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能全
“全球原油供應過剩,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導致需求空前減少,加劇了人們對是否有能力儲存原油以應對過剩產能的擔憂。這些基本面因素,與一系列與交易和流動性相關的技術因素相結合,導致了5 月合約交易在4 月20 日以負價結算。”
2020 年11 月23 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發布《中期報告:紐約商品交易所WTI 原油期貨合約在2020 年4 月20日前后進行的交易》(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是由其市場監管部和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聯合撰寫的。
2020 年4 月20 日,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TI)5 月合約出現了-37.63 美元/ 桶的交易結算價。這是2020 年國際石油市場最重大的事件,也是世界石油工業160 年歷史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這份37 頁的報告共有六部分組成,分別為簡介、摘要、背景、基本面因素、交易活動和結論。在基本面因素一章中,報告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石油消費的影響,重點分析了2020 年年初至4月17日庫欣地區石油庫存水平的變化,說明WTI 5 月合約在4 月20 日交易日價格變化的基本面因素。其中的主要觀點如下。
WTI 2020 年5 月合約,于當年4 月20 日結算,結算價格為每桶-37.63 美元。
4 月20 日,是5 月合約的倒數第二天,距離合約到期日還有一天。4 月20 日的交易時段從美國東部時間4 月19 日周日晚上6 點開始,當時WTI 5 月合約在亞洲市場開盤,開盤價為17.73 美元/桶。
從4 月19 日開盤至4 月20 日周一盤中低點,在整個交易時段內,WTI 5 月合約的價格下跌了58.05 美元/桶。
在美國東部時間4 月20 日下午2 點8 分至2 點28 分之間的20 分鐘內,油價的下跌尤為明顯。5 月合約的價格從0美元/桶降至-39.55 美元/ 桶,并在美國東部時間4 月20 日下午2 點29 分達到-40.32 美元/桶的歷史低點。
4 月20 日,WTI 5 月 與6 月 合 約 的價差從前一天的-6.76 美元/ 桶擴大到-58.06 美元/桶。
4 月20 日,所有其他到期日的WTI合約均以正價結算。
WTI 5 月合約到期日的4 月21日,結算油價為每桶10.01美元。4月21日收盤時,5-6 月WTI 合約價差收于-1.56 美元/桶,與3 月中旬的水平一致。
4 月20 日的WTI 負油價,發生于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該交易所屬于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根據芝商所集團官網發布的公告,與4 月20 日負油價相關的主要過程如下。
4 月8 日,芝商所發布公告,稱正在測試新系統。
4 月15 日,芝商所清算發布公告,表示已經完成測試準備。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芝商所的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將繼續正常運行。
4 月21 日,芝商所發布公告,稱把期權的定價和估值模型改變成“Bachelier期權定價模型”,來適應期貨的負價格。
8 月13 日,芝商所清算所發布公告,稱將把期權定價模型恢復到負油價之前的模式,即自2020 年4 月21 日以來將定價模型從Whaley 或Black 76 轉為Bachelier 模型,現決定恢復到原來的Whaley 或Black 76 定價模型。這一轉變于2020 年8 月31 日星期一開始正式生效。研究和實務界認為,此舉標志著芝商所集團事實上中止了負油價的交易系統。

●油市有風險!負油價是否會成“千古絕唱”? 供圖/東方IC
從以上有關4 月20 日負油價事件的主要過程中可以看出,從4 月15 日起可能的負油價交易事實上在2020 年8 月13日就正式宣告結束。其存在的時間約4個月。真正發生的負油價交易,僅僅是美國東部時間2020 年4 月20 日這一次。
4 月20 日負油價發生后不久至今,2020 年,本人撰寫并發表了7 篇以“4月20 日-37.63 美元/桶油價”為標題的分析文章,試圖從期貨、現貨、煉油、油運和北美市場等多個方面去還原負油價發生時的國際石油市場狀況,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并進行階段性的總結。
就在負油價事件正熱和持續發酵的2020 年4 月27 日,本人撰寫并發表了《4月20 日-37.63 美元/桶油價有很多謎團待解,子彈還需飛一會》一文。文章的題頭明確指出:“4 月20 日的負油價震驚了全球,大量謎團待解。作為全球最大的實體產業,加之交易中的具體操作特點,本次負油價應該是千古絕唱。”
當時的情況是,國內外大量專家和媒體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很快就將見到-100 美元/桶或-200 美元/桶的油價。本人提出的“負油價應該是‘千古絕唱’”,不但需要勇氣,而且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這一結論的得出,不是打賭更不是算命式的押寶,而是基于本人30 多年對國際石油問題的研究心得。文中提出的五條理由,不僅在當時即使現在去看,仍然是言之有理并站得住腳的。
在這篇文章中,本人還提出了4 月20 日負油價的四大謎團。這些謎團至今仍然不能得到說明和解釋。從目前可以查詢到的公開資料和相關新聞報道中,我們仍然不知道:負油價事件的制造者是誰?為什么會有數量巨大的未平倉合約?直接的損失到底有多大?誰是受益者和受害者?
2020 年11 月23 日,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中期調查報告發布后,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其內部反應不一。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內部人士對于報告的看法差距巨大,似乎有唱紅臉的也有唱白臉的。事實上,在報告的介紹部分注釋1 中就已說明,所謂“中期”報告指的是到報告發表時所收集的資料及其做出的分析,不肯定也不否定未來是否會出進一步的分析報告。因此,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未來是否會應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委員丹·M·伯克維茨委員的要求發布進一步的調查報告,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直到2020 年結束,上面提出的四個謎團仍無法得到具體的解釋。但我們相信,從學術研究和書寫世界石油工業歷史的角度,2021 年或以后的時間里,肯定會有研究者對4 月20 日負油價事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會有更多的資料被挖掘出來。我們上面提出的四個謎團,也將逐步被解開。我們期待著這些成果的早日面世。
4 月20 日負油價事件后,所有與石油交易的相關實務方應該從事件中吸取充分的經驗教訓,牢記國際石油市場一切皆有可能!衷心地希望相關機構能通過這一事件,進一步完善國際石油市場的交易規則,盡最大努力確保未來世界石油行業和全球經濟能更加平穩、有序地運行和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