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照衛 張翠芳
我國作為文明古國與文化大國,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大環境中,被得以彰顯。在創意背景下,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體制下,各個行業、各個企業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將創意融入自己的產品中,以增加市場競爭力。
同樣地,當創意與文化在不經意間的碰撞,能夠讓文化在激烈的角逐中脫穎而出。而汝瓷,作為傳統文化,更是一度風靡全國,受到社會各基層的喜愛。當創意文化與汝瓷相結合后,融入創意元素,使得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汝瓷成深深受到了大眾的喜愛,提高了汝瓷的市場競爭力。本文圍繞創意經濟背景下汝瓷分析、闡述,提出了建設性的幾點發展策略。
汝瓷,始燒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產于汝州市而得名,形成過“汝河兩岸百里景觀,處處爐火連天”的繁榮景象,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顯著地位。現存的汝窯也僅僅只有幾十件。瓷器走進了千家萬戶,越來越多的人喜愛瓷器,購買瓷器,汝窯瓷器市場經濟逐步被打開。汝窯工藝也被重新恢復,汝窯主要集中在河南一帶,但在快速發展的瓷器時代之中,聚集越來越多的瓷器大師,但大師的水平參差不齊,使得最后的汝窯也呈現很多問題。在創意經濟背景下,汝瓷企業也要大膽嘗試,突破創新,從零散的小規模,逐步轉型成為規模化、正規化的企業。
目前我國汝瓷企業主要集中在河南一帶,河南汝瓷企業對于汝瓷企業的問題最具有代表性,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有。
產品等級大都停留在初級
雖然在河南的汝瓷企業有很多,但大都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而所制造出來的汝窯產品大都是以仿制古詞為主,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在等級上也僅僅是停留在了初級水平,加之為了增大自身的競爭力,企業間沒有互相形成良性的競爭關系,在利益的驅使下,更多的是使用惡性競爭,企業自身管理上也沒有不斷優化提升,因而面臨著企業發展止步不前、市場惡性競爭導致經濟混亂,產品也只能停留在初級,很難得以創新優化。
缺乏自主創新及產權意識
在的汝瓷產業鏈中,鮮有正規的成規模的大企業,大都是零散的小企業或是微型企業,這些企業的優勢是產品周期短,運作快,根據市場動態隨時調整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抓住商機,搶占市場。但是缺點就是:小微企業的自身能力有限,缺乏對企業的整體規劃,缺乏管理型人才,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且創新能力低,缺乏自主創新及產權意識,企業間的“跟風”“效仿”現象盛行,惡性競爭現象屢見不鮮,使得整體的汝瓷市場秩序混亂。長此以往,產品很難往“高端”產品市場上發展,使得銷售群體單一、固守,難以得到拓展、開發,對企業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管理渙散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
汝窯仍“繼承”傳統的生產模式,而在傳承上也沒有形成正規化的管理機制,都是師傅帶徒弟,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手藝活”。即使是發展規模相對大的“大企業”,也都是呈現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往往都是管理、技術、銷售、售后、企業法人、財務等等,“身兼數職”的全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或是由本家族內的幾個“親人”所分擔,這種“家族式”的企業管理模式,使得汝窯企業發展滯后。而汝窯技術也從師傅-徒弟的模式傳授,使得企業人才架構單一,缺乏引進高級技術型、創造型人才,技術能被交流提升,更像是“閉門造車”,加之有“學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民間說法,使得汝窯技術更是局限在“自家人”或是“留一手”兩者之間,使得汝窯企業發展越發困難,受到局限。
伴隨著經濟發展,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本企業,企業隨之調整、改革創新。尤其在創意經濟背景下,汝窯企業也逐漸地探索、創新,開創出屬于富有特色的創新型發展企業。
企業自身轉型
當微小企業不再局限于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時,就一定會成規模的發展,不斷改革、升級,最后變成規模化企業。同樣地,當汝瓷企業如果想要向前發展,那么就要形成規模化的轉型發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洞悉市場,了解行業動態,調研客戶需求。企業在發展時,要積極學習、統計分析、調研市場,走到最前端市場,與客戶近距離接觸,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有針對性的作出判斷及產品分析。伴隨現代化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一方面汝瓷企業可以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產品認知,在互聯網交流產品信息及實現技術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及時與客戶交流,拉近了與客戶之間的關系,能夠真實地反饋到客戶的真實需求,根據客戶的需求及時調整架構。同時也可借助于互聯網,將企業的“真實面目”展現給顧客,吸引顧客的主意,或是將顧客直接帶入企業參觀,實現顧客、廠家一站式服務。
