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明
(鹽城市體育場 江蘇 鹽城 224000)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綜合實力也在不斷進步,這尤其體現在體育方面,我國已經成為體育大國,正在不斷向體育強國的目標邁進,運動員的培養體系也逐漸呈現出特色化、個性化的特點。隨著舉重運動員的不斷年輕化,青少年運動員的培養和訓練成為發展舉重運動的關鍵。但是,由于青少年正處于身體、心理等多方面發展變化的特殊時期,也由于目前的舉重運動員訓練仍然存在科學性、規范性不足的特點,人們對舉重運動的認識仍有所偏差,所以,我國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訓練與培養過程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亟待我們去探討和解決。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視,那么不僅可能會出現只求成績、忽視客觀規律的狀況,而且還可能會導致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身體、心理受到一定的傷害,影響青少年運動員的整體發展和健康成長。所以,我們必須注重舉重運動員訓練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從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特點出發,不斷調整訓練策略,以促進運動員的發展和進步。
近年來,很多家長和青少年對舉重運動仍然存在一些誤解,但是,事實上青少年參與科學的、系統的舉重訓練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家長和青少年應當正視舉重這項運動,充分了解舉重的各項良好影響。作為一項力量運動,在舉重時,人體肌肉能夠進行舒張或收縮,長期進行舉重訓練能夠鍛煉人體肌肉,改善人體機能,同時還能夠促進、增強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使肌肉中樞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從而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
青少年參與舉重訓練,能夠促進其運動系統的發育。首先,青少年通過長期的舉重運動訓練能夠促進骨骼的血液循環,從而使骨骼的運動技能得到提升、新陳代謝加快,骨骼的抗壓能力和抗折能力也會大大增強;其次,青少年通過長期的舉重訓練還能夠增強其關節的穩定性、骨骼的靈活性。這主要是由于通過參與舉重訓練,青少年的骨密度和關節面軟骨的厚度都會逐漸增加,從而增強關節的穩固性,使得青少年的運動靈活性增強。同時,通過長期的舉重訓練,青少年的肌肉體積、肌肉力量和肌肉彈性都會明顯增強,這不僅能夠增強青少年的自信心,而且還能使其獲得強健的體魄,日后在參與其他運動項目時也可避免肌肉損傷。
對于任何人而言,身體的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在青少年階段,我們就應當注重保護身體,預防各種疾病。通過舉重訓練,青少年能夠較大程度上預防骨質疏松等疾病。所謂骨質疏松,就是由于人體骨骼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較易出現骨折的一種疾病。而如果在青少年階段進行過舉重訓練,那么則更容易使骨骼長期處于健康狀態,對骨質疏松有著較為明顯的預防作用。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青少年,都應當正確認識并了解舉重這項運動。
對于處于青少年階段的舉重運動員而言,打基礎是最關鍵、最重要的訓練目的。而由于青少年運動員在生理和心理上與成年運動員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不能生搬硬套成年舉重運動員的訓練方法。我們應該認識到,青少年的發育是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的,不同年齡的青少年可能處于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階段。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青少年各個生理、心理發展階段的特點,以此作為課程安排、訓練強度設置的依據。這也必然使得青少年舉重運動員訓練呈現出與成年舉重運動員不同的特點。
處于青少年階段的舉重運動員和其他青少年一樣,需要經歷一個生理發生迅速變化的時期,因此,我們應當關注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生理變化,采取有效的、積極的手段進行處理和引導,避免對運動員自身和整體訓練進度產生不利影響。
在這一時期,青少年舉重運動員雖然還不具備完善的、成熟的心理和生理條件,但是其生理發育的完善程度與其性心理發展密切相關,這也是青春期少年必然要經歷的一個時期。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可能會對性問題產生一定的關注,也可能會對異性產生依賴和愛慕,以及出現性沖動、性幻想等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由于這一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就需要教練員、心理輔導員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因自身了解的知識的局限性,產生錯誤的行為和思想,從而對其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傷害,影響訓練效果和訓練成績。
這一時期,青少年舉重運動員還呈現出心理、生理發展不平衡的特點。青少年舉重運動員一般會選擇在體校開展訓練并進行學習,但是由于體校性質的特殊性,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往往面臨較為繁重的訓練任務,而相對地對文化知識的學習較少,這也可能加劇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心理、生理發展的不平衡,從而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因此,教練應當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并安排更加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端正思想態度,調動學生的訓練積極性。
