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陳宏亮
伴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強,漸漸取消了耗材加成率與藥品加成率,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公立醫院的運營難度。就目前公立醫院的運營現狀來說,其內部矛盾愈發凸顯,因此公立醫院的經營模式必須加快轉型步伐,從原本的粗放式運作模式轉變為精細型運作模式,由原本的核算型轉變為管理型。另外,為了提升公立醫院的整體管理質量,降低運營成本,醫院必須充分地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積極價值。本文針對目前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推廣中的困難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合理精準的計算將醫院的各項資源進行整合分配到各個科室及單位,從而更好對各項資源進行管理,并將其納入考核指標中。以此來有效的組織平衡醫院的日常運作,進而實現制定的經營目標。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可以說是醫院所有經濟活動的基礎。
相關政策的推動
在《現代化醫院管理制度》中曾提出要求醫院全面推行全面預算管理。近年來這也是我國三級公立醫院中考核的重要指標。在這些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也朝著標準化、統一化的方向發展。
醫院長久發展的基礎
隨著醫療改革的持續推進,醫療行業的競爭逐漸進入到白熱化階段。公立醫院作為公益性醫療單位,若是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定自身的社會地位,就必須從原本的粗放式經營轉變為精細化經營模式,通過建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來提升整體運營管理質量。通過在醫院內部設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可以讓醫院清楚地認識到經營中經濟方面的問題,進而可以及時的進行調整。隨著國家取消了藥品加成,公立醫院的經濟收入明顯減少,為了確保醫院的長久發展,就必須通過合理的預算來把控成本支出。另外,設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也是符合現代化醫院建設需求的,可以有效的加快現代化醫院的建設步伐,優化醫療服務質量,從而確保醫院長久健康的發展。
決策層領導不夠重視
醫院的決策層領導是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實施者,必須要以身作則,積極的帶領相關員工推動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但就實際情況來說,多數醫院的高層領導無法清楚地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積極意義,認為預算僅僅只是理論層面的東西,無法有效的完善醫院自身的經濟結構。多數高層領導更加關注醫院的業務量、資金是否充裕、業務收支的總量,另外一些管理人員認為實行預算管理模式,會加大對于日常經營的限制。這些嚴重地制約了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內部的開展及應用。
醫院預算不清晰,員工自身并未樹立預算意識
醫院的發展必定會制定長周期的發展目標,而全面預算管理則是實現目標的前提條件,主要作用是根據當前醫院的實際情況,深入探析醫院的財務情況及業務詳情,以此來規劃出醫院全年的收支計劃,并合理對各項經濟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若是醫院自身并沒有制定明確的預算目標,那么就無法將預算納入考核指標當中,無法發揮出精細化、量化預算管理的價值。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中,不僅是只針對醫院進行預算,同時也要納入醫院員工,若是員工的預算意識較低,只考慮到科室利益及個人利益,也會阻礙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
信息化技術無法支撐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
作為一項復雜煩瑣的工作,因此全面預算管理必須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完成。而就當前醫院的現狀來看,醫院并不具備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系統,其次因為醫院的系統各種各項且相互獨立,系統與系統之間無法進行實時的互通。比如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等,這些不同的系統的原始數據是不同的,不僅加大管理工作的難度,同時因為沒有完善的預算管理系統,目前預算管理主要還是依靠人工電子表格錄入,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數據的精準度,更無法確保預算的執行把控、分析、考核。
預算執行考核機制缺乏
預算支出管理原則就是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支出。但當前多數醫院的預算考核只停留于形式,并沒有配備相應的制度將其貫徹落實。加之預算考核機制的缺失,也無法將預算管理的執行現狀進行驗證,不僅僅是阻礙了預算編制與執行,同時也無法充分地發揮出預算管理的價值,導致公立醫院的各科室執行預算較為自由散漫,將預算執行趨于形式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他科室參與預算工作的積極性,無法發揮預算的管控效果。
