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慶
(南通市永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江蘇 南通 226100)
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房屋建筑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行業具有參與者流動性強、作業場地變化較大、施工的危險性較高、高空和交叉作業多等特點。一旦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會直接降低施工的效率和工程效益,還會在社會上產生較大的負面效應。因此,解決施工現場因環境的復雜性、動態性、機械設備的大體積性帶來的施工安全管理的困難具有現實意義。
模塊化(Module)是通過將需要解決的復雜性問題分解成相互獨立的功能模塊,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各個模塊的問題。將模塊化的概念應用于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為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
根據房屋建筑施工具體過程,其安全管理的特點主要包括:
(1)施工的長期性。房屋建筑工程建筑周期一般為2~3年,施工周期較長安全管理人員和具體的施工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逐漸地消退,各種措施沒有根據具體的工序進行實時的更新,防護措施很難發揮作用,容易出現安全生產事故。
(2)施工場地的局限性,工程施工場地較為狹小,不同的工種和專業交叉且堆放大量的材料和設備,容易產生摩擦和事故。
(3)施工人員組成復雜。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人素質參差不齊,且流動性很強,人是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因素,對工人安全生產的教育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容易出現安全生產隱患。
(4)施工作業不標準。房建施工的施工企業數量較多、地區的差異性較大、機械設備不統一等都會影響組織施工和施工方案的制定,增加危險源的控制難度。
根據房屋建筑工程的特點得知,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物、企業管理3個方面,具體的因素見表1。

表1 安全生產的主要影響因素
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作為一個系統分解成不同模塊進行研究,具體可以分解為5個模塊,如圖1所示。影響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引發施工安全管理系統中的各個不同模塊的動作,各模塊之間與施工安全管理影響因素相互影響和作用。

圖1 施工安全管理系統
一旦施工危險源沒有有效的控制引發相應的安全生產事故時,引發施工安全系統的啟動,首先響應的是安全施工方案模塊,以避免施工事故的出現;若該模塊不發揮作用,則啟動預警模塊,防止安全事故無限制擴大;事故出現后,管理人員根據安全事故處理模塊科學、有序的處理相應的問題。事故處理完成后,需要進行事故源和處理方式的分析,查缺補漏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故,最終通過提高安全生產的具體措施提高施工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安全施工方案模塊是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制度、施工的具體特點的基礎上制定的針對不同施工專業的安全施工方案,以確保施工能夠科學組織,安全生產[1]。
安全預警模塊是在識別危險源的基礎上,界定危險區域對施工安全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后,劃分不同的安全施工等級,提前發出預警信號,對安全生產事故進行動態性的預防,提高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其作用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安全預警模塊的作用流程
建筑工程的危險源具有:隱蔽性、突發性、不確定性、連帶性、致災性的特點[2]。按照導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可以將危險源分為6大類[3],如表2所示。

表2 施工危險源種類
安全事故處理模塊是在發生施工安全事故后,對于怎樣科學、有效的處理事故進行提前的計劃和安排。事故發生后,現場的管理和施工人員應明確施工事故發生的地點和時間、傷亡情況等基本信息,盡快組織現場救援撥打急救電話,保持道路和通訊暢通,根據事故的傷亡情況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時處理安全事故[4]。
安全事故分析模塊的功能是在處理生產事故完成后,充分調查事故的具體原因和事故類型,明確管理及施工人員的責任,確定人員和財產損失情況。經過獨立調查組的調查后,確定直接和主要責任人,查明日常安全管理的漏洞,編制《安全事故分析報告》,進一步優化和提升安全生產的方案。
安全措施模塊是在《安全事故分析報告》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安全生產的對策,更新安全生產的施工方案、預警內容、危險源的界定等內容。通過提高安全生產措施的執行力,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能力,減少企業因安全生產不力帶來的損失。
本文采用模塊化的方法分析了房建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組成部分,并構建了施工安全管理系統,為提高施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