由于青少年的生理結構的特殊性,暫時還不適宜對其進行較高強度的力量訓練,同時,我們也應當認識到,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可塑性較強,教練可針對其個性、年齡等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例如,青少年在8-13歲這一時期對速度素質的敏感性較強,如果在這一時期對其開展針對性的速度訓練,那么就能夠較快、較明顯地提高其速度素質。而在14-16歲這一階段,青少年對力量素質的敏感性則較為突出,因此可著重在這一時期開展耐力訓練,提高青少年的力量素質,為之后的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針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訓練,應當強調力量訓練和速度訓練的結合,并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選擇不同的訓練方式,調整訓練策略和側重點,如果錯過正確的發展階段,那么就可能會對運動員的個人發展和職業生涯產生較為嚴重的不利影響。
人類在進行活動時,需要多項素質的相互配合與聯系。舉重作為一項運動,同樣需要除了身體素質、身體機能之外的其他素質的密切配合。因此,在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進行訓練時,除了要突出力量方面的專項素質訓練,還應當注重其他的、一般的素質訓練,確保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能夠多方面、全方位地發展。如果運動員想要達到較高的專業水平,每一項身體素質和技能都必須經受較大的考驗,而如果運動員在接受青少年時期的訓練時,只注重專項素質訓練,而忽視了其他素質的訓練,那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就會出現一些短板,必將會影響運動員的全面發展。
雖然近些年以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迅猛,但是在舉重運動中,尤其是在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訓練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這些問題,將會對青少年運動員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會影響我國舉重運動事業的發展。
舉重運動不僅考察專業的運動技術和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而且也考驗著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只有經過專業的、系統的心理訓練,才能幫助運動員練就良好的心理素質。但是,即便是很多成年的運動員也會在參加比賽時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和緊張感,由此導致的失敗也不勝枚舉。而對于青少年舉重運動員來說,在比賽中過于緊張的現象則更為常見。他們往往由于參賽經驗不足、年齡較小而心理素質較差,過于緊張導致比賽成績不佳。況且,青少年還處于心理和性格培養形成的階段,心理狀況不夠穩定,也易導致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失利。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其在訓練中能夠踏實肯干,并確保運動員能夠沉著、冷靜地完成比賽,發揮出應有的成績。
對于舉重這項運動而言,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運動員,必須要接受高強度、長時間的力量訓練,因此,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吃苦受累而不同意孩子練習舉重。同時,相對于籃球、足球等運動,舉重運動的觀賞性較差,這也是很多家長不愿讓孩子練習舉重的原因之一。并且,一些家長還對舉重存在一定的偏見,導致很多本身具有舉重天賦的青少年無法接受正規訓練,造成了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后備人才的流失。
在我國,很多教練員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的基礎性訓練不夠重視,他們沒有意識到青少年舉重運動員不同于成年舉重運動員,其生理、心理都仍然處在發展和發育之中,從而采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針對青少年舉重運動員展開的訓練應當以基礎性訓練為主,并充分結合青少年的發育特點、認知規律等等合理、科學地對訓練課程進行安排。同時,訓練課程還應當具備個性化的特點,教練應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教練的指導作用,促進青少年運動員的健康成長和發展進步。
目前一些教練員仍然以成績為第一指標,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他們往往會采用高強度、超負荷的訓練方式,而且這種訓練方式往往枯燥乏味,使很多青少年運動員苦不堪言,一些青少年運動員在這樣的訓練方式之下反而無法提升成績,出現了厭訓心理,甚至導致了身體上的傷病,長此以往,必然會對青少年運動員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這樣的發展趨勢也不利于我國青少年舉重運動事業的進步。
