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子鵬
摘要: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建設行業迎來了發展高峰。樁基礎的施工質量是房屋建設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施工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不斷地提高房屋建設質量。
關鍵詞:房屋建筑;樁基礎;施工技術;運用
一、房屋建筑過程中樁基礎施工的基本特征
1.復雜性
我國區域廣闊,地質條件和結構也不盡相同,國內地形地貌的類型較為復雜。一些地區地震經常出現,一些地區為熔巖的地貌。這些復雜的地域特點,提升了房屋建筑樁基礎的基本要求。
2.潛在性
房屋地基施工工序比較復雜,有時需要交叉工序施工,甚至會出現一個工序讓另外一個工序覆蓋的情況。對地基的施工,隱蔽性比較強,施工質量控制難度。所以,在監管房屋建筑質量的過程中,監管人員要對隱蔽性比較強的質量問題格外關注。
3.多發性
近年來,國內發生多起坍塌事件,其主要因素為地基設計不科學、房屋的建筑施工質量差。所以,在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保證地基的穩定性尤為重要。
二、房屋建筑樁基礎施工中存在的技術問題
1.樁斷裂
樁斷裂是房屋建造施工中較為常見的問題,不僅會影響施工質量,還會危及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樁斷裂的原因包括:第一,采取的樁運輸方式不合理,導致樁基礎產生晃動;第二,樁基礎下沉過程中,樁身發生大幅度彎曲。
2.單樁承載力過低
樁基礎作為房屋建造的開端,需要結合實際施工需求,優化樁基礎承載力的設計,且確保單樁承載力與規范范圍相符。單樁承載力的設計直接影響著房屋建筑最終的承載效果,然而在實際設計中,單樁承載力過低的問題非常普遍,嚴重偏離了樁基礎承載力的實際設計要求,不僅給后期房屋施工帶來了安全隱患,而且降低了房屋建筑物對外界抵御能力,進而影響房屋的建造質量。
3.基礎樁傾斜
基礎樁傾斜是其垂度超過了規范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如果基礎樁發生傾斜,就會給后續施工帶來不利影響,包括打樁、架樁等施工操作,不僅增加了施工難度,而且影響施工效果,既不利于對房屋建筑質量的把控,又不利于對建筑成本的把控。造成基礎樁傾斜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預制樁質量不符合施工標準;第二,樁樁與其他障礙物發生碰撞;第三,基礎樁之間的間距比較小;第四,土方挖掘施工質量與標準不符。
三、房屋建筑樁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1.振動沉樁施工技術
振動沉樁施工技術原理是利用電動機所產生的垂直振動作用,讓地基土層更加得密實。由于電動機所產生的持久振動直接作用在地基土體上,取得的效果能達到預期設想。在實際施工中,最重要的是在樁頂安裝固定的振動器,并借助振動器所產生的振動作用,將樁打入地基的土層中,使土層出現收縮和位移,這就是振動沉樁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在振動沉樁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打樁過程,先使用小距離輕度錘擊,然后進行連續錘擊,直至達到預期深度。
2.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
(1)對樁底進行擴孔處理,并結合擴孔的實際大小來控制水流量,在透水層設置環狀鋼筋圈,進行混凝土回填;
(2)在完成混凝土的施工后,按照設計的直徑進行開挖,并穿過透水層;
(3)在完成每節的施工后,樁孔護臂選擇C20混凝土,回填混凝土并搗實,坍塌度控制在100mm內,以提升孔樁穩定性。
3.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灌注混凝土的樁孔是借助機械設備的作用完成的,鉆孔灌注樁與打入樁的原理有所不同,鉆孔灌注樁是先成孔后成樁,并借助土體對樁產生動態的壓力,采用合理的樁距,來避免出現坍孔或者縮徑的問題。成孔的垂直精度是檢驗灌注樁施工質量的重要指標,而垂直精度可以借助擴大樁基支撐面積等措施來提高,在成孔后需要及時拆除井斜超聲波等設備。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線的偏差需控制在50mm之內,并嚴格檢查回填土,防止出現漏漿情況。為準確控制鉆孔的深度,可以在固定樁架后,對底梁與樁具之間的長度進行測量,并根據鉆機上的多余長度來確定成孔的實際深度。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值時,還需要利用鉆桿在原位進行清孔,為了確保樁基礎工程的質量,清洗最好在灌注混凝土前完成。
