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國平衡木項目在世界體操項目上一直以來都是具有很強的競爭實力的,也在很早就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平衡木的世界冠軍。例如:張楠、李珊珊、范曄、鄧琳琳等。本文將采用文獻資料法、對比分析法、錄像觀察法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平衡木決賽競爭實力及成套編排進行對比研究。
【關鍵詞】女子;平衡木;成套編排
1.前言
1.1選題依據:
中國女子平衡木項目一直以來在世界上都有著一席之位,在東京奧運會上也比出了非常不錯的成績,為了使中國平衡木項目在世界可以始終保持現有的成績,以此目的選擇了這個題目進行對比研究。
1.2研究目的及意義
平衡木作為我國女子體操的優勢項目之一,在東京奧運周期里成績保持的也還是不錯的。在此次東京奧運會的決賽中也包攬了冠亞軍。為了使我國運動員的平衡木成績可以長久的保持在世界前列的水平,在此背景下選擇了這個題目進行研究,為我國平衡木項目的發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參考依據。
1.3文獻綜述
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云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等途徑,檢索出大量關于體操平衡木,奧運會體操平衡木成套的論文,進行了整理與分析。
2研究對象
本文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體操平衡木決賽成套編排作為研究對象。本文對2020年東京奧運會平衡木決賽的8名運動員的成套情況作為觀察統計對象。
3結果與分析
3.12020年東京奧運會女子平衡木決賽成套動作編排的對比分析
平衡木成套動作主要由上、下法和木中動作構成,根據規則和運動員技能特點,從平衡木動作表中選取不同難度組別的技巧、跳步和轉體來進行編排。
3.22020年東京奧運會平衡木決賽運動員上、下法的對比分析
3.2.1.12020年東京奧運會平衡木運動員上法的對比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八名運動員使用了5種動作,其中使用跳步類木端交換腿劈叉跳上的有2人次,技巧類木端踺子-拉拉提成縱木站的2人次,技巧類木端踺子-后手翻成縱木站上的2人次,支撐類橫木跳起成橫劈叉上的1人次,支撐類橫木站立屈腿中穿成后撐上的1人次。可以看出在上法的運用上使用技巧類動作作為上法的運動員較多,組別也較難。上法的運用上出現了兩大類的情況,一種使用較為簡單的A組動作,另一種則使用較為難的D(E)組別的動作。
3.2.1.22020年東京奧運會平衡木運動員下法的對比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八名運動員在下發的使用上都傾向于向后空翻類動作,只有一名運動員使用了向前類的空翻作為下法。其中使用踺子接空翻的有三種動作、后手翻接空翻的有兩種動作。在難度的使用上選擇使用C組和E組難度的均有三位選手、D組難度僅有一位選手。不管使用難度都是為了滿足成套中的特定要求。
3.32020年東京奧運會平衡木運動員木中動作的對比分析
木中動作是平衡木成套動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以下主要對比分析8名優秀平衡木運動員的技巧動作和舞蹈動作。
3.3.1技巧動作
注:“后手翻-有高騰空階段-下落至縱木分腿騎坐”由于動作名稱長,表格中此動作均用簡稱(倒叉)代替
從表中可以看出東京奧運會中運動員木中技巧三種主要使用了三大類,分別是“支撐類”“向前空翻類”和“向后空翻類”。多數選擇二連接類的空翻動作,有些運動員也選擇使用三連接類的空翻動作。八名運動員在支撐類的動作上選擇較多,其次是向前類的空翻,最后才是向后類的空翻。
3.3.2木中舞蹈類動作
(1)跳步類
從表中可以看出八名運動員共使用了12種跳步動作,其中“交換腿劈叉跳”類的動作使用次數最多,其次為“原地縱木類”的動作,最后為“橫木類”的動作。選擇使用橫木類跳步的運動員較少,可能是因為橫木對于運動員的平衡能力要求更高,且動作較難控制,因此選擇橫木運動員較少。
(2)轉體類
從表中可以看出八名運動員共使用了6種立轉動作,相對于其他比賽來說,本次比賽的立轉動作還是比較豐富的。可以看出使用自由腿轉體的運動員較多,其次是蹲轉,最后為抱腿轉。蹲轉現在立轉中較為流行,且難度組別較高。所以選擇使用蹲轉的運動員越來越多。自由腿的轉體一直是運動員們選擇最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動作較為簡單,完成較為穩定,幾乎不會出現失誤。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1)優秀平衡木運動員木上總體難度價值不相上下。所以就只能拼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完成情況。(2)從編排來看,運動員上、下法的難度使用較之前要高,動作種類也較為豐富。在難度上的使用,運動員使用數量差距不是很明顯,且技巧多于舞蹈。
4.2建議
(1)導致運動員比賽的失誤還有心理素質問題,所以提高心理素質的訓練也是運動員在比賽中穩定發揮的重要因素。心理訓練是不可忽視的,要培養運動員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不受干擾,也要培養運動員的自信心和自我的控制能力。也可能是規則上的變化,導致運動員無法得到冠軍,所以教練員還需要對規則了解透徹。場地因素也可能是讓運動員無法在大賽上得到冠軍的因素,所以在日常訓練中應進行適應各種場地。
參考文獻:
[1]張海明.湖南省各等級項目群體的競技實力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
[2]畢文靜.從世界大賽分析平衡木的發展趨勢及我國面臨的挑戰[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劉智麗.新奧運周期平衡木技術發展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屆全國
[4]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三)[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2.73.
[5]韓華.徐剛,陳長峰等.世界女子平衡木技術發展的新趨向——第4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分析[J].濟寧學院學報,2010,31(3):62-65.
作者簡介:牛思卓,1997.10-,女,漢,河北省寧晉縣,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運動訓練。
201050118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