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國,李艷君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4)
口腔解剖生理學是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之間的“橋梁”,如何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踏入臨床醫學之路,對口腔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對教學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機遇,考驗教師如何化危機為契機,順勢而為,借勢而進,如何將傳統課堂教學轉換為在線教學[1]。為順應口腔解剖生理學未來教學改革的趨勢,保證教學質量,將慕課、長江雨課堂與傳統教學深度融合,探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口腔解剖生理學教學中的作用。
慕課(MOOC)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是一種新型教學和學習方式,具有覆蓋人群廣、免費使用、資源豐富、交互設計、全程學習參與等特點[2-3]。高質量的教師團隊是保證課程質量的基礎,當前慕課授課教師多為該學科最前沿的知名專家學者,不僅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掌握了該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高質量的慕課需要在視頻制作前搜集豐富的素材,課后作業和線上交流互動也要求教師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通過慕課教學平臺,師生互動不再局限于教材和課堂上的交流,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實時互動[4]。學生可通過多種渠道系統了解該學科的知識點,及時更新和接受最新的學科前沿發展信息。
長江雨課堂是清華大學與學堂在線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運用網絡和手機智能終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形式,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該軟件操作簡單,安裝成功后,打開PowerPoint,在工具欄即可看到長江雨課堂。教師可將帶有MOOC視頻、習題、語音的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課堂上采用考勤簽到、隨機點名、課堂測試、彈幕互動、答疑等功能,為傳統的課堂教學互動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5-7]。長江雨課堂科學覆蓋了課前—課上—課后的每一個環節,為師生提供完整立體的數據支持,個性化報表與自動任務提醒讓教與學更加清晰明了。
口腔解剖生理學是一門醫學理論知識與實驗課程相結合的基礎學科,在口腔醫學課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一門實踐性、技術性、綜合性都非常強的學科[8-9]。課程內容繁多,理論知識抽象,學生不僅需要與之前系統解剖學理論知識緊密聯系,而且需要在課堂教學互動中實現師生思維同步[10]。教師需要緊密聯系臨床來豐富課堂內容,增加課堂的吸引力,加深學生對口腔解剖生理學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能力、理論知識及學習態度個體差異較大,一定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因材施教,減少個體差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口腔醫學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提高師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有限的課時,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鼓勵結合互聯網技術開展新的教學嘗試。
嘗試將MOOC、長江雨課堂和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全新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階段。
課前:學校選拔資深的口腔解剖生理學專業教師錄制課程視頻,上傳MOOC平臺。學生在課前登錄大學MOOC平臺,進入課程學習,結合教師制作的PPT同步觀看教師對這部分知識點的講解。視頻結束后學生完成教師預設的測試題,了解自己對課程的掌握情況,明確不懂或者疑惑的部分以便在課堂上解決。課前學習過程不受時空限制,不占用課堂時間[11]。教師可以在線下教學前對學生完成的測試題進行數據分析,了解學生課前學習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講解。
課中:學生通過手機軟件簽到進入長江雨課堂,教師可以統計上課人數,隨機點名。教師可根據課前學生的反饋對課件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進行針對性講解,課堂上通過發布限時測試或者作業等快速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之后對各題進行詳細解答。由于口腔解剖生理學課程理論知識與臨床緊密聯系,將臨床典型病例的病歷信息、影像及治療等信息整合,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設立學生討論小組,給學生發表見解的機會,以此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教學角色,僅僅對學生加以引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課后:學生在課后可以在雨課堂平臺反復學習教師授課視頻,針對性學習課程的重點與難點,逐步建立系統的口腔解剖生理學知識體系。教學結束后,教師也可以通過雨課堂對簽到人數、課堂測試結果等數據做出分析,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在今后的教學中相應地做出調整與改進,提升教學效果。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長期發展需要一支穩定優秀的教學團隊。高年資教師授課經驗豐富,但是對于新的教學軟件運用較年輕教師掌握較慢,需要新老教師互相交流經驗。同時,承擔口腔解剖生理學教學工作的教師都同時兼有繁重的醫療工作和科研任務,很難做到持續參與線上教學互動,缺乏進一步改進教學的積極性。
醫學生習慣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忽視課前預習,不能有效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部分學生具有膽怯心理,逃避課堂互動環節,易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教學的有效實施。課堂上由于需要使用手機雨課堂來學習互動,學生易受到手機中游戲、視頻和聊天軟件等程序的打擾,從而分散注意力,降低聽課效率。
慕課和雨課堂在線直播對于播放設備和網絡的要求高,學生線上自學時需要配備智能手機、較高配置的電腦和寬帶。高峰期使用或者視頻直播常常有卡頓等網絡不暢的情況發生。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基于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在口腔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中應用慕課、長江雨課堂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有益改革和嘗試。在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階段,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搭建教學支持平臺,創建教學資源豐富、師生互動充分、數據分析整理快捷的學習環境。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課前預習和課中答題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發生轉變,共同參與傳授知識和學習知識的教學過程。目前,基于慕課、長江雨課堂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今后應在把握口腔解剖生理學課程特點的基礎上,繼續加以推廣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