4.靜力壓樁施工技術
靜力壓樁施工技術原理是利用靜力壓樁機的自重以及樁架上的配重的反作用力,將預制樁壓入土中。但是由于靜壓樁屬于擠土樁,在壓樁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土層破壞,導致超空隙水壓力出現,所以靜力壓樁施工過程不宜間斷,需持續進行。靜力壓樁施工技術有較多優勢,如無振動、工藝簡單、無沖擊力、造價低、檢測便捷等,而且還能節約混凝土和鋼筋,能夠有效地減少房屋建造成本,在高壓縮性粘土層地基中十分適用。
四、房屋建筑中樁基礎施工要點
1.施工前注意要點
1)施工踏勘。在正式開展中樁基礎工程施工作業,首先要求相關勘探工作人員進入工程施工現場進行踏勘工作,將其中對施工可能帶來干擾性的因素進行排除處理,全面進行施工現場的踏勘,根據踏勘結果來進行施工方案的編制,同時選擇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成樁工藝,從根本上保證能夠為之后的成樁施工質量提供有力的依據支持。關于施工現場踏勘調查工作內容,主要有:施工所處區域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周邊建筑結構、施工所處區域周邊地下管線布置情況等。
2)施工技術。關于施工技術的準備工作主要有:①進行施工方案的制定,在正式開展工程施工作業前,結合工程所在區域實際以及施工技術進行方案編制,對于方案中的內容,主要有成樁機械、成樁方法、施工工序、相連建筑物或地下管線的保護策略等;②施工進度計劃編制,對于該計劃的編制,應結合整個工程總進度為基礎進行編制確定,其中主要有設備、勞動力、施工進度安排等內容;③工藝試樁,在正式開展工程施工作業前,要想明確哪種施工工藝適合當前房屋建筑中樁基礎施工要求,需要通過工藝試樁來決定,以此為基礎,確定施工技術所需要的各項參數信息。
2.施工現場準備工作
1)清除影響施工的因素。主要有施工現場中的電線桿、電線、樹木等一些地面妨礙物,也有一些地下建筑會對施工帶來相應的影響,完成清除作業后,將施工需要用到的水管電線根據設計方案要求進行鋪設,做好以上工作確保施工作業有序進行。
2)確保施工場地處于平整狀態。就高層建筑而言,樁設置相對密集,需要打的樁數量較多,在進行打樁作業前,應保證施工場地處于平整狀態,必要情況下可將施工場地中的土壤進行夯實處理,這樣做的目的在于保證打樁機進行打樁作業時能夠保持垂直作業狀態,避免出現打樁傾斜情況。
3.施工現場放線定位
1)定樁位。首先,以施工方格網為基礎來確定控制線,然后根據樁位圖來對各樁進行標號,之后按照各樁對應的軸線、尺寸等開展放樁作業,并進行樣樁設置,確保樁基定位符合標準要求。在整個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的是,對于樁位應進行多次復核,切實避免樁位定位的失誤,從而導致工期因此延誤。
2)水準點。對于水準點,應嚴格根據施工設計中要求來控制樁基施工標高,對工程施工現場中所有樁的樁頂、樁端進行標高記錄,基于以上,在施工所處區域的周邊應設置若干不會因沉樁產生影響的水準點,通常情況下要求水準點數量為2個以上。在正式施工期間,應安排相關人員做好對水準點的保護工作,避免出現損壞情況。對于樁基施工過程中的水準點,可借助建筑高層控制網水準基點進行設置,也可根據施工要求另行設置。
結束語
目前,大多數房屋建筑基礎為樁基礎,樁基礎質量直接影響整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只有不斷提升樁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才能為房屋建筑工程質量提供重要保證,打造高品質的建筑工程項目,以此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賈茂來.試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J].建筑與裝飾,2020,(8):137.
[2]趙康健.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J].居舍,2020(15):50.
[3]劉杰.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思考[J].建材與裝飾,2020,604(7):54-55.
293650170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