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曉慧

1950 年,蒼茫的戈壁灘上,我國第一滴潤滑油誕生,宣告了中國潤滑油工業正式起步,也開啟了昆侖潤滑以軍工品質振興民族工業、服務國防建設的波瀾壯闊史。第一滴潤滑油、第一個添加劑、第一種潤滑脂,昆侖潤滑一個個第一彪炳著史冊,在共和國發展壯大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在改革開放艱苦探索的每一個特殊時期,昆侖潤滑始終與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
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肖宏偉說:“梳理昆侖潤滑品牌的創建與提升之路,尋找磅礴發展之力的源頭,我們清晰地看到,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把黨建工作的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創新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是昆侖潤滑的先天基因,是砥礪奮進的力量源泉,是解決所有困難的無上法寶,是制定戰略的基本遵循。”
昆侖潤滑是中國石油的金字招牌,而黨建則是昆侖潤滑的金字招牌,圍繞這塊招牌,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黨委全面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以此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在過程中,黨建工作實現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特點特,亮點亮。
2003 年,蘭州軍區后勤部找到了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詢問有2000 噸的8號稠化機油能否用差價置換成適合部隊現行車輛用油。
這批機油是由當年的蘭州煉油廠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研發出來的專門針對極寒天氣下的戰略物資,曾助力1969 年珍寶島大捷。30 多年后,外觀、透明度還有氯化指標始終如一。
“這樣的軍工品質源自昆侖潤滑油先天基因就是黨的領導,就是民族工業。”肖宏偉說,“只有黨建領航,黨領導的隊伍才能承擔起潤滑中國軍事、國防乃至整個國計民生的歷史使命。”
石油師所開創的種種習慣和傳統,尤其是“支部建在連上”,服從命令聽黨指揮等原則在中國石油尤其是潤滑油戰線保留了下來,為昆侖潤滑打造一支有目標、有思想、有作風員工隊伍打下了基調和底色。
不僅是先天基因,2000 年,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的策劃、組建、成立也是中國石油集團黨組面向市場的做出的重大決策。直到今天,作為國有企業,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推動中國潤滑油產業進步、為人民謀幸福、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貢獻的初心從未改變。
2017 年,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研發的全傳動系統潤滑油復合劑RHY4208A應用到“復興號”高鐵上,最高時速355公里,標志著我國正式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領先國際水平。
幾十余位科研人員花費十余年時間,經過無數次試驗、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出的高鐵油,需要賣出多少桶才能賺回來?昆侖潤滑首席科學家伏喜勝說:“賬不能這么算,雖然我們很長時間收不回成本,但國家和人民,以及整個潤滑油行業會從中受益。這是昆侖潤滑作為行業龍頭企業、作為黨領導下的國有企業自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不僅僅是高鐵油,第一輛國產汽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首艘國產航母、“雪龍號”特高壓,在中國前進的每一個重要時刻,昆侖潤滑從未缺席。而幾乎所有的科研項目,仔細核算下來,社會效益都要比本身給公司帶來的效益多。肖宏偉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潤滑油核心技術是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既然是國之重器,就不能受制于人,必須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是黨和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堅持以黨建為統領,貫徹執行“兩個一以貫之”,夯實黨建“壓艙石”和“動力源”作用,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根”和“魂”。
進入21 世紀第二個十年,潤滑油公司出現虧損。肖宏偉上任后帶領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團隊研判市場后對癥下藥,從理順組織架構、梳理工作流程入手,以機關“減法”換取市場“加法”,一場全面向市場看齊、向市場要發展的創新革命拉開大幕。黨委組織部部長(人事處處長)鄭鵬宇說:“我們壓縮了一半機關人員和部門充實到生產、銷售、研發一線。改革后二級單位科室由154 個減到了84 個,降幅46%;兩級機關由1529人減至825 人,降幅50%;銷售一線由433 人增至1133 人,增幅162%。”

然而,這樣大的改革力度,涉及數百人的飯碗,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打破固有、動真碰硬。怎么才能平穩過渡,不出現不穩定因素?
