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 蕊
(河南麥王食品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950)
塑料制品中,塑化劑是一種廣泛食用的材料助劑,其可顯著提升材料的柔韌性,目前,食品領域中可用于商品化的塑化劑種類已經超出了100類,其中PAEs常見度最高,達到所有塑化劑總添加量的80%以上。此時為了進一步提升食品的食用安全,確保PAEs使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全面做好食品PAEs檢測十分關鍵。鑒于此,本文針對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的檢測技術研究進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時,選擇頻率較高的有機溶劑以乙酸乙酯、二甲基亞砜、正己烷以及甲醇等物質為主。在上述基礎上,有學者在針對白酒內DBP、DEHP進行萃取的定量測試時,選取上清萃取液完成,經過萃取后得到了3種塑化劑,且塑化劑的回收率均比較高[1]。但綜合而言,應用液液萃取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該方案執行期間需要檢測人員接觸到大量的有機溶劑,而此類物質對人的身體健康具有一定危害。
通常情況下,利用檢測技術針對食品中PAEs進行檢測前,必須提前做好物質提取及凈化處理工作,處理方法在類型上,主要以固相萃取、凝膠滲透色譜以及液液萃取等為主。相對而言,幾種萃取方法中液液萃取在原理上,以檢出限低、實驗過程方便、精準度高的優勢而應用頻率最高,且在使用此種萃取方法
應用氣相色譜技術檢測食品中的PAEs時,其對于性能相似的物質、多組混合物質、揮發性強有機化合物的檢測精準度及靈敏度相對較高,同時在定量、定性分析下,效能高且檢出限低以及應用范圍廣的優勢也比較突出[2]。在此基礎上,有學者在研究中認為,應用該項檢測技術進行食品中白酒的鄰苯二甲酸芐酯(BBP)含量檢測,發現其檢測限控制在了0.003 mg·kg-1,與國家規定的最高BBP殘留量1.5 mg·kg-1對比,已經控制在最低,且被檢測樣本的加標回收率也顯著控制在了98.3%~101.4%,表明此項技術的應用前景相對比較廣闊。但氣相色譜技術檢測食品中PAEs也存在一定不足,即假陽性概率較高,對應的重現性及穩定性有待提升。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在所有液相分析技術手段中,該種技術普及度相對更高,同時在優勢呈現上,也具有測定速度快、靈敏度高以及靈活性突出等優勢。在適用范圍上,則可應用于檢測熱不穩定性、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物質檢測中[3]。相關學者在研究期間,通過使用該相色譜技術,針對食品油脂中的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以及BBP進行了檢測處理,得到檢出限為1.23~3.16 μg·L-1[4]。
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應用于食品PAEs檢測時,有效地將傳統單一的高效液相色譜方法的檢測范圍進行了拓展,并對技術原有的分離性、靈敏度等檢測數據的精準性的提升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與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相對比,本項技術可以針對前者不可區分的物質加以測定[5]。相關學者在研究中得出,使用本技術進行食品中酒的PAEs檢測時,研究人員發現,該技術更加適用于多種類的PAEs高通量檢測[6]。同時,學者還對酒中含有的PAEs殘留量超出標準的23種物質進行了對應檢測,得出檢出限的結果遠低于我國規定的限量參數值,僅為0.1 mg·kg-1,且其加標回收率也顯著控制在了86%~101%。此外,該技術在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即會呈現重復操作的情況,導致檢測效率及成本隨之升高,期間對于檢測設備的要求標準也較高,成本過于昂貴,推廣受限。
