機會。
參考文獻:
[1]董琴.職業院校教師企業實踐現狀及應對路徑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65-67.
[2]艾翠蓉.高職教師企業實踐鍛煉的現狀與對策[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2):9-10+15.
[3]徐紅年.教師企業實踐對教學質量的改善[J].中國市場,2015(33):194-195.
[4]王喆,劉廣文,唐麗新.淺談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制度的建立與實施[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01):4-5.
[5]胥鍇,譚言松,潘露,楊化雨,王德偉. 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的必要性與意義[J]. 科技視界,2020,(25):126-127.
[6]錢宇,趙遐梅,劉繼瑤,謝玲,羅敏. 立足教師企業實踐,創新團隊培養模式——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企業實踐典型案例[J]. 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4):16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