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陽
(泰州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泰州 225300)
四肢屬人體活動關節(jié),在日?;顒又幸装l(fā)生骨折,大多時候由外傷引起,外力可作用于四肢關節(jié)骨質,引起骨質的破裂損傷,骨折損傷的早期形成是骨裂或骨質的彎曲變形,隨著外力的增大,骨質會出現(xiàn)嚴重移位,甚至破損斷裂,移位的過程中會破壞骨折斷端的肌肉組織,且病情較為嚴重者會導致神經(jīng)血管的損傷,或刺穿皮膚造成開放性骨折出血[1]。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治療,傳統(tǒng)復位內固定術雖然可使骨折部位有效復位,但對其局部軟組織的損傷缺乏有效治療手段。骨瓜提取物是以干甜瓜的種子提取物和豬四肢骨骼提取物制成的無菌凍干混合物,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骨代謝、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促進骨形成的作用[2]。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對四肢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況、血清創(chuàng)傷指標及凝血功能的影響,現(xiàn)將研究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泰州第二人民醫(yī)院2019 年2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76 例四肢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8 例)患者中男性21 例,女性17 例;年齡23~57 歲,平均(38.14±5.25)歲;骨折部位:肱骨7 例,尺橈骨10 例,股骨13 例,脛腓骨8 例。觀察組(38 例)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16 例;年齡21~56 歲,平均(38.01±5.16)歲;骨折部位:肱骨8 例,尺橈骨11 例,股骨12 例,脛腓骨7 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納入標準:符合《骨科疾病診斷標準》[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且經(jīng)X 線檢查確診為骨折者;年齡20~60 歲者;新鮮骨折者;單處骨折者等。排除標準:合并骨質疏松、骨腫瘤者;存在嚴重神經(jīng)、血管損傷者;手術禁忌證者;功能不全或重度肥胖者等。本研究經(jīng)泰州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與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傳統(tǒng)復位內固定術治療,根據(jù)手術切口位置和麻醉選擇方式,切開皮膚、分離皮下組織,之后行復位與內固定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于術后采用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的同時進行肢體康復訓練治療[4]。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加用骨瓜提取物注射液(開封康諾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4103,規(guī)格:5 mL ∶25 mg)治療,50 mg 加入250 mL 氯化鈉溶液中進行靜脈滴注,1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 d,并進行為期5 個月隨訪時間。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腫脹消退時間。②于術前和術后3 d 采集兩組患者靜脈血5 mL,離心設置:3 000 r/min 的轉速,離心5 min,取上清液,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 -1(IL-1)、白細胞介素 -1(IL-10)水平。③血液采集方法同②,經(jīng)抗凝處理,以3 000 r/min 的轉速離心5 min,取血漿,采用凝血儀測定兩組患者術前、術后3 d 血漿纖維蛋白原(FIB)、D- 二聚體(D-D)水平。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骨折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腫脹消退時間、炎性因子指標、凝血功能指標)以(±s)表示,行t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相關指標 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腫脹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相關指標對比(±s)
腫脹消退時間(d)對照組3817.12±1.9721.54±1.6818.14±1.78觀察組3813.21±1.7418.05±1.4914.21±1.36 t 值9.1709.58110.815 P 值<0.05<0.05<0.05組別例數(shù)骨折愈合時間(周)疼痛消失時間(d)
2.2 血清創(chuàng)傷指標 術后3 d 兩組患者血清CRP、IL-1、IL-10 水平與術前相比均升高,但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創(chuàng)傷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創(chuàng)傷指標比較(±s)
注:與術前比,*P<0.05。CRP:C-反應蛋白;IL-1:白細胞介素-1;IL-10:白細胞介素-10。
CRP(mg/L)IL-1(mg/L)IL-10(ng/L)術前術后3 d術前術后3 d術前術后3 d對照組3816.30±1.5532.05±3.12*1.15±0.192.89±0.51*26.84±3.3149.15±4.02*觀察組3816.34±1.5724.38±2.10*1.12±0.211.94±0.30*26.57±3.2635.21±3.87*t 值0.11212.5720.6539.8970.35815.340 P 值>0.05<0.05>0.05<0.05>0.05<0.05組別例數(shù)
2.3 凝血功能 術后3 d 兩組患者血清FIB、D-D 水平與術前比均升高,但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比較(±s, mg/L)

表3 兩組患者凝血指標比較(±s, mg/L)
注:與術前比,*P<0.05。FIB:纖維蛋白原;D-D:D- 二聚體。
組別 例數(shù)FIB D-D術前術后3 d術前術后3 d對照組 38 6.61±0.78 10.45±1.04* 1.35±0.24 2.31±0.41*觀察組 38 6.74±0.72 8.62±0.91* 1.32±0.31 1.78±0.33*t 值0.7558.1630.4726.208 P 值>0.05<0.05>0.05<0.05
四肢骨折多指在外界暴力作用后,骨頭的連續(xù)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壞的情況。外界暴力引起的骨折,還會造成局部軟組織受損,采取內固定手術雖然可以有效復位骨折情況,但對于軟組織的修復效果不明顯,且骨形成過程中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骨折的愈合時間較長,不利于術后恢復[5]。
骨瓜提取物是混合豬四肢骨骼、干燥的甜瓜成熟種子的提取物的凍干品,具有促進骨形成的作用,可增強成骨細胞活性;骨瓜提取物富含多種生物活性肽、促生長細胞因子及鈣、磷等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可刺激成骨細胞增殖,調節(jié)鈣磷代謝、骨代謝,有利于促進新骨的形成,減輕患者疼痛[6]。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腫脹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表明骨瓜提取物治療四肢骨折可縮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四肢骨折患者經(jīng)受外界暴力創(chuàng)傷、手術創(chuàng)傷后會造成炎癥反應過度激活、炎性因子大量分泌,骨折局部浸潤中的炎性因子可影響成骨細胞的活性,阻礙骨形成過程。CRP 是一種反映炎癥反應程度的急性時相蛋白;IL-1 是炎癥早期由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的一種細胞因子,該細胞因子能夠放大炎癥級聯(lián)反應;IL-10 是由2 型輔助性T 細胞分泌的一種抑炎因子,在炎癥反應激活過程中以代償性分泌的方式增加[7]。本研究中,術后3 d 兩組患者3 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骨瓜提取物治療四肢骨折可減輕炎癥反應。其原因在于,骨瓜提取物中甜瓜籽的提取物具有降低骨折部位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可通過促進炎性細胞的吸收以減輕炎性損傷,減少炎性因子的滲出,加快患者局部血液運輸障礙的恢復,進而降低血清CRP、IL-1、IL-10 水平[8-9]。
FIB 和D-D 作為纖溶亢進的標志物,當凝血功能亢進時,會使纖溶系統(tǒng)發(fā)生代謝性激活,使FIB、D-D 水平升高,易引發(fā)血栓[10]。骨瓜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肽、促生長細胞因子具有擴張毛細血管、增加骨痂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可降低全血黏度與細胞聚集,改善患者高凝狀態(tài),預防術后血栓的形成,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 d 兩組患者血清FIB、D-D 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表明骨瓜提取物治療四肢骨折可減輕患者機體高凝狀態(tài),有效預防血栓的形成。
綜上,骨瓜提取物治療四肢骨折不僅可縮短其骨折愈合時間、疼痛消失時間、腫脹消退時間,還可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改善機體高凝狀態(tài),有效預防術后血栓的形成,有利于促進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