應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檢測技術針對食品中PAEs進行檢測時,能夠顯著將前者的高分辨率優勢與后者的靈敏度優勢相結合,并借此解決了前者在重現性及穩定性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升了檢測技術本身的分離性及定性能力水平。此項技術研發后,逐步替代了傳統的氣相色譜檢測技術,在GB 5009.271—2016中,是對于食品內PAEs檢測應用頻率最高的一項技術類型,并在繼續推廣。在上述基礎上,有學者在研究過程中,以白酒這一食品為例,圍繞其內所含有的DBP以及DEHP進行了檢測,期間對氣相色譜與HPLC兩項技術檢測結果的對比發現,后者的檢測成本相對較低,但在前處理階段存在費時的情況,僅可滿足白酒生產廠家的日常檢測需要[7]。相對于單獨應用兩項技術,聯合兩項技術執行檢測工作,不僅在測試的精密度以及回收率優化方面更具優勢,同時在處理流程以及操作便捷性方面也更具突出性,從而高度契合食品中PAEs檢測要求及精準度標準。
應用免疫檢測技術進行食品中PAEs檢測時,其原理是借助抗體與抗原之間所具備的特異性識別能力,實現對于檢測目標分析的快速定量與定性分析的過程[8]。檢測時,該項技術能夠按照檢測的載體、標記物以及模式的差異,選擇不同的分析方法完成檢測,即聚合酶鏈式反應免疫、免疫親和層析和酶聯免疫。其中聚合酶鏈式反應免疫分析法是目前食品中PAEs檢測研究頻率最高的一類,有學者研究時制備了一種生物素化特性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多隆抗體,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了一種新式的生物素-鏈酶親和素聯合形式的食品中PAEs免疫檢測技術,該技術能夠對PAEs具有極強的敏感度,且檢測特異性<4%,檢測限控制在了5 ng·L-1,濃度范圍控制在了0.45~7.06 mg·L-1,例如,在對飲料、飲用水類食品檢測時,回收率控制在了90.5%~108.5%。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中,電化學檢測技術是一種技術更新最快的類型,在技術原理上,其按照待檢測溶液中物質本身所具備的電化學特質進行定量、定性檢測和分析處理的技術,同時其還可按照技術的變化規律以及以物質構成成分為基礎推進檢測流程,檢測優勢以成本低、執行速度快、操作環節簡潔易懂、靈敏度突出為主。同時,利用電化學進行食品中PAEs檢測時需要利用到電化學傳感器,而其可分為電化學免疫、適配體、分子印跡以及納米材料4種電化學傳感器類型[9]。據此,有學者在研究中,選用了適配體電化學傳感器進行了食品中PAEs檢測,將適配體作為PAEs中DBP的捕獲元件,構建全新且適配DBP的電化學適配體傳感器,不僅充分將PAEs內DBP的檢測靈敏度顯著提升,同時也充分為后續PAEs適配體篩選工作效率及選擇性檢測工作的順利推進起到了幫助。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技術在類型上屬于分子振動光譜,可以將物質分子特征及結構充分反映出來,同時對于被檢測的目標分子具有高度選擇性的甄別功能。目前在環境、生物醫學和化學、疾病診斷以及化學成分分析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10]。有學者在研究中選定SERS為檢測基底時,將金納米三角片作為檢測模板,在此基礎上制備了一種新的結構,即金-銀核納米結構,該結構的基底以SERS活性基底為主,探針選用了結晶紫,并于研究的最后,顯著針對DEHP以及BBP兩種物質實現了高靈敏度的檢測姆目標,前者的檢測限1 nmol·L-1,后者的檢測限則達到了100 nmol·L-1,充分表明SERS這一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價值。
食品中PAEs含量進行檢測時,傳統依賴于設備展開檢測期間,往往以運用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等幾項技術為主,其優勢主要集中在靈敏度及精準度方面,但不足之處在于檢測成本受到設備成本高、檢測流程復雜而無法大面積推廣。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優化,進行食品內PAEs檢測時,為了降低成本,對于快速檢測技術的使用開始重視起來,此種檢測方式的優勢體現在成本低、檢測效率高、適用于原位檢測等方面,但其也有不足,即精準度不高且使用范圍受限。未來在進行食品中PAEs檢測時,不僅需要技術層面的革新,在各項技術聯合應用方面也需深入探索,最終為食品安全管理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