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
技能型人才的概念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技能型人才數量的不斷增加,對企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技能型人才熟練掌握專業技術與理論知識,并對技術難題有相應的解決辦法。因此,在企業建設過程當中,需要對技術人才培養加大重視,從而保證企業后續發展得到充足的人才保障,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技能型人才主要是指生產、服務等領域的崗位一線骨干。技能型人才的歷史演變可以追溯到古代“匠人”以及“工匠”。新中國成立后,逐漸出現了高技能人才這一概念。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產業不斷優化升級,同時對技能型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能培訓的概念
技能培訓主要是指通過采取相應的培訓方法,使勞動者工作技能得到提升,其目標在于通過培訓員工,使其對生產活動中需要運用到的技能進行掌握。通常情況下,技能培訓對實際操作訓練要更為關注,因此需要有效培養員工的學習和思維能力。在工業化建設過程當中,我國在理論和技術等方面具有相應的優勢,可以在短期內有效奠定理論基礎。同時在引進先機技術后,注重在技能型人才注學習消化。
在實際生產操作過程當中,需要有效運用相關理論和技術成果,并向優質產品和服務進行轉變,全面提升我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對此,我國需要對具有較高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的操作型人才進行培養,并建立起完善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制度。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經濟發展新常態,同時也增快了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轉型速度。所以,企業對與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相適應的人才資源具有更高需求。除此之外,還需要優化和升級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使企業在理論設計方面存在的缺陷得到有效解決,將我國的人力資源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進行轉變。
人力資源的投資理論分析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人力資本理論得到了有效建立,這對我國經濟學在生產貢獻方面也提供了全新思路。而針對人力資本論進行分析,其中的物質是指具有資本的物質,具體包括貨幣、設備以及廠房等,而人力資源則主要是指人身上具有的資本,可以對管理、勞動以及知識等因素進行綜合體現。
人才結構的理論分析
從社會角度進行分析,在人才需求的層次性,具體表現為人才層次性結構的根源,人才結構為人才的層次結構,是一個人整體要素構成的一項重要組成方式,人才結構具體包括人才數量和類型結構,也包括地位要素等。
人才整體不僅是各個要素組合成的人才個體,而且也是許多人才所組成的群體。人才結構理論的研究,先后經過金字塔理論、職業帶理論以及階梯型理論,但其主體往往為工程技術類人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社會也有許多生產經營活動領域誕生,有許多新的職業形成,使人才結構變得更為復雜和多元化,人才結構理論的覆蓋范圍也在不斷擴大。
在思想意識上重視,明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
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為了使企業的競爭優勢得到提升,需要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管理人員,同時還需要確保具有充足的技能型人才。對此,企業需要在思想層面上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加大重視,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升企業人力資源能力水平,而且還可以對企業的人本主義文化理念進行充分展現。除此之外,還可以激勵員工的技能培訓,員工在對企業提供的技能培訓接受后,還要感受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在后續工作當中有效發揮作用,對企業產生歸屬感。
在激勵機制上求變,加強對技能型人才成長的多維度激勵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對企業技能人才的工資分配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對此,企業要結合自身發展設計薪酬分配,并行設置各類人才崗位成長與職級通道,確保其互相銜接。
首先,需要對企業技能型人才的職業發展通道進行完善,結合分類全覆蓋、縱向設層級、橫向建通道原則,建立技能型人才職級序列,同時還需要打通技術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間的通道,促進企業技能型人才在本崗位的職業晉升發展,使其成為相應的技術專家和生產管理人員。
其次,需要建立和實施崗位績效工資制為主體的工資體系。針對技能型人才工資體系進行分析,其具體包括績效考核、技能水平以及崗位工資等方面,而且還與所聘任職級相掛鉤,對技能型人才的崗位薪資水平具有決定作用。與此同時,在對技能型人才的技能水平、業績成果等進行綜合反映時,需要采取積分制,并將技能等級證書、競賽成果、技術創新成果以及個人榮譽等情況進行具體的計算和累計,所得到的積分可以在職級或薪資級別晉升方面參考應用,從而持續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技能水平,有效增加積分,從而使職級薪級得到有效晉升,使員工的工資收入得到增加。通過建立此種薪酬制度體系,相關技能型人才不僅可以依據自身所處崗位擁有相應待遇,而且還可以在獲得相應的晉升機會。
在培養方案上求準,提升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科學性
要保證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科學性,需要建立完整的運行體系,具體涉及到人才使用、培養、選拔以及激勵等方面。與此同時,還需要建立多元一體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運行模式,使技能型人才隊伍的整體建設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技能培養和評價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基礎內容,也是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要素。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時,相關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其實際需求進行分析,科學制定培養目標,結合培訓主體情況規劃和設計培養方案。
首先,分析需求。企業需要對現有的技能型人才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進行梳理和了解,結合企業人力資源進行發展和規劃,明確企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的人才類型和要求,具有條件的企業需要對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進行合理規劃,從而制定企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明確人才培養工作的任務、年度行動計劃以及重點舉措。
其次,制定培訓方案。相關企業需要結合不同類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詳細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并要在方案當中對培訓需要解決的問題點進行細化,對理論知識掌握內容和技能提升要求等進行確認,從而有效提升技能型人才的應用能力,使其實際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從而使方案的實用價值和針對性得到提升,全面提高培訓效果。
再次,培訓內容多樣性。企業在實際開展培訓工作時,需要加強員工的技術學習,使其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因此相關培訓內容也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包括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知識技能培訓、技術創新以及技術改造等,并有效強化新材料、工藝和技術等知識與技能的培訓。企業通過保證員工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培養全能型技能人才。
最后,效果評估。企業需要結合員工實際情況,檢驗培訓工作成果,對培訓工作效用進行評估。在員工培訓工作結束后,企業可以采取相關的考核方式,考察員工接受培訓的成果,使員工的培訓效益得到提升。
在評價模式上創新,健全技能型人才的選拔機制
在企業技能型人才培養運行模式當中,技能型人才評價和選拔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環節,這需要相關企業按照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與技能型人才崗位需求相結合,對企業化職業技能認定進行完善,建立多元化人才評價體系。
綜上所述,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進行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目前,我國企業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發掘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此,需要合理采取管理對策,避免企業自身的技能型人才出現嚴重流失。與此同時,企業還需要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合理制定解決方案,使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有效提高。在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為了有效提升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需要對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進行有效培養,建立起良好的人才資源梯隊,以此來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國電電力大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馬杰.企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與機制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2016.
[2]趙薇.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與使用策略[J].管理觀察,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