肖宏偉和公司黨委親自去改制單位現場宣講,“改革是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改革必然出現陣痛,不改則是長痛”。對于某位暫時想不通的二級單位黨員干部,肖宏偉接連發出觸及靈魂的三問:“你是不是共產黨員?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改革是不是對集體長遠發展有利?”
改革掃蕩了沉珂,市場賦予了紅利。
在體制機制、營銷模式、科研技術等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中,因為充分發揮黨委領導作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員工隊伍保持昂揚斗志,改革舉措實現安全、平穩、有序,帶領公司走出困境,當年實現增效1 億元。
完全市場化的行業需要完全市場化的思維。在改革推進過程中,2017 年初,經過反復醞釀和充分論證,潤滑油公司黨委確立了“3369”發展藍圖。
在把握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總結梳理近幾年來發展歷程,“3369” 發展大的方向始終如一,部分方針進行了前瞻性調整,如把“上量”第一調整為“提質”首位,突出以效益為中心,把工作部署從“做大做強”轉向“做強做優”,工作重心由規模化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把“服務”放在“三大定位”首位,以客戶為中心,探索推進全鏈條服務轉型路徑。這些重大轉變,對公司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牽引作用,保證了昆侖潤滑連續四年實現盈利,累計效益彌補歷年虧損總和,連續3 年獲得集團業績考核A 級,實現了快速、穩健發展。
世界如此之新,歷史正待創造。
2018 年6 月,潤滑油公司蘭州研發中心在一次設備平臺維修改造項目中,發生一起承包商作業人員墜落事故,造成1 人受傷。事故不大,損失也不大。但經過事故調查發現,事故發生的三個小時里,施工方一直處于違規施工,現場無人過問或阻止。員工對事故不以為然,認為是承包商的事故,沒啥大不了的。
作業現場的安全疏漏與員工對待事故的漠然態度引起了公司黨委高度關注。肖宏偉說:“單純處理某個人沒有多大意義,必須想辦法從根源上解決員工的思想問題。”在處理事故過程中,公司固化并創新形成了以基層黨建工作為抓手、促進生產經營、安全管理和隊伍建設上水平的“2224”黨建工作法。
所謂“2224”指的是“兩學”“兩查”“兩抓”“四講”。
“兩學”是擰緊思想的“總開關”,一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二學石油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解決二級單位但多面廣,分散辦公,人心凝聚,目標統一問題。
“兩抓”是激活攻堅克難“動力源”,一抓“四個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改革,主動適應新常態,積極引領新常態,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二抓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的競爭優勢中實現提質增效目標。
“兩查”是握緊監督檢查“撒手锏”,一查黨建工作,二查合規風險管控。
“四講”是 唱響工作“主旋律”,一講“三個作用”,二講責任意識,三講勇于擔當,四講正氣正能量。
“2224 工作法”成為衡量黨建工作的重要標尺。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黨群工作處副處長)曹衛國說:“‘2224 工作法’可以廣泛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有效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是踐行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主題教育的重要抓手,是解決問題、攻克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制勝法寶。”
方法有了,為了更好地完成基層黨組織設置、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潤滑油公司建強黨建力量,在大力削減機關人員的同時在二級單位增加兩個紀委編制,配強書記、副書記、紀委書記全到位。
在黨委層面,建立健全學習貫徹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機制,高度重視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黨建信息化平臺2.0 建設,堅持第一時間學習、第一時間研討、第一時間落實,創新實施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1+N”模式,每次吸納兩名二級單位黨委領導結合自身工作開展研討,將學習成果運用推動改革發展。鄭鵬宇說:“這種模式促進了全公司各級黨組織上下有效聯動,促進了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
