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晗
【摘要】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的興起,各種各樣的體育項目得到廣泛地發(fā)展。龍舟運動一直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有很多獨特的風俗,原先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行為方式,已演變?yōu)橐环N群眾性的體育運動項目,甚至超載國界,流傳到外國了,可見其影響范圍之廣,影響力之深遠。作為山東省高唐一中的特色項目也得到了大力推廣。本選題對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發(fā)展歷史、基本情況、影響、學生的認識以及存在的基本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本文通過文獻調查、實地訪談、發(fā)放問卷和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方法深入研究高唐一中開展龍舟運動的現(xiàn)狀并從中發(fā)現(xiàn)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促進高唐一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從而打造高唐一中的龍舟品牌。
【關鍵詞】高唐一中;龍舟運動;高唐一中龍舟隊
1前言
龍舟運動起初作為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在中國南方地區(qū)特別流行,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龍舟運動現(xiàn)在作為一種民族傳統(tǒng)體育也出現(xiàn)了南舟北移的現(xiàn)象,在北方城市變得流行起來[1]。高唐縣得益于較為有利的地理環(huán)境,使龍舟運動作為特色運動留存發(fā)展了下來,高唐一中的龍舟運動則是高唐縣龍舟運動的中流砥柱。基于此,本選題深入調查高唐一中開展龍舟運動的現(xiàn)狀并從中發(fā)現(xiàn)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促進高唐一中的精神和物質文明建設,打造高唐一中的龍舟品牌。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選題主要就高唐一中的開展情況進行研究,并以高唐一中龍舟運動開展現(xiàn)狀作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2.2.2實地訪談法
2.2.3問卷調查法
2.2.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發(fā)展與演變
高唐一中的龍舟運動起源于2009年,因為高唐縣龍舟隊參與甘肅永靖黃河三峽全國龍舟邀請賽時,在高唐一中抽調了十名學生加入高唐縣龍舟隊參與比賽并取得了500米銅牌,3000米環(huán)繞第四名的成績。同年,中國杭州“屈原杯”全國龍舟錦標賽設置了青少年組的比賽,由于在此之前參與的甘肅永靖黃河三峽全國龍舟邀請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高唐縣體育局組織高唐一中的學生組成高唐一中龍舟隊,代表高唐一中與高唐縣參加了杭州“屈原杯”全國龍舟錦標賽,并取得了200米銅牌,500米銅牌的優(yōu)異成績。
同時,學生們通過參加龍舟競賽養(yǎng)成了頑強拼搏、積極向上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提高了學生們的社交能力,幫助學生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養(yǎng)成了同甘共苦、和衷共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團結合作意識[2]。
因此,高唐一中龍舟隊便保存下來,以高唐一中龍舟隊為核心高唐一中的龍舟活動及龍舟運動就此展開,并延續(xù)至今。
3.2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基本情況
3.2.1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場地與器械
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水上訓練場地為魚丘湖。魚丘湖位于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城區(qū),面積1060畝,平均水深3.5米,與雙海湖、大張水庫、南王水庫有河相連。地理條件優(yōu)越,適宜龍舟運動的開展。水上項目的所用的船、槳等器材則是由高唐縣教育與體育局提供。而由陸上所進行的發(fā)展身體素質的體能訓練的場地與器材,則是由高唐一中提供。
大部分的水上龍舟訓練是在河流湖泊的自設訓練場地進行,同時擁有標準的龍舟競技場地。但是并沒有專業(yè)的體能訓練場以及室內的龍舟訓練場地。與同地區(qū)的聊城大學開展龍舟運動的場地設施相比,二者訓練均以河流湖泊自設場地,且都有標準的龍舟競技場地,能夠滿足水上訓練的要求。但高唐一中缺乏專業(yè)的體能訓練場與室內的龍舟訓練館,現(xiàn)有的器材設施年久生銹,不能很好滿足學生在陸上進行素質訓練和專項技戰(zhàn)術訓練的需要。通過實地調查分析可知,進行龍舟運動訓練的木制龍舟、木制劃槳、玻璃鋼龍舟與碳釬維劃槳,高唐縣教育與體育局均有提供。且在基本訓練期以使用木制龍舟、木制劃槳訓練為主,在比賽前的提高階段與比賽期以使用玻璃鋼龍舟與碳釬維劃槳為主,器材設施能夠滿足各種水上訓練的需要。
