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王嵐
[摘? ? 要] 醫藥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也是近年來國家著重發展的戰略產業之一,長期以來保持較快增長速度。而營運能力作為評價企業經營情況的重要參考必然值得重視,文章以嶺藥業的營運能力為研究對象,通過選取該企業2014年-2018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并結合2018年國資委發布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為參考綜合評價以嶺藥業的營運能力,發現其營運能力方面的欠缺并提出合理的對策解決問題,為行業相關醫藥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以嶺藥業;營運能力;財務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1. 01. 016
[中圖分類號] F275?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1)01- 0035- 02
1? ? ? 以嶺藥業簡介
以嶺藥業全稱為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603),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始終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為龍頭的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形成了科技中藥、國際制藥、健康產業三大業務板塊,建立起以中醫絡病理論創新為指導的新藥研發創新技術體系,在醫藥行業領域的影響力持續增長。這個市值近200億元的醫藥上市20強企業在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48.15億元,同比增長17.98%,營業利潤7.39億元,同比增長13.88%。
2? ? ? 以嶺藥業的營運能力分析
2.1? ?應收賬款周轉率
根據以嶺藥業近五年的財報數據,可知其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次)分別為13.6、11.08、9.36、6.98、7.36,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26.47、32.48、38.47、51.61、48.91。總體來說以嶺藥業的應收賬款周轉率一直在轉低,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相應的也逐步增大,說明以嶺藥業在2014-2017年回款速度有所減慢,在2017年之后有了提升。將2018年的應收賬款率與醫藥工業2018年企業績效標準值對比,大于行業平均值0.5,小于良好值0.9,這個變化主要也受到了醫藥行業大環境的影響,醫藥行業自身帶有特殊性,作為一個對研發投入和研發技術要求很高的產業,在研發試驗和創新上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但銷售市場給的反應并不能迅速地給予以預期的回報,投資回收周期長,所以應收賬款周轉率偏低,另外也可能這幾年以嶺藥業采用了相對寬松的信用政策,導致應收賬款占用資金的數量變多,導致應收賬款周轉率的速度變慢。
2.2? ?存貨周轉率
按照以嶺藥業2014-2018年的存貨周轉率為樣本,可以看出這五年以嶺藥業的存貨周轉率分別是1.48、1.24、1.31、1.31、1.45,而存貨周轉天數依次為242.55、289.32、273.93、275.71、248.48,總體來看,這五年間從2014年存貨周轉率有所降低,但從2015年之后到2018年一直在回升,參考醫藥工業2018年企業績效標準值,以嶺藥業的存貨周轉率處于行業較低值1.4和平均值2.7之間,因此以嶺藥業的存貨周轉率還是偏低的。以嶺藥業主打的產品連花清瘟膠囊抗感冒藥等產品適用于冬季,所以這類藥物市場季節性特征會比較明顯,和其他醫藥企業的周期性有差異,存貨囤積時間變長,導致該企業的指標在行業中出現偏低狀況,存貨的存量過剩不僅會造成企業存貨積壓,同時用在存貨上的倉儲費用與管理費用也會影響企業的凈利潤。
2.3? ?流動資產周轉率
以嶺藥業在2014-2018年這五年間的流動資產周轉率分別為1.18、1.4、1.58、1.22、1.06,而周轉天數依此為304.26、257.99、228.46、294.29、338.16,由此可見以嶺藥業在2016年流動資產周轉率是最高的,之后逐年降低,流動資產周轉天數和周轉率呈反向變動,天數逐年增長,用指標與2018年醫藥工業企業績效標準值對比得出,處于較低值0.9與平均值1.5之間,仍屬于行業較低值水平,可能由于近年來以嶺藥業向銷售市場股權融資許多,超募資產頗豐,特別是2017年以嶺藥業定增募資13.06億美元,用來填補周轉資金,流動資產總額增長很快,數值從2016年的252 622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489 827萬元,而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幅相對來說偏小,直接造成了流動資產周轉率從2016年起逐步降低。
2.4? ?固定資產周轉率
以嶺藥業在2014-2018年間的固定資產增長率依次為2.8、1.62、1.53、1.57、1.82,在2014年到2016年周轉率下降,而在16年之后開始有了逐漸增長的趨勢,這是因為2014年以嶺藥業在研發創新上及項目投資上購買了生產軟體飲料的設備、廠房、生產線等,所以隨著固定資產數量的加大,會導致固定資產的周轉速度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關于這塊投入所帶來的營收沒有理想的成績導致了固定資產周轉率持續下降。
2.5? ?總資產周轉率
以嶺藥業這五年的總資產周轉率依次為0.60、0.59、0.64、0.58、0.59,而總資產周轉天數依次為600.50、610.17、563.38、623.48,波動幅度不算太大,總體來說比較平穩,2018年的總資產周轉率相對于2016年來說有所下滑,可能是因為以嶺藥業這兩年的總資產的增長速度比營業收入更快,從而造成了總資產周轉率的下降,另外醫藥行業的研發投資大,開發周期時間長,新藥品在投入市場以后的效果會比較慢,所以資金回籠慢,導致了總資產周轉率的下跌。