體校應該將舉重青少年青春期教育作為一項重點教育課題,除了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個人綜合素質,還要系統開展性教育,讓他們深入了解性道德、性心理等基本性知識,讓舉重青少年在青春期健全品格和塑造人格。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發生劇變的關鍵時期,體校應高度關注學生在這一時期的身心成長,設置專門的課程、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青春期教育,讓他們保持身心健康,平穩度過青春期。師資力量雄厚的體校應根據學校自身情況,挑選業務能力過硬的教師組成專門教學隊伍,建立青春期教育長效機制。授課時要采用針對性較強的教材,合理把握教學進度,保證教學的有效性。針對女生月經期訓練的問題,班主任應充分了解自己班級里女生的月經周期,對處于月經期的女生適當調整訓練的內容和強度,避免高強度的運動和訓練,保證她們的身體不因為日常訓練受到損傷。綜上所述,體校要關注舉重青少年在青春期的身心發展,讓他們健康、順利度過這一人生的關鍵時期。
青春期是每個人身體發育的黃金階段,對人的成長意義重大,所以體校應該以舉重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為基礎開展日常教學和訓練。舉重這項運動通過肌肉在短時間內的突然收縮產生巨大的爆發力,將質量較大的杠鈴從地面舉到頭頂。其中腰部和脊柱承受了杠鈴帶來的巨大重量,倘若訓練時間過長會使脊柱發生形變,出現腰肌勞損的病癥。同成年人相比,處于青春期的運動員各項器官還未發育生疏,且身體素質也有待加強,所以不能用成年運動員的訓練方法開展訓練,應根據他們的身體素質水平采取恰當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地增加杠鈴重量,避免技術錯誤,做好舉重青少年的身體防護措施,加強體能訓練。倘若舉重青少年腰部出現問題,不但無法參加各項賽事,甚至不能保證正常訓練,嚴重的話會對運動職業生涯造成毀滅性打擊。體校教師要合理安排舉重青少年的訓練量,不能低估腰部受傷對學生身體造成損傷的嚴重性,也不能過于保守謹慎不敢增加重量。教師應以舉重青少年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作為施加訓練量的重要依據,采取差異性的訓練內容和方式,讓訓練促進學生的身體發育,做好最基本的防護措施,防止出現不必要的身體損傷,重點保護學生的腰部,保證訓練的安全和質量。
體校在開展舉重青少年的日常訓練時,不僅要讓他們掌握基本技術,還要加強體能訓練,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體校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采用更加多樣的方法進行訓練,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挖掘訓練的興趣。如,可采用慢跑、長時間跳繩等方式開展耐力訓練,通過各種球類活動和趣味性游戲開展靈敏度訓練,通過拋實心球、短途接力跑和短距離沖刺增強學生的爆發力,通過引體向上、倒立和雙臂屈伸等基礎運動進行力量練習,采用中國武術和靜力拉伸等練習內容延展學生身體的柔韌度。總而言之,體校應改變以往訓練方法單一的授課方式,采用更加靈多元化的方式增強學生的體能,從而促進身體素質的大大提升,為將來走向賽場取得優異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事實證明,運動員的體能上去了,其他運動能力也會自然得到提升。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具備快速接收知識的學習能力,因此體校應讓青少年盡快掌握舉重的基本技術和動作要領。舉重挺舉包括提鈴至胸和上挺兩個環節,體校教師應向學生傳達正確的舉重技術,合理示范。教練應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確保學生掌握預備姿勢、提鈴、發力、慣性上升、撐鈴和起立等六個舉重的基本環節,避免出現因技術錯誤造成身體受傷情況的發生,同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發育狀況,引導他們把握好恰當的杠鈴垂直運動速度。一名素質過硬的舉重運動員應該對預蹲平穩加速,制動短促,發力迅猛而充分上舉等基本技術要領了熟于熊,并能在日常訓練中保證技術的正確性,同時要強化肌肉的收縮和制動節發力的訓練,無論何時都要避免出現技術錯誤。
體校是舉重青少年學習和訓練的重要場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所以體校應不斷改進管理手段和模式,提升管理質量,保證青少年運動員正常開展訓練活動。現階段國內舉重基層網點面臨的最大問題時數量在不斷減少,某些縣市區的體校甚至出現取消舉重項目的想法,不利于舉重項目在我國的發展,阻礙了優秀舉重運動員的挖掘和培養。針對這一現狀,體校應該改進管理手段,通過沿用多功效的模式增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管理質量,為青少年熟練掌握舉重技術、強身健體及為培養優秀舉重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作者認為當下體校應遵循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樹立全新的學校管理意識,革新教育方法,營造開放式的辦學氛圍。當前舉重項目在國內基層體校網點的受重視程度并不高,面對這一現狀體校不能因循守舊,應大膽革新,勇于突破,努力尋求學校發展的新思路。發展壯大舉重項目的核心在人,其次是充足的資金,只有將業務能力過硬、綜合素質突出的舉重人才恰如其分地安置在舉重事業中,才能讓舉重項目走出當下的發展瓶頸。此外,體校還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引進企業的資金進行辦學,走市場化發展道路。不斷增強市場競爭意識,以辦優質體育學校作為首要辦學目標,由此吸引到更多的優秀教師和有潛力的學生進入到舉重項目中來。
隨著舉重運動的發展和壯大,各國體育界在培養舉重后備人才方面呈現出年輕化的特點,一些年齡較小的舉重運動員開始在國內外的賽場上嶄露頭角,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這對我國體校舉重項目培養人才提出了新的調整,為保持我國舉重強國的地位,基層體校應更加重視舉重后備人才的培養和輸送,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增強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繼續發揚我國在舉重項目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