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潤 民
日前,市場的頭號玩家沙特爆出了一個驚人之舉,宣布自愿限時減產!
1 月5 日,歐佩克(OPEC)與非歐佩克產油國召開第13 次部長級會議。會議強調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預計經濟復蘇更加脆弱。成員國同意基本維持石油產量,減產規模略有調整,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小幅增產,其他成員國保持不變。
令市場意外的是,沙特自愿承擔了更大的減產任務,宣布2021 年2 月和3月額外減產100 萬桶/天。
受此影響,國際原油期貨價格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美油WTI 一度沖破50美元/桶整數位,刷新2020 年2 月中旬以來的11 個月新高。
1 月5 日,歐佩克及其盟友舉行第13 次部長級會議,重申2020 年12 月達成的2021 年1 月產量增長幅度。在此次會議上,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兩國極力主推2021 年2 月原油產量在1 月基礎上進一步提高50 萬桶/天。
而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截然不同的是,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親王會議當天宣布,作為產油國聯盟“歐佩克+”的一部分,承諾額外減產。2021 年2 月和3 月,沙特將在歐佩克及其盟友共同達成的減產協議基礎上自愿額外減產100 萬桶/天。
沙特能源部和歐佩克的數據顯示,2019 年,沙特石油的平均日產量為981萬桶。100 萬桶/天的減產幅度,預計占據了沙特現如今產量的10%,足見其減產的誠意。
最終結果是,歐佩克及其盟友2021年2 月和3 月減產的總規模分別為812.50萬桶/天和800.50 萬桶/天,減產規模將超過之前的770 萬桶/天。
沙特減產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正如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親王稱,“作為產油國聯盟‘歐佩克+’的一部分,沙特將超過其承諾的減產,以支持本國經濟和石油市場。”沙特此次自愿額外減產,主要目的是“支持本國經濟和石油市場”。換一句話說,沙特此舉無非是為了穩定甚至拉抬國際原油價格,以期在少產油的情況下獲取更多的石油收入。
長期以來,沙特在歐佩克組織中的地位,決定了其在歷次歐佩克減產中的影響、作用和話語權,沒有之一只有唯一。然而,本輪國際原油價格2014 年從中期周期性高位進入周期性低位以來,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結成減產聯盟,沙特產油國老大的地位就不斷受到俄羅斯的巨大挑戰。2020 年3 月初,俄羅斯斷然拒絕沙特的減產提議,減產聯盟瞬間灰飛煙滅,掀起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價格戰。
進入2021 年,減產聯盟第一次部長級會議,一方面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提高產量,另一方面歐佩克成員國繼續甚至加大產量削減,沙特不得不再次挑起減產的“大梁”。在某種程度上,此次沙特減產是無奈之舉。在新冠疫情再次惡化、出行管制再起之際,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執意要求提高。為了避免重蹈2020 年初減產聯盟破裂的覆轍,沙特不得不以挑起減產重擔,加大減產的力度,以市場份額換取協議繼續執行、換取價格穩定甚至上漲。
沙特2021 年2—3 月額外減產100萬桶/天將為其帶來6000 萬桶原油供應的減少,將減少其原油收入近30 億美元。
摩根大通相關研究人員表示,沙特的自愿減產會在短時間內損害沙特的市場份額,但沙特如今也是在用短暫的疼痛換取以后的巨大利益。
沙特此舉更有利于世界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國朝著更加理性的方向變化,更加有利于世界石油市場供應的穩定和國際原油價格朝著更加趨于合理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受沙特自愿額外減產影響,1 月5 日當天,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國際基準原油WTI 和Brent 分別上漲2.31 美元/桶和2.51 美元/桶,漲幅分別為4.85%和4.91%,之后連續4 個交易日連續上漲,累計漲幅高達9.50 以上,WTI 一舉突破50 美元/桶,Brent 突破55 美元/桶。
已有機構預測,沙特此舉將助力Brent 沖擊65 美元/桶關口;但極少有機構認為沙特額外減產將助力國際原油價格再次沖擊80 美元/桶、70 美元/桶關口。
毫無疑問,產油國可以通過削減產量減少全球石油供應,扭轉全球石油供給過剩的局面,支撐國際原油價格在某個位置附近穩定運行,甚至驅動國際原油價格持續大幅上漲。
2017 年1 月1 日,本輪減產協議生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雖然出現了一波持續上漲,提升了市場樂觀情況,Brent原油價格一度突破80 美元/桶,但也僅僅是曇花一現,卻始終沒有把國際原油價格從低迷運行的位置解脫出來,甚至因俄羅斯斷然退出減產協議掀起了價格戰,創出了國際原油價格史上極其罕見的“負價格”。

●沙特這次又出手了,當起了減產舵手。 供圖/東方IC
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主要取決于全球石油供需狀況的變化。沙特額外減產在時間和空間非常有限,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影響效果的時間和空間也必然有限。
如果沙特不執意追求與可持續的供需平衡油價嚴重背離的國際原油價格,保證國際原油價格在一個相對有利于去庫存、去產能、抑制新建產能過快增長的區間運行,將有利于全球石油供需狀況由過剩向相對平衡的平穩過渡,有利于國際原油價格逐漸從階段性再平衡區間向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變化和過渡。
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已顯現出向上偏離可持續價格水平的跡象。美國石油鉆機運行數也從低位大幅回升,如果進一步持續上升至500 臺甚至更高,將幫助美國原油產量重回增長軌道甚至再創歷史新高。這將再次終結減產聯盟的“美夢”。
當前乃至今后一段可以預期的時間內,國際原油價格仍需要在階段性再平衡區間震蕩運行,WTI 價格不超過50 美元/桶、Brent 價格不超過55 美元/桶,仍然是一個供需雙方相對易于接受的價格上限。如果向上過度偏離,將導致高成本產能死而復生,驅動全球石油上游勘探開發投資快速增長,全球剩余產能重新積聚,不久的將來將重蹈2020 年3月初價格戰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