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峰
摘要:隨著城市的發展進程,城市中房建施工項目逐漸擴大規模,在房建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使工程質量得到提升,為了加強施工效果,應明確施工要點。通過闡述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意義,明確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屋施工中的作用,分析房建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提出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確保施工順利開展。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技術;房建工程;應用
引言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與沉降縫和永久縫相比,后澆帶的優勢明顯,能有效維護混凝土結構,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收縮裂縫和基礎結構發生不均勻沉降,提高項目建設質量。因此,有必要對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澆帶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深入研究。
1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意義
后澆帶施工是對房屋主體結構在一定的位置設置二次澆搗,例如底板及墻體,一般澆搗區域的寬度在800~1200mm范圍之內,通過澆搗區域來將混凝土結構分開,可在結構達到穩定狀態之后,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澆筑施工,可補償一定的混凝土,避免混凝土結構產生開裂的問題,使房建工程的結構穩定性加強。在實際施工中,通過開展后澆帶施工可使人員更好地掌握工程結構的特點,結合結構的情況來設置后澆帶,保證了結構的整體完整性,同時可減少外部因素對構件產生的影響。
2后澆帶在房建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在現代建筑中,很多建筑都是裙房與基礎部分相銜接的模式,載這一背景下使得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利用后澆帶將建筑基礎部分與裙房部分暫時分隔開,當建筑主體澆筑完成以后,等到沉降影響穩定時,再利用混凝土澆筑來完成后澆帶的填充工作,在整個澆筑過程中要控制好各項數據,例如合理規范的調整時間差、壓力差和高度差,從而保證沉降差不會出現問題。因為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混凝土在硬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這一現象會導致建筑物整體出現脹化和收縮的現象。在澆筑程序完成后的一段時間內,溫度變化所對混凝土帶來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對這種影響進行約束,就會產生溫度應力,溫度應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建筑的整體結構就會出現裂縫,從而對整體建筑的施工質量產生影響。如果采用后澆帶技術,混凝土結構就會有足夠的空間來適應其形變,這樣就可以降低建筑結構的收縮應力,降低溫度差異導致混凝土脹化和收縮的影響,也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保障。
3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應用
3.1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應用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混凝土施工時,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采用比原來設想更高一級別的混凝土,同時也要合理規劃好混凝土澆筑的時間,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混凝土進行施工,促進房建工程的高質量發展。另外,在混凝土施工期間,為了保障建筑物地基的長期穩固性,建筑實際的沉降值應該根據情況靈活保持在一個合理范圍之內,不能一成不變。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混凝土施工的厚度,避免因為混凝土太厚而導致澆筑完工后出現鋼絲模板突出的問題。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相關工作人員也要進行對工程的維護和檢修,要加強對鋼筋的檢查力度,對有問題的鋼筋及時進行調整和維護,從而達到促進建筑結構穩定發展的目的。
3.2模板施工
后澆帶施工中的模板需要按照項目技術指標要求進行,以某大型房建工程為例,該工程從基礎底板開始,主樓、裙房都設置了后澆帶。該工程的后澆帶模板施工主要考慮下列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墻板與基礎底板的后澆帶上,該部分的后澆帶需要在外墻、地下室頂板、基礎底板等關鍵位置完善膨脹止水條,且需注重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確保止水條能充分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在后澆帶閘槎上,基礎墊層的后澆帶兩側有必要附加細石混凝土條,在安置妥當后,用砂漿填滿鋼筋之間的縫隙,減少漏漿。因工程需求不同,部分工程有必要進行適當加固時,可以添加多層模板或鋼筋,固定閘槎。
3.3鋼筋施工
鋼筋施工也是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主要應用之一。鋼筋施工在房建工程中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建筑結構的強度,保障建筑結構的穩定,同時也要負責檢查后澆帶內部鋼筋的形狀、規格、質量等是否達到了施工設計的基本要求。在鋼筋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鋼筋彎曲的狀況,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及時對其進行維修矯正,以保障房建工程正常運行。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員應該提前選好合適的鋼筋,保證鋼筋的質量,根據建筑結構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鋼筋作為材料。例如,在房屋上梁和靠墻柱子鋼筋的選擇上,選擇直徑比較大的鋼筋作為材料,充分保障房屋結構的穩定性。墻板處施工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添加支架。另外,工作人員也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確保在鋼筋施工時能夠靈活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焊接施工方法,充分利用各種工具連接鋼筋,保障房建工程的穩定性。
3.4后澆帶成型施工
在檢查完成模板之后,應利用混凝土進行規范地澆筑施工,在澆筑中,需要避免混凝土污染模板。完成了后澆帶兩側的混凝土澆筑之后,需要及時開展養護工作,一般混凝土養護的時間不應少于14d,防水混凝土養護時間應不少于28d。拆除模板前,應對建筑混凝土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判斷是否符合標準要求,還需明確拆除模板的時間。在拆除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順序進行拆除處理,先將側模拆除之后才可拆除底模。在該過程中需要將力度控制好,避免混凝土在模板上粘連,避免混凝土施工質量產生問題。在完成拆除之后,需要觀察后澆帶成型效果,明確其情況,應符合以下要求。(1)兩側混凝土斷面應保持整齊。(2)不存在蜂窩麻面。(3)不存在局部掉落的情況,當發現后澆帶存在問題的時候,應借助泥漿涂抹的方式來修復,避免混凝土結構受到影響。
3.5后澆帶臨時保護與成品養護
(1)基礎底板后澆帶臨時保護措施:后澆帶的底板兩側大概50厘米的位置砌造擋水坎,要對擋水坎的表面涂抹防水砂漿,這樣是為了預防底板附近的施工用水進入后澆帶里面,也可以在后澆帶的一端事先預留一個集水坑,這樣可以后期用泵抽出積水。后澆帶的上面要蓋上竹膠板,如果說后澆帶上要經常通過人和車時可以上上方添加鋼蓋板,防止日后施工過程中對后澆帶結構進行損壞。(2)地下室墻體后澆帶臨時保護措施:將提前制作好的預制板安放在后澆帶墻體外側,再在鋼筋砼預制板上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防水結構,后澆帶墻體內側用竹膠板進行臨時封存,這樣兩側就能對后澆帶形成保護作用。(3)地下室頂板后澆帶臨時保護措施:要在周圍都安裝臨時護欄,上面要用竹膠板覆蓋。(4)后澆帶成品養護: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工作完成之后,要在周圍設置醒目的提醒標記,在混凝土沒有充分凝結之前不能在上面進行施,在澆筑后要在12h之內用塑料薄膜、棉氈等對后澆帶進行覆蓋,做好養護工作,養護周期不能低于14天,如果施工期在冬季,澆筑帶平均溫度不能低于5℃。
結語
綜上所述,房建工程施工中,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結合部位,可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提高混凝土結構承載能力。在實際施工中,應根據工程項目建設要求以及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后澆帶,制定完善的后澆帶施工方案,加強各環節質量控制,充分發揮后澆帶的作用,提高工程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大龍.房建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03):64-65.
[2]張玉良,董旭升.房建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解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28):156.
[3]董春青.試析房建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J].四川水泥,2020(04):228+305.
[4]陳志華.房建工程建設中的后澆帶施工技術[J].四川建材,2020,46(06):127-128.
167050078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