所有隊員在進行水上訓練前都進行過游泳自救訓練且在訓練前期每人都必須穿救生衣進行訓練,并有專業(yè)救護隊乘船跟隨保護。訓練后期,隨著學生訓練水平提高、掌握一定自救措施后,很少會有救護隊乘船跟隨保護且不再穿救生衣進行訓練。
3.2.2高唐一中龍舟隊員的人員組成情況
高唐一中龍舟隊是由各年級學生自愿報名,再經(jīng)過測試、選拔所組成的。
高唐一中龍舟隊的隊員全部是男生,沒有女生加入龍舟隊。并且56%的隊員來自高二年級,44%的隊員來自高三年級,高二和高三年級在龍舟隊的人數(shù)比例大致相當,雖然對招生范圍包含了高中三個年級但是由于需要進行體能測試等選拔,因此沒有高一年級同學加入。最后,龍舟隊幾乎全都是由體育特長生組成,比例高達94%,非體育特長生僅占6%。為保證高唐一中龍舟隊保持有長期較高的競技水平,同時兼顧學生身體發(fā)展的階段性與敏感期,可以降低人員選拔測試的標準和難度,吸收一部分高一的同學作為后備力量。
3.2.3高唐一中龍舟教練情況
指導教練僅有一位由高唐縣龍舟隊的退役隊員,同時也是高唐一中的體育教師兼職承擔的,并沒有取得專業(yè)的龍舟教練資格證。但該老師的經(jīng)驗豐富、訓練方法手段科學合理、帶隊比賽取得成績優(yōu)異。
3.2.4高唐一中龍舟隊競賽情況
加入到龍舟隊的同學,有接近一半的同學參加過1-2次龍舟賽;有少部分同學參加的龍舟比賽較多,超過4次的同學占了20%,參加了3-4次比賽的同學占了14%;僅有極少部分加入到龍舟隊的同學沒有參加過龍舟賽,所占比例為10%。
自高唐一中龍舟隊成立11年以來共參加比賽35次,其中參加國際龍舟邀請賽3次、全國龍舟賽8次、省級賽事6次、市級賽事17次、縣級賽事1次,參加市級比賽比賽次數(shù)最多、縣級比賽次數(shù)最少。高唐一中龍舟隊獲得前三名的次數(shù)共計22次,其中10次獲得第一名,成績優(yōu)異。
3.2.5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組織形式
高唐一中的龍舟運動的組織形式為:由高唐縣體育局組織、領導,高唐一中組織學生構建高唐一中龍舟隊,同時也由高唐一中帶隊代表高唐一中與高唐縣參加比賽。在校園內以組建龍舟隊的形式為主導,動員學生廣泛參加龍舟活動,積極加入到高唐一中龍舟隊中。高唐一中龍舟隊隊員的選拔規(guī)則為:各個年級學生自愿報名,之后進行測試選拔,測試合格后,方可進入龍舟隊。現(xiàn)在高唐一中龍舟隊形成了以體育生為主導的人員組織形式。在校期間的訓練時間通常為每日下午的課外活動時間,假期訓練以夏季暑期的全天訓練為主。
3.3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影響
3.3.1高唐一中龍舟運動對學生的影響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參加龍舟運動能為學生帶來強身健體,增強體質;加強團隊協(xié)作精神、鍛煉人的意志品質以及收獲同學間的友誼這些積極方面的影響。
同學們參與龍舟運動的主要原因是興趣愛好,占比高達64%;少部分同學是因為參與了龍舟隊的選拔以及教師或其他人的推薦開始參與龍舟運動,占比分別為18%和14%。由此可以看出同學們對龍舟運動的參于含有相當?shù)臒崆椤?/p>
影響學生參加龍舟運動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升學壓力,其占比達到42%。鑒于高中這一面臨高考的特殊時期,升學壓力仍將是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有32%的學生表示學校的不重視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又分別有28%和22%的同學表示學習與訓練的矛盾和教師、家長的干涉不支持也是一部分原因。僅有8%的同學認為龍舟運動的訓練量大、自己身體吃不消是影響參加龍舟運動的原因。
同學們參與龍舟運動對其自身的影響主要有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與競爭的意識和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為校爭光、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等方面[3]。
對以上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可知,高唐一中開展龍舟運動對學生的影響有:通過參與龍舟運動后同學們了解了一定的龍舟文化、龍舟競賽規(guī)則學習了龍舟運動的技戰(zhàn)術;還有部分學生參與到高唐一中龍舟隊中,進行更加系統(tǒng)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并通過參與龍舟競賽培養(yǎng)了學生為校爭光、為縣爭光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感。
3.3.2高唐一中龍舟運動對學校的影響
龍舟作為一項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進入高唐一中實現(xiàn)了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與學校體育的融合發(fā)展[4]。使“團結協(xié)作拼搏進取”的龍舟精神在高唐一中的學生身上得到體現(xiàn),高唐一中龍舟隊參與龍舟競賽并獲得優(yōu)異運動成績?yōu)楦咛埔恢腥〉脴s譽,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3.3.3高唐一中龍舟運動對社會的影響
龍舟隊代表學校、縣參加龍舟競賽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為高唐縣和高唐一中爭光,提高高唐縣和高唐一中的知名度,打造高唐的龍舟賽事品牌,甚至帶動經(jīng)濟發(fā)展。