3? ? ? 以嶺藥業營運狀況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3.1? ?以嶺藥業營運能力存在的問題
3.1.1? ?存貨、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等周轉情況不樂觀
從近幾年的財務數據分析上來看,以嶺藥業的存貨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的周轉速度比較緩慢,這種情況也歸因于中醫藥行業產品和原材料的季節性以及在研發投資新產品環節中所購入大批固定資產的情況,企業固定資產存在結構分配不合理,并且營運資金占用在存貨上的金額過多,使用效率低。企業在存貨上的庫存管理不力,存貨占據流動資金的比重很大,影響資金的運作效率。由于季節性影響和行業競爭帶來的銷貨水平不穩定引起存貨周轉率偏低。流動資產方面,募集資金的過程中流動資金快速擴張,而化學制劑產業化項目的開發投入時長使得營收跟不上流動資產的步伐,使得流動資產周轉率低于同行業水平。
3.1.2? ?行業特性致使資產營運能力欠佳
近幾年的政府政策對于醫藥行業產生很大影響,尤其是新醫改出臺以后,加強藥品質量控制及藥品控費將成為常態,醫藥行業增速明顯下行,藥品銷售面臨較大的壓力。另外藥品的原材料受到季節氣候的影響,價格存在不穩定性,藥品特性針對的病情也具有季節性,從而影響存貨周轉的情況,影響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從以嶺藥業的財報看到,從產品細分去看,目前除了連花清瘟膠囊較大幅度增長外,心腦用藥面臨極大的下滑風險。由此可見,在多方面行業環境影響下,以嶺藥業的經營狀況和營運能力勢必受到不利影響。
3.1.3? ?產品的銷售能力欠佳
以嶺藥業的存貨周轉率和流動資產率偏低的同時也存在存貨占比問題,這幾年由于政策調控的影響和市場競爭壓力導致以嶺藥業的銷貨能力下降,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變慢,導致存貨變現收回資金周期加長,存貨所占用資金使用的效率低,以嶺藥業的銷售能力亟待提升并且需要提高存貨管理效率。
3.2? ?提升以嶺藥業營運能力的對策
3.2.1? ?優化資本結構,提升設備資產使用效率
以嶺藥業作為醫藥類行業,研發技術方面對于生產設備的要求會比較高,設備價值相應也比較大,固定資產的支出比例也很大,醫藥行業的設備資產占比與當期以及滯后期的財務績效綜合指標都是負相關的關系。因此以嶺藥業要相應的調整資本結構,合理分配設備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并且在購入大批量的固定資產時根據生產需要把控在合理的范圍,提升固定資產的管理利用效率,并且定期對設備資產進行維修,使設備資產最大程度發揮作用。
3.2.2? ?提升銷售能力,加強存貨管理
以嶺藥業的存貨周轉率偏低,流動資產周轉率總體呈現下降的趨勢,首先應根據生產要求科學確定存貨最佳持有量,注意存貨積壓的問題并加強存貨管理。另外通過轉變有效的銷售策略,對于市場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定位,優化產品的營銷策略,進一步擴大主營產品的銷售市場,提升存貨的流動性,把握好市場的供求關系并與客戶保持良好的關系,通過多方面渠道比如互聯網方式的宣傳加強銷售業績,使得銷售和生產的比例維持在一個對企業資金周轉有利的水平。
3.3.3? ?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
應收賬款的回款能力同時影響著以嶺藥業的償債水平,以嶺藥業在應收賬款方面可以采用適當寬松的政策,降低收款額度,加快回款時間,提高資金利用率等。針對客戶可以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對購貨方進行信用評價,在回款情況不良好的時候縮緊信用政策,對于可能存在回款困難的情況企業可以調整策略,明確賬期,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催款工作,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力度,降低壞賬風險,保障資金安全。
3.3.4? ?及時盤活資產,提高資產收益
總資產周轉率體現企業資產管理效率及其利用是否合理,資產使用效率如何,決定了一個公司的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要提高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首先要加強資產利用效率,應該做到及時的查看、盤活,定期盤點公司的各項資金,對于閑置不用的、有效資金、無效資金進行分類,合理分配和利用各項資產,從而提高資金回報率。再次要提高醫藥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實現積極創收,能夠在通過有限的資金來獲取最大收益。
3.3.5? ?加大科研創新力度,注重人才培養
對于醫藥行業不斷加速洗牌和提升,以嶺藥業勢必也要跟隨步伐加大制藥方面的創新力度,明確自身定位,抓緊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嘗試開展多元化經營,進一步擴大市場,提升企業的銷售能力和營收。另外要注重在醫學類人才培養和引進,提升后備軍的整體科研水平,才能給以嶺藥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之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黃東梅.淺析企業營運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現代商業,2016(19).
[2]高婧茹.企業營運能力分析體系[J].北方經貿,2014(7).
[3]劉賢昌.基于財務比率的企業營運能力淺析[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4(4).
[4]胡雙明.營運能力分析指標的設計原理探討[J].時代金融,2012(21).
[5]寧宇新,曹文榮.關于上市銀行績效評估的研究述評[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