2020 年初,產品設計中心本鋼項目部拿下的本溪鋼鐵集團三年近萬噸的供貨訂單,由于突如其來的非冠病毒眼看就要落空了。產品設計中心黨委緊急召開會議成立本鋼項目臨時黨支部。黨員同志以身作則,帶動了項目部全體人員經常吃在廠區工作到半夜。項目經理宋慶武被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臨時黨支部黨員同志的擔當感動和鼓舞,臨近退休之年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截至11 月底,本鋼項目部實現本鋼供油1600噸,利潤約400 萬元,成功打贏了疫情防控阻擊戰和效益實現保衛戰。
黨的十九大以來,潤滑油公司以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決策部署為根本指針,始終把改革發展難點、經營業務重點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在思想認識、工作部署、具體措施、考核評價等方面的融合機制,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在各個層面搭建適合的載體。
2019 年,公司高標準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黨委層面,開展“調查研究幫扶解困”實踐活動,每位委員負責兩到三家量效齊降的單位,破解公司發展難題。在二級單位黨組織層面,開展“百日攻堅”實踐活動,沖刺完成全年目標。在黨支部層面,開展“三愛”實踐活動,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

●石油精神、鐵人精神是昆侖潤滑不竭的力量源泉。
“愛黨、愛國、愛昆侖”是潤滑油公司探索打造的獨具特色的黨建實踐載體,以119 個基層黨支部為單元,通過“黨員亮身份”“黨員攻堅小組”“臨時黨支部”等形式,鋪開了考量基層黨組織的主戰場,推動主題教育向基層延伸,實現了全覆蓋,黨建與中心工作實現高度融合,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曹衛國說:“‘三愛’活動不在意黨員賣了多少產品,賺了多少利潤,更多地是強化黨員的身份意識,引領營銷模式創新全面突破。”
2020 年,風云突變,潤滑油公司深入開展“戰嚴冬、轉觀念、勇擔當、上臺階”主題教育活動,通過開展先進典型選樹和創先爭優,培育出提質增效昆侖潤滑榜樣先進集體和團隊21 個、先進員工30名、先進基層黨組織21 個,優秀共產黨員36 名,組織宣傳學習先進事跡和講述“昆侖潤滑故事”130 余次,充分發揮典型引路作用。截至11 月,實現降本1.1億元,降費1.2 億元,創效2.1 億元,堅定了戰勝困難的信心。
今天的昆侖潤滑越來越走近世界潤滑油舞臺的中央。談及今后的發展,肖宏偉說:“要學習借鑒先進的創新思路和改革舉措,加強與數字化企業合作,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把公司發展成品牌最優、效益最好、數字化、智能化、國際一流的高科技企業,為推進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建設現代化強國做出貢獻;要守護綠水青山,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客戶提供理想的潤滑解決方案,守護民族復興之路,守護社會民生福祉!”
這是昆侖潤滑踐行軍工品質、大國重器品牌理念,與各行各業共同推進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理想抱負。
偉大的目標需要偉大的動力。
近年來,公司上下抓黨建強黨建思想越來越重視、行動越來越自覺、工作越來越深入、氛圍越來越濃厚。黨建引領,催生強烈的聚合效應,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團結奮進、樂于奉獻的風氣成為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的主流。
偉大的目標成就偉大的人生。
今天的昆侖潤滑黨味更濃了、腰桿更直了、底氣更足了,涌現出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響、過得硬的典型。他們用切身的經歷、真摯的情感、鮮活的事例生動闡述了什么是有形的正能量,為公司基層建設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發揮著指路明燈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熱情,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厚植高質量發展的“根”和“魂”,2021 年,潤滑油公司黨委將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認真落實集團公司黨組工作部署,以“五力”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再上新臺階:大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極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合力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著力激勵領導干部擔當作為。
走黨建之路,鑄品牌之魂。高質量黨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永遠在路上。昆侖潤滑牢記責任、使命和擔當,穿行在責任和使命的田野上,把黨建打造成自己的特色品牌,讓潤滑中國的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讓民族品牌挺起了中國創造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