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雅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高校的黨史教育任務愈發具有挑戰性。并且由于網絡的便捷性和開放性,其黨史的信息獲取方式不再單一來源于課堂或老師,信息輸入渠道呈現多樣化。新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大學生黨史觀的培養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在新時代如何利用好互聯網,探尋新媒體路徑下的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方式已成為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務和當務之急。
一、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史教育面臨的挑戰
進入新時代,世情、黨情、國情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和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上,面臨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新挑戰,對黨史教育而言,同樣也存在著困境和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網絡錯誤思潮的挑戰
目前在網絡發達的時代,網絡上信息眾多,有正確的、符合社會發展的好的信息,也有錯誤的、違背社會發展的不好的信息。“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網絡上流傳的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想以全新的模式和較快的速度滲入到高校大學生群體中,沖擊了黨史育人作用的影響力。
(二)新媒體傳播方式的碎片化挑戰
由于閱讀時間和閱讀內容的碎片化,使黨史學習的系統化、體系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在這種傳播過程中,不僅容易造成黨史學習內容的缺失,也容易造成對黨史文化解讀的片面性 ,影響了傳播效果,使學生無法構筑系統的黨史知識體系。
(三)傳統學習教育模式的挑戰
正如“網上思政”不是簡單的“思政上網”,目前存在網絡黨史學習“新瓶裝舊酒”的現象,僅簡單將線下材料照搬至線上,傳播方式單一乏味,仍然難以引起學生學習黨史的興趣,在實際的黨史教育工作中所收獲的教育成效不佳。
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黨史教育的新路徑
(一)創新理念,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新品牌
在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現出多元化特征, 傳統黨史教育形式已經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因此, 應樹立黨史傳播新理念。在信息傳播手段上,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機集合, 充分發揮兩者優勢, 不斷提升傳播效果和受眾面。同時,樹立品牌意識,掌握黨史教育發聲主動權,引領樹立正確的黨史教育價值觀,以較強的吸引力、親和力形成黨史學習教育新品牌。
(二)創新內容,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優勢
在黨史知識框架內, 結合新媒體特點, 科學規劃選題,制作黨史學習教育的新媒體作品。例如將紅色故事、紅色歌曲、紅色影視、紅色戲劇、紅色文學、紅色遺址、紅色文物、紅色檔案搬上熒屏、搬進網絡。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民間組織開展合作, 開發黨史學習微課、黨史學習微視頻等, 以適應當前新媒體傳播的新趨勢。
(三)創新形式,多種途徑參與黨史學習
深入挖掘黨史資源,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微視頻、音頻、動漫、互動h5等傳播形式, 推送紅色經典, 增強黨史學習的參與性和趣味性,促進高校學生移動式學習, 做到時時學、處處學。例如通過觀看“微黨課”、收聽紅色有聲讀物、視聽紅色影視歌曲、參觀紅色文物網上展覽館、參加紅色教育基地線上旅游等方式, 使黨史學習走進學生心中,引起思想共鳴,不斷擴大黨史學習的影響力和受眾面。
(四)創新隊伍,建立專業黨史教育團隊
依托新媒體路徑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離不開一支掌握新媒體技術手段、擁有創新思維、理解青年話語體系、具備黨史知識儲備和教育學理論知識的專業團隊。因此,應調動高校各方面力量,建立高校黨史教育團隊,發揮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生骨干等方面的人力資源優勢,匯聚正能量,確保黨史教育工作持久有效開展。并對團隊定期開展培訓學習,保證知識和技能的雙線提升,培養輿論敏感性,做到敏銳捕捉網絡上出現的正、負向輿論導向并及時加以引導。
(五)創新平臺,探索師生互動新場域
互聯網平臺在縮短師生間距離、實現課堂內外的交流上,發揮了積極正向的作用。為了使大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吸收知識,高校可以設立專門的黨史學習平臺,通過創建官方微信、微博等平臺的方式,鼓勵大學生積極發表觀點,或是不定期舉辦黨史小活動等,營造良好的校園網絡學習風氣,幫助高校大學生積極融入黨史學習氛圍,確保每一位參與同學的都具有較強的主體性,形成強烈的情感共鳴。
三、結語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提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起來, 做到因勢而新, 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 更好的做好立德樹人的工作。”《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 (中發[2010]10號) 亦強調“高度重視互聯網在黨史宣傳中的重要作用, 建設黨史網站, 加強網絡管理”。截至2021年6月, 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人, 其中高校學生是網絡空間的“原住民”和“生力軍”, 因此高校黨史教育更需要將互聯網視為引導學生思想、凝聚政治共識的“主戰場”, 充分借助新興媒體平臺, 將新技術、新方法、新思維深度融合, 讓黨史教育工作與時俱進。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在新媒體時代,面對“互聯網的原住民”大學生,黨史教育的開展既存在挑戰也存在著機遇,如何運用好新媒體,有針對性地開展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抓住機遇,及時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困境,是高校需要重點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