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為更好地適應我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化,應該結合當前發展現狀,加強對多種方式和手段的使用,深層次優化營商環境。同時,在優化營商環境期間,對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以完善,對企業的投資信心全面激發,形成發展新動能。
新發展態勢下,社會發展速度在逐步加快的同時,營商環境的變化也越來越大。結合目前來看,在法治建設方面,先行發力,體制機制在建設期間,整體得到了優化和完善。并且,在政務服務上,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市場環境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好。在投資上,吸引力很強,獲得的成效顯著,無論是市場主體還是群眾獲得感,都呈現出了良好態勢。同時,將機關作風轉變作為契機,著力對營商環境進行帶動,加大改善力度,使得營商環境得到前所未有的革新。以“辦事不求人”為小切口,帶動大問題解決也發生非常明顯的改變,以共建共治機制帶動優化營商環境效果十分顯著。針對市場主體而言,準入門檻適當放低,政務服務制度成本得到了嚴格控制。此外,在新發展態勢下,市場主體活力和投資吸引力持續增強,人人皆為營商環境的良好意識逐漸形成。
從宏觀的角度上分析,營商環境的優化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涵蓋的部門非常多,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所以在新發展態勢下,需要將市場主體需求作為導向,強化對新發展理念的落實,在對市場環境改善,提升政府服務質量等方面持續推進,以建設出高標準的市場體系,為社會的長久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對區域之間營商環境差距的縮短
基于新發展態勢下,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優化營商環境,著力對制度規則開放水平進行提升。依照目前發展現狀分析,在對營商環境進行優化階段,新發展格局的出現,對其提出的要求也隨即上升,一方面,與國際的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營商環境服務能力還需要持續提高。另一方面,不協調性以及不均衡性,市場發展存在一定短板,包括隱性壁壘和法治化過程中的“中梗阻”等。從區域發展的層面考量,各個地區之間存在的不協調和不均衡性較強,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處理。故而,應該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牽引,把重點放在評價指標的流程服務優化上,對市場化和法治化體制機制進行改進。
將制度創新以及法治保障放在關鍵位置
近年來,各地區試點的好經驗、好做法被高效應用,并逐步朝著大范圍普及,漸漸形成了一攬子制度,創新性很強。同時,針對清單之外存在的各種隱性門檻,或者暴露出來的各種障礙,加大整合力度,對因為惠企政策知曉度不夠而使得信息壁壘出現的這一現象,需要強化對企業的引導,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不斷增大。并且,應該從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角度考量,在依照具體現狀的情況下,加強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措施,確保在各類要素配置階段,數據資源的作用能全面展現。同時,依托于新發展態勢,科學地制定立改廢工作方案,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牽引,把重點放在評價指標的流程服務優化上,促進營商環境行動方面的計劃落實,加大督察力度,將問題作為主要導向,把落實成效作為標準,對市場化和法治化體制機制進行改進。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程
依托于新發展態勢,對于存在的短板問題,諸如中介服務缺乏規范化等,一定要加強重視,進一步明確責任,持續用力,以便運營商環境能彰顯均衡化,對以往的環境進行全方位改善。同時,針對市場的主體,需要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考慮,并將此作為核心,對其出現下放不徹底、承接跟不上等問題高度重視,從思想上作出改變,適當降低門檻,開放各種準入許可,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行不斷健全,盡量做到全國統一。
對于當前存在的執法單一化以及簡單化問題,必須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加強對監管規章規則和標準的制定,確保現存的問題能得到高效解決。并且,對執法期間以及結果透明度全面增強,實現對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徹底清除的目標,以包容審慎、協同監管等方式,強化激勵創業創新。在對營商環境進行全面優化期間,應該加強服務創新,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對多元投資方式加以探索,確保投資方式具有較強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此外,對社會資本深入引導和鼓勵,讓其能主動融入公共領域中。
加快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速度
現階段,部分國家對國際貿易規則存在很多分歧,包括知識產權、競爭中立等。而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在對評價指標制定方面,也與本國國情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但這一情況的存在,產生的影響并不全是負面,其也倒逼我國進一步提升和優化營商環境,從而達到國際化水平。近年來,在國際經貿新規則上,內容擴展力度越來越大,能將投資、競爭以及環保等領域涵蓋其中。
對此,在新發展態勢下,為了能讓營商環境優化的目標良好實現,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出更多的價值,應該將推動開放制度作為核心點,除了要加強引進現代化先進理念,主動學習新方法和新技術之外,也要積極參與到國際規則制定中,保證在競爭方面,國家擁有更多話語權。同時,強化對自由貿易的維護,對經濟全球化堅持支持,融入世貿組織改革中,秉著互利共贏的發展原則,抱著平等的態度,共同對貿易爭端問題加以解決,合理制定知識產權侵權懲罰賠償機制,并切實將制度落實下去,以便發明創造和轉化應用能得到全面促進。
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精準服務市場主體
基于新發展態勢下,實現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對產業鏈的安全進一步增強很有必要。在具體發展階段,堅決不能存在低端產業鏈向外轉移的現象,減少對外過度依賴。從宏觀的角度剖析,保證供應鏈的穩定安全,主要是要讓國內企業在經營建設期間,能彼此之間建立密切的聯系,讓大企業對中小企業的帶動作用整體提升。同時,在強化優化營商環境期間,還應該對市場需求進行充分考量,并在結合現狀的前提下,將其作為導向,將保證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作為目標,加強關注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合作的“鏈主”企業,深入對政企溝通機制進行健全,利用不同種手段認真且及時聽取市場主體的訴求,對反映的信息詳細了解,高度關注發展期間出現的問題,積極探尋成因,并以此為基礎,高效處理,保證問題能在短時間內解決,不會對發展造成任何的干擾和影響。同時,對人才引進、技術創新、項目建設等工作高度重視,引導產業鏈做好轉型升級,使企業增強獲得感。
綜合而言,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營商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針對這些改變,必須在思想提高認識,加大重視程度,結合發展現狀,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從宏觀層面考量,優化營商環境,與產業轉型有很大關聯,對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因而,在今后的發展建設期間,一定要對接國際先進貿易規則,保證法治環境的公平公正,建立具有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中共長治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董倩.基于網絡搜索數據對我國營商環境變化情況的評估分析[J].調研世界,2018,24(06):1133-1139.
[2]單玉麗.論新形勢下優化營商環境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現狀、原因分析和對策思考[J].現代臺灣研究,2020, 24(01):146-152.
[3]于文超,梁平漢.不確定性、營商環境與民營企業經營活力[J].中國工業經濟,2019(11):136-154.
[4]楊志勇,文豐安.優化營商環境的價值、難點與策略[J].改革,2018(10):5-13.
[5]李贊,劉學謙.新時代建設良好營商環境的著力點[J].智庫理論與實踐, 2019,4(06):78-84.
[6]曹志鵬.市場化改革背景下營商環境優化與流通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長三角城市群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20(23):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