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煒平
(企石鎮人民政府工程建設中心,廣東 東莞 523000)
在產業經濟發展呈現開放性趨勢以來,以建設工程為主體的建筑產業,成了經濟持續化建設背景下的支柱性產業。在建設工程中,其產出建筑成果的質量,可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決策性的作用,尤其在城鄉融合的建設趨勢下,多元化工程結構的開發數量正逐年呈現攀升趨勢,為了避免由于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的居民群體人身安全問題與經濟損失問題,本文此次研究將政府監督視角作為背景,對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模式展開詳細研究。具體內容見下文。
為了落實此項工作,本文此次研究將從外部質量監控與內部質量管理兩個方面展開具體研究。在執行外部監控前,應當明確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外部價值流,并將價值流指向作為外部監控的重點,以此種方式確保外部質量監控工作的落實。建設工程施工過程價值鏈見下圖1。

圖1 建設工程施工過程價值鏈
將上述圖1中提出的內容作為建設工程外部監控的重點,并從政府質量監督視角、建設工程法律條文約束視角、建設工程行業發展規范、工程現場監理四個方面,進行外部質量監控的研究。
在上述提出的過程中應明確政府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執行者角色,可以采用直接監督與管理的方式,對建設工程現場作業情況進行管理。在執行外部質量審核時,一旦發現作業現場存在不規范的作業行為,政府具有對其進行提出整改或處罰的權利。
在此基礎上,將市場發行的建設工程法律條文作為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約束條件,要求所有參與工程建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基層勞動者均需要在指定條例的約束下執行作業行為,以此保證建設工程的外部質量。此外,應明確不同的建設工程承包方對于建成工程的質量需求是不同的,為了滿足承包方對于質量提出的要求,可選擇承包方下派的監理人員作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監理方,以此種方式落實對建設工程外部質量的監督。
為了落實建設工程內部質量管理工作,應在執行管理任務前,對管理模式的構建原則展開具體研究。
其主要原則為管理過程中的及時性原則,即所有在工程中通過監理或現場核查等方式獲取的信息,均需要在第一時刻上傳到云端。以此種方式,實現質量信息在交互過程中的共享,實現多方對建設工程信息的及時調度與實時檢索,保證將質量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次要原則為管理過程中的準確性原則,多個參與方在進行信息交互時,應當注意信息的準確性。一旦信息錯誤或交互信息與真實信息存在偏差,便會造成嚴重的質量方面后果,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威脅到建筑居住群體的生命安全。
最后應遵循的原則為安全性原則,明確一旦存在惡意用戶入侵信息時,現有的信息將出現失真、失竊等問題。
為了在政府監督視角下,保證建設工程質量內部管理具備足夠的支撐條件,需要在明確管理模式構建的原則基礎上,對其管理信息共享平臺進行構建。以此為質量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信息提供匯總、分析、處理和存儲的平臺條件。引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進行質量內部管理時,構建基于建筑工程企業內部局域網的信息共享平臺,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建筑工程企業內部局域網的信息共享平臺
在圖2構建的共享平臺當中,建立針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數據庫,并將傳統縱向信息傳輸的方式轉變為橫向傳輸,以此確保各類數據信息能夠得到更加及時、有效的流通。同時在圖2所示的共享平臺當中為了進一步實現建設工程的精益化,還應當在平臺當中建立一個相互交流的空間,以此實現建設工程中各個參與方之間的協同工作。信息共享平臺當中的質量信息數據庫主要存儲的數據內容包括工程施工過程中各類質量管理活動產生的信息數據。在平臺當中,根據實際管理需要,可對各類信息數據進行創建、存儲或交換等,以此確保信息數據能夠始終跟著質量管理工作的進行而不斷更新,從而確保建筑工程項目中各個參與方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更加準確的信息,以此通過質量管理,不斷促進建設工程的工作效率。針對平臺當中的信息交換,其主要目的是為建設工程項目各個參與方提供質量信息發布和更新的平臺,并針對各類質量信息,為其提供數據、文檔、圖像、視頻等資源的共享,從而確保各個參與主體能夠對具體建筑工程內容具有更完備的了解。為實現在政府監督視角下,建設工程中各個參與方的協同工作管理,可在上述構建的平臺當中利用網絡及相關技術手段實現各個參與方之間對建設工程質量相關問題的交流與溝通,并將其相應的意見交換,從而確保質量管理工作能夠得到更加有效地進行。
通過上述論述實現對管理模式的設計后,為了進一步驗證該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本文引入多層級灰色評價方法,針對這一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進行分析。在明確評價目標后,構建如表1所示的應用效果評價指標體系。
在明確評價指標以及各個指標的權重分配后,將引入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的建設工程項目作為評價分析對象,按照上述評價指標,由五名專家對該工程項目按照各個指標的評價標準進行打分,每項評價指標的最高分為5分,最低分為0分。完成打分后,得到如表2所示的專家打分結果。

表1 應用效果評價指標體系

表2 專家打分結果記錄表
得到表2中的打分結果后,結合多層級灰色評價算法,構建如公式(1)所示的評價矩陣:

(1)
式中:K為最終評價結果;i為評價指標在矩陣中的行數;j為評價指標在矩陣中的列數。根據表2中得出的打分結果,計算得出本文提出的基于政府監督視角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在實際工程項目當中的應用效果通過計算得出,K值為4.2640。從得出的評價得分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在實際運行中的效果總體上呈現出良好的水平,并且結合專家打分結果可以看出,每一項評價指標下對應的分數均有達到4分的打分結果。因此,結合上述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能夠達到良好的預期效果,對于強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質量,促進建筑工程的精益求精都具有一定促進作用。
本文從內部與外部兩個方面,對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展開了研究,綜合此次研究成果,對管理模式提出下述兩點暢想:①在后續的研究中,將本文提出的管理模式與國外管理理念進行融合,致力于通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實現對管理模式與管理內容的進一步完善。②此次實踐研究僅從一個單一的方面證明了本文設計的管理模式可行,未能從多個維度對此模式的功能進行驗證。因此,可將后續的研究重點置于對本文設計成果的檢驗方面,嘗試將此種模式與傳統的管理模式進行比對,以此進一步證明本文提出的成果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