建立合理制度 明確各部門職責
醫院高層領導必須基于醫院的長久發展,全方位的針對預算編制、執行、調整等各個方面進行整合分析,從而制定出適用與自身實際情況的預算管理標準。另外,在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前,必須要將各個科室及部門的職權有著明晰的認識,有財務部門作為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領頭羊直接負責各個歸口部門,而各歸口部門則需要分析整合各方面的預算,并統籌管理各個科室,從而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構建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信息平臺
醫院要基于自身的實際情況,將醫院內部系統進行整合互聯,設計出預算管理信息平臺。平臺搭建的首要前提就是其可以承載對接系統的全部數據信息,滿足內部預算管理的標準,其次還要符合醫院上報財務部門的預算要求。通常來說,當前各個軟件公司都擁有著各具特點的預算系統模塊,因此醫院要基于自身的使用需求與實際情況,對設計單位明確自身的訴求,比如平臺內要具備科目、收治項目及部門經濟分類科目等多種,便于不同口徑之間的數據統計。其次平臺還有可以生成預算執行情況標準,針對平臺中的財務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統一口徑,從而便于醫院完成財務處理及對外預算上報。
建設全流程的預算管理模式
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醫院從原有的權責發生制融入了收付實現制,采用雙基礎、雙功能及雙報告的模式。權責發生核算模式下的公立醫院,各個口徑是不統一的,不能同預算、決算相互對應。在目前的收付實現制度背景下,醫院預算、財務處置等口徑得到了整合,不僅解決了各模塊口徑不一的問題,同時為預算管理全流程工作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預算編制上,各科室負責人要將科室要上報的類目進行校對審核,并將總金額上至平臺經濟類目中,之后財務人員依據科室上報的數據信息進行驗算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對醫院整體的經濟事項進行一次財務處理。
在預算執行上,各個科室在預算支付前需要在平臺中進行申請,在本科室所申報的類目中要到相對應的選擇,并將金額通過平臺上報,在整個流程全部通過后再利用支付系統進行劃付。
在預算執行的財務處理方面,由于在預算執行中使用了經濟類目及事項,同時都是在支付系統中進行的,因此每一筆經濟行為都會生成會計憑證。加之財務、支付及預算各系統的整合互通,就可以確保實際發生科目與預算科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在預算執行的匯總形式上,每一筆經濟行為在前面三個階段都有所體現,因此不管是從任何角度都可獲得完全一致的決算報表。
相對比與傳統的預算管理模式,這種全流程一體化的預算管理模式,確保了所有經濟行為都可以依照標準化執行,境地了主觀認識或認知事故的出現。
構建預算執行考核制度
為了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價值的充分發揮,必須要構建一套與之相匹配的績效考核制度,其次,預算指標必須要符合醫院持續發展要求及上級部門的考核要求。隨著我國醫療體系改革的持續推進,藥品、耗材、檢查及化驗等多項支出都被嚴格的管控,從之前的注重業務量的提升,轉變為如今的注重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醫院要基于自身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依照新醫改的標準設計評分表,利用科學的獎懲方式,從而對醫院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整體系統的考核。
根據本文所述,全面預算管理是建設現代化醫院的重要工作。作為最為主要的內部控制辦法,公立醫院要憑借醫療體系改革與全面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點,全方位的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設,可以有效地提升公立醫院的市場競爭力、管理水平及經濟收益,為公立醫院長久健康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新疆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李佳澧.基于內控視角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研究[J].中國醫院統計,2020,27(05):450-454.
[2]李欣欣.新醫改形式下構建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探析[J].財經界,2020(09):106-107.
[3]黃靜,黃愛萍,梁健萍,蔡曉靜.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的探索[J].大眾投資指南,2019(07):90-91.
[4]劉濟芬.淺析專科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中國民商,2019(03):42+52.
[5]孔祥康.探討新醫改下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J].經貿實踐,2018(01):84.
[6]張強.基于新醫改背景的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