并且順應全民體育的號召,借由龍舟運動的開展形成良好的群眾基礎從而促進群眾體育的發(fā)展,推動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和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3.3.4高唐一中龍舟運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影響
針對龍舟運動開展的學訓矛盾,現(xiàn)在高唐一中龍舟隊的訓練時間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的3、4節(jié)課外活動時間與周末時間以及暑假的假期時間進行訓練,合理安排調控學習與訓練的時間關系使學生在學習的時間學習、課余的時間訓練以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與父母老師的干擾。影響龍舟運動開展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季節(jié)、氣候的問題,由于山東冬季較為寒冷,導致湖面結冰,不適宜進行水上龍舟訓練,對此應加緊進行夏季暑期的訓練[6]。
對于學校不重視龍舟運動的問題,應加大學校對龍舟運動的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學生尤其是高一學生參與龍舟運動,增加龍舟隊的人才儲備。還要做好陸上訓練的場地設施保障,完善陸上訓練的器材設備。對于教練師資的問題,應建議學校聘請專業(yè)教練或這其他有豐富經(jīng)驗的運動員共同承擔。還應加強進行水上龍舟訓練時的安全預案準備與保護措施,在水上訓練初期應設置有船跟隨保護。
4.高唐一中學生對龍舟運動的認識
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龍舟是中華傳統(tǒng)體育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通過龍舟運動能夠體現(xiàn)出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認為龍舟運動是一個充滿競爭與合作的運動,使同學關系之間更加團結,讓同學們體驗到向著共同目標奮進的感覺,并體現(xiàn)出競技性、觀賞性和團結性。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參加龍舟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鍛煉人,增強吃苦耐勞永不言棄的意志品質。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
5.1.1。在中學開展龍舟運動隊我國傳統(tǒng)體育的傳承與發(fā)展意義重大,當前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開展,參與人群主要是以高二與高三的體育特長生為主,缺乏女生、高一學生與非體育特長生的參與。
5.1.2。影響學生們參與龍舟運動的因素有學訓矛盾、教師家長的干涉、訓練量大學生身體承受負荷能力較差、學校的宣傳力度不足尤其是高中生所面臨的升學壓力。要積極采取措施,科學合理協(xié)調訓練與文化課學習的時間比例,從學生、教師與家長的思想觀念等認知方面進行更新發(fā)展,推動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健康發(fā)展。
5.1.3。在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開展過程中,陸上素質訓練的場地器材受到限制,主要是由高唐一中提供的場地不能及時進行維護更新,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訓練的需要。
5.1.4。在高唐一中龍舟隊的訓練中,師資力量薄弱,沒有取得專業(yè)教練資格證的教練執(zhí)教,僅有退役后的運動員擔任指導教練來組織安排訓練。
5.2建議
5.2.1。加強龍舟運動的宣傳力度、盡量使各個隊員都有機會去參加龍舟賽事,增進各地區(qū)的交流,擴大知名度;更新改進場地器材設施,使其滿足學生訓練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努力拼搏的品質,不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技戰(zhàn)術水平。
5.2.2。多聘請專業(yè)的并且經(jīng)驗豐富的龍舟教練,減輕現(xiàn)有龍舟教練的壓力;加強師資力量建設,使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設計、訓練與組織實施都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
5.2.3。加強高唐一中龍舟運動的宣傳組織工作,吸收更多學生,如高一學生與女生參與到龍舟運動中。緩解因高中學生流動性大而導致競技水平起伏不定,使高唐一中龍舟隊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競爭力。
5.2.4。協(xié)調訓練與學習的關系,合理安排時間比例,在保證學生文化課學習充分的前提下,安排足夠的龍舟訓練時間,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也能減輕父母老師的反對情緒。
5.2.5。除此之外,還應擴大龍舟運動的影響力,并爭取社會、企業(yè)的贊助與投資,努力傳承龍舟這一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龍舟精神加入到高唐一中校園文化精神的建設之中。
參考文獻:
[1]王洪元,楊林.岳陽市開展龍舟運動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78-80.
[2]李聰.簡述湛江地區(qū)龍舟運動的發(fā)展現(xiàn)狀[J].當代體育科技,2013(2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