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對于土地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例如工業化生產用地以及農業生產用地,都在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以及對于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導致工業與農業之間的土地問題不斷激化,對此,本文針對于當代的土地資源的現狀以及策略進行下文的論述。
關鍵詞:土地資源管理;問題;策略
引言:我國雖說土地資源豐富,但是在某些地區還是存在著較為激烈的土地資源的沖突,這也側面說明了我國在土地資源方面的利用率還有待提升,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土地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示出來,對于社會中的各行各業的生產工作以及經濟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如何能夠將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合理分配,以此將其利用價值最大化地開發就是目前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一、土地資源管理概述
土地資源管理就是指將有限的土地資源利用行政,經濟,法律等種種手段合理分配給社會各個行業,以此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管理手段。一般來說,土地資源不僅僅是指已經被人類社會開發的土地,森林,礦產,山地等自然資源也可以歸納為土地資源,不僅是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對于生態環境的穩定也具備極其重要的意義。通常情況下,對于土地資源管理需要把有限的土地資源分配給農業,畜牧業,林業以及其他需要利用土地資源的行業,由于我國疆土遼闊,所以具備了非常多樣的自然條件以及土地資源類型,從古至今經過了上千年的演變,土地資源管理已經不再局限于農業,畜牧業以及林業這三種行業,在城市化建設之中也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但是由于例如地形,氣候以及人文等種種原因,導致對于不同地區的土地資源管理方式也不盡相同,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懂得隨機應變,盡可能利用當地的土地資源,以此將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居民生活質量提供保障。
二、土地資源管理的問題
(一)土地資源管理人員問題
由于部分土地資源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實際經驗的欠缺,導致制訂出的土地資源管理方案并不能與時俱進,與當地的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情況并不適配,很多管理人員在進行工作時往往會將各類的土地資源混在一起進行集中分配,這不僅會導致實際的分配結果較為混亂,對于當地的資源以及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這主要是由于目前的土地資源管理機制存在的漏洞所導致的。除此之外,我國部分地區的土地資源管理沒有針對性,導致不同地區的土地資源管理方案大同小異,然而在面對地形以及天氣較為特殊的區域時就難以適配與當地的土地資源管理,導致管理成本以及當地自然資源都是一種浪費。
(二)土地資源的規劃不合理
土地資源規劃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所以土地資源規劃應該服務于當地的經濟發展情況,例如城市化進展,當地農業以及工業的用地等諸多經濟發展因素都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來看,部分的土地資源規劃還是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而城鄉之間的工業與農業用地之間的矛盾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雖說工業化生產也是極為重要的經濟保證,但是農業的發展對于經濟以及人民生活的作用也不可忽視,不能為了加快城市化建設而犧牲當地農業水平的發展。雖然我國的自然資源以及土地資源十分豐富,但由于不同的地形以及氣候的影響導致我國的資源分配情況不均勻,例如我國的西北地區,雖說邊境較為漫長,邊境貿易往來也較為頻繁,但是由于荒漠的分布較為廣闊,人口密度也較小,所以土地資源較為脆弱,但是在西北地區還是會有大量的開發商為了經濟利益而進行當地的土地資源的無限開發,使得當地的土地資源失去了原本的可持續發展的性能,顯然對當地的城市化建設以及自然環境的保護極為不利。
(三)相關法律不健全
我國雖然在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在土地資源管理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斷完善,但是在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執行時還是會有諸多問題的誕生,其中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相關政府機構對于土地資源管理工作的執行力較弱,并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進行選擇性地執行法律法規,并沒有顧及到當地的種種情況,不僅如此,我國的相關法律還具有一定的滯后性,雖說在近幾年一直再改動,但是從整體來看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
三、土地資源管理的策略
(一)提升人員專業素質
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實際經驗是保證當地土地資源管理方案質量的重要條件,所以管理人員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并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合理的管理規劃手段進行方案制定,以此來提升當地的土地資源利用率。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在工作閑暇之余多多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并不斷豐富自身實際管理經驗,具備良好的隨機應變的反應,以及過硬的知識技術要求,也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以及活躍的創造思維。除此之外,還可以對從業人員進行綜合化測試,保證掛歷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以及實際操作經驗都可以達到相應要求。
(二)優化土地資源配置
由于土地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所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土地資源的開發,切勿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毫無節制地破壞土地資源。為此,相關管理人員應該將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嚴格把控,并在進行土地開發的同時注重當地自然資源的保護,還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以及空間分布,盡可能地將土地資源的利用價值最大化開發出來,例如針對于當地農業,就可以先確定適合于播種的土地區域,之后對農業用地面積進行嚴格把控,以此來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
(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健全的法律法規就是保證土地資源能夠合理分配的重要因素,所以相關政府機構應該緊跟時事,積極完善目前相關法律法規之中的缺陷之處,讓管理人員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時能夠有所依據,以此從本質上解決土地資源管理問題中執行力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還需要明確人民的生活工作需要,以此來保證市民以及農民的生活權益。可以通過明確權責來進行人民的權益保護,以此來制約官員,盡可能降低出現違法亂紀的現象。
四、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目前我國的土地資源管理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對于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以及社會經濟運轉都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為了能夠將這一問題進行解決,本文通過以土地資源管理的有序開展為論點進行上述論述,闡明了目前在土地資源管理中較為常見的問題明提出了相應意見,從人員素質,土地配置以及法律法規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此來為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朱艷敏,王秀華.土地資源管理及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探討 [J]. 中國農業信息. 2016(22)
[2] 劉曉燕.測繪工程在土地管理及利用中的應用 [J]. ?中國住宅設施. 2021(02)
[3] 鄭紹剛.新形勢下鄉鎮土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J]. 中國市場. 2015(47)
[4] 朱兵,楊陸.信息時代的土地測繪技術與土地管理探討 [J]. ?住宅與房地產. 2018(13)
[5] 侯東民.土地管理改革現存問題及政策建議 [J]. 改革. 2003(02)
[6] 崔曉旭.國土資源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研究 [J]. ?鄉村科技. 2017(24)
[7] 任偉忠.關于加強土地執法監察工作的措施分析 [J]. 科技經濟導刊. 2017(08)
[8] 張海東,胡守庚,龔瑤.新常態下土地督察和土地監察協作對策研究 [J]. 中國國土資源經濟. 2016(07)
作者簡介:
侯志明(1976.11—),男,漢族,籍貫:遼寧朝陽人,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朝陽縣木頭城子國土資源所工作,土地管理工程師),專業:土地資源管理,研究方向:土地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