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哲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國內各種建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就需要大量的建筑施工。但建筑施工本身就是具備高危險性的過程,而且建筑項目越大,在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安全、質量問題越多越繁雜,所以就需要質量管理標準化強化現場管理,減少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文章從質量管理標準化內容入手,分析了對建筑工程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探討了質量管理標準化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的路徑。
關鍵詞:建筑項目;質量管理;標準化內容;工程質量路徑
引言:針對影響工程質量的質量行為不規范,質量體系不健全,質量管理不到位等工程質量管理常見問題,相關部門要創新施工圖深化設計、標準化交底、風險源管控、標準化樣板引路、二維碼施工質量檢查和責任追溯等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特色措施,有效規范責任主體質量行為,規避工程質量整體受控,使工程實體質量明顯得到提升。
1 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雖然我們不斷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建筑工程品質總體受控,穩中有升。但建筑工程量大面廣,各種質量問題依然時有發生。在工程質量目標策劃、特別是在策特實施的過程中,影響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質量行為不規范
建設單位違法違規行為還時有發生,有的建設單位隨意壓級、壓價、縮短合理工期,肢解工程,隨意變更,影響工程質量;施工單位掛靠、轉包、違法分包時有發生,工程項目人員、標準、規范、手冊配備不齊全,一些企業未落實崗前培訓制度,一線操作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影響了建設工程質量的提高和建筑業行業發展;監理企業部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監理人員普遍數量不足,部分監理人員不能熟練掌握規范標準,總監負責制執行不到位。
(2)質量體系不健全
主要是建設單位負工程質量首要責任的質量保證體系不夠強化,加強對工程建設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嚴格履行法定程序和質量責任,不得違法違規發包工程不到位。施工單位或監理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人員配備不到位,進場驗收走過場,檢驗制度不嚴密,質量控制不嚴格,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將質量管理要求落實到每個項目和員工不到位。
(3)質量管理不到位
個別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組織驗收不及時、不真實,工程開工前,無施工策劃或施工策劃不全面、不具體、沒有針對性,專項方案論證不及時、落實“兩張皮”,全過程管理中施工單位自檢、互檢、交接檢不認真,旁站監理工作不到位,不能認真履行監理職責,過程控制手段少、隨意性大。
2 質量管理標準化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的路徑
(1)加強領導層重視度
建筑工程提升質量的工作,需要企業領導層對其有足夠的重視度,才能順利的落實到位。目前,建筑工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大多起因是人們主觀意識不足。如人們對其不重視,覺得工程質量問題就是個面子工程,建的房子只要交到業主手里,業主不投訴上訪鬧事就可以,但恰恰這種心態是錯誤的,也是這些心態引起的眾多問題。所以,企業要從意識上轉變,將建筑工程作為品牌工程、百年工程、良心工程,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質量,以及質量管理標準化的深入推進,否則質量管理標準化在建筑工程質量的實踐就無法推進。
(2)完善信息網絡系統
在建筑工程監督管理過程中評估質量狀態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也就是通過信息網絡系統管理控制各個監督崗位的職責,從而能夠讓工作人員能夠有效把控自身條件能力,對目標做出科學合理的判斷。另外,網絡系統還能夠涉及到材料、圖紙、成品等內容,從而實現內容變更、交底等,同時也能收集各種信息,確保工程能夠按序推進。如,質量監督信息當中包含原材料等質量狀態,也包含了圖紙技術的變更,工程工人持證上崗到相應的考核規范等。
(3)完善管理制度
目前,我國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仍舊需要進一步完善,所以要先借鑒世界比較先進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然后進行整理、分析、考量等,立足我國國情規劃出合適的工程管理制度。只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建筑工程施工面對問題時,快速進入問題解決的流程。同時管理人員也能夠有效的管控施工進度和質量,并且及時發展各種問題,避免因為工程問題而延長工程進度。
(4)完善圖紙會審管理
在建筑工程質量實踐中,為有效提高后期施工標準化成效,需要先從圖紙會審環節進行管理、調控,在該環節中發現圖紙設計中的問題,從而實現圖紙會審標準化的調控。在圖紙會審標準化管理中,要全面審查平面、剖面、立面圖,避免在會審中漏查問題,然后應用建筑工程相關的標準、規范進行處理。在圖紙會審問題解決過程中,需要立足圖紙方案開展二次涉及,從而確保方案能夠在后期施工環節具備較強可行性,能夠有效幫助技術交底和落實,避免后期施工環節出現違規操作。
(5)加強樣品庫的標準化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提升施工流程的流暢性,就需要充分把握各種原材料和施工設備的特點,強化材料、設備的標準化管理效果,構建相應的樣品庫,從而提升建筑工程中材料設備審查效果。構建材料設備樣品庫首先要保障其全面性,這樣才能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中所有的材料和設備,也能更為全面地分析相關材料和設備的參數指標,進而嚴格遵循相應的標準、規范等進行布置使用,保障在驗收審查各種材料設備中的借鑒功能。
(6)全員職責落實到位
在建筑工程方案策劃完成后,需要對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進行交底,但交底的環節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切實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崗位。需要所有人員都了解質量標準化的意義、實施方式、工作內容、注意事項等。同時,還需要所有參與工作人員的職責明確分工,將每個崗位所涉及的工作內容進行分解,進而將工作內容、責任真正落實到人,并且簽訂責任書定下獎懲方案。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和阻力,在責任落實到位的工作中需要保持強勢,遇到問題不能找個借口進行推諉,或者拖時間不執行。在涉及到質量問題防治時,需要堅決按照方案進行執行。建筑施工中產生的問題,大多是沒有依據相關標準和規范而進行施工,最終造成不符合標準,或是產生了一系列質量問題,受到業主的投訴。
(7)加強驗收環節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過程中,為了達到標準化的要求,還需要加強驗收、檢查的流程,從而達到建筑工程質量能夠在驗收之后符合相應的標準。而檢驗建筑工程符合相關標準,就需要檢測具備全面性,同時還要在具體的測量過程中具備標準化的特點,這樣才能有效判斷最終的質量。同時驗收、記錄過程也需要符合標準化,這樣才能提升施工質量驗收的準確性,也能在驗收中發現隱藏的異常,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另外,在檢查過程中也要及時進行自我糾偏,同時也要自我對比預期標準,加強自身的準確性。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則需要及時和項目部門進行溝通,進而解決問題。
(8)加強項目總結
在建筑工程即將完成時,工程項目部要積極召集各個部門召開總結會,對建筑項目獲得的成果、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總結建筑項目施工是否已經達到預期,對比預期目標有哪些問題,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些問題,未來的建筑項目當中采用什么方法表面這些問題的發生,從而在以后的項目中獲得更好的施工效果,并且落實之前的獎懲制度。
結語:
綜上所述,質量管理標準化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的有效手段,經過對建設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經驗和做法進行總結和推廣,找到了提高工程質量的最佳路徑。質量管理永遠在路上,我們面對建筑業新標準、新技術、新模式、新體系、新內涵的新內容,面對建筑向高、大、難、深、險的發展趨勢,工程質量形成將更有其復雜性、多重挑戰。我們將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推進建筑工程質量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單凱亮.建筑工程質量標準化監督管理問題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0(09):160-161.
[2]張生東,付光輝.建筑工程質量標準化建設研究[J].價值工程,2020,38(21):181-183.
[3]白山.論如何以質量標準化管理提升質量管理效能[J].中國標準化,2019(12):148-149.
358650190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