第二,挖掘潛在客戶,穩固客源。陶瓷文化起源于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而陶瓷文化走入生活,一部分具有收藏價值;另一部分是實用價值;還有一部分就是藝術價值。因而將創意性文化融入汝瓷當中來,對于汝瓷企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企業的發展中,汝瓷企業領導人在制定企業發展規劃時,要將重心放在如何提升自己及產品的競爭力,而非過度的關注競爭對手,結合當下審美及消費者的需求、喜好,有針對性的設計產品,將產品從中低端的初級產品,變成高大上的高級產品,根據不通的消費群體制定不通的產品,將產品多元化、豐富化、創新化發展。另外,結合產品自身的歷史底蘊,弘揚傳統古文化,發揮產品自身優勢,實現產品自身的價值。
第三,形成自己的產業標準及知識產權。因汝瓷行業本身就是相互模仿,或是仿制傳統古瓷的模式,但不同的汝瓷產品,因受不同師傅傳授的技術,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使得汝瓷產品個體間也會存在差異。產品也從單一的瓷器變成整套的產品,規模化生產的模式下,對產品的組成更是有所考究,除必要的包裝外,還要有專屬商標,防偽認證,溯源商標等等,另外對于創新性的內容申請專利,提高產權認知及產權意識。
創新型多樣化發展模式
1.增設體驗、參觀活動
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消費者更多的是崇拜、好奇的感情,因為汝瓷企業可以根據顧客的這一好奇心,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體驗活動,幫助消費者剖開汝瓷制作的神秘面紗,增加消費者的好奇心與關注度,另外,由于汝瓷市場長久以來的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化管理,所以產品質量很難得以保障,消費者對于購買汝瓷也都是懷著一顆戒備的心,生怕自己后悔上當,但是當組織消費者參觀真正的汝瓷制作過程是,消費者在體驗、觀看、制作的同時,改變了對汝瓷的認知,從而帶動消費。
而企業在設定豐富的體驗活動時,針對不同的顧客有針對性地設置活動,例如:設定親子環節,讓家長帶著小朋友嘗試制作一些簡易的汝瓷;設定高端挑戰項目,讓顧客根據自己喜愛的模式,將汝瓷“隨心所欲”制作;等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第一時間搜集到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傾向,也能夠普及汝瓷知識,使得產品在銷售上更具有感染力和親和力。
2.與客戶增加交流溝通的機會
與其說汝瓷是產品,不如說汝瓷是紐帶,是鏈接顧客與企業的紐帶。因而企業要“設身處地”地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提供交流、互動的平臺,讓顧客更有歸屬感,從而穩固客源。產品的口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長期積累的,而企業宣傳的口碑不及顧客口碑的萬分之一更具有說服力,因而汝瓷企業完善自己的售后和售前服務,為顧客“排憂解難”,不間斷的“無微不至”的關懷,隨叫隨到的“科普小知識”,都會凸顯產品的競爭力,讓客戶感受到自己被重視,增加客戶的歸屬感。
引進人才培養人才
對企業的管理都會最終落實到人才的管理上。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加入,當企業不斷更新發展時、優化創新時,就一定要引進優秀的人才。汝瓷企業更是要增加對人才的重視程度,吸引高精端人才,建立完善的管理計劃,對人才實施科學、完善的培訓計劃,為人才提供發展平臺及發揮空間,讓人才在公司有高度的歸屬感。同時,完善管理制度及考核機制,落實責任化及獎懲機制,激發人才的工作熱情,從而促使企業創新發展。
本文針對汝窯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從發展方向、內部管理、產品架構等方面分析、探討,在創意經濟背景下如何從企業自身改革及未來發展方向改革,從而促進汝窯企業的轉型發展,進而實現升級轉型。
(中汝廷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高歌,朱家正.創意經濟背景下汝瓷的發展研究[J].品牌研究,2019(19): 19-20.
[2]李沁葉.體驗經濟理論視閾下汝瓷企業發展策略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8,000(002):40-43.
[3]魯延召,阮增光."互聯網+物流"運營模式下旅游產品發展路徑研究——以河南"汝瓷"為例[J].物流科技, 2017(11).
[4]喬向飛.通于古而變于今:汝瓷之美的歷史考察及當代創新[D].陜西師范大學,2015.
[5]房峰.創意設計推動河南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J].美與時代(上),2015,000(008):16-18.
[6]房峰.以文創產品開發推動河南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的策略研究[J].美與時代:創意(上),2018,000(0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