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赫
摘要:雖然近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因為工業建設、居民生活等多個方面給城市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其中在河道生態系統中可以發現,污染問題雖然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但是并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解決。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從水利建設的原則、應用以及影響等多個方面展開講解,簡單分析生態水利建設在現代化河道治理中應該如何發揮出相應的作用,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思路,讓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進一步深化,為居民提供舒適良好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生態水利、現代河道治理、應用
引言:優質水資源的存在對于人們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在經濟建設初期沒有意識到保護河道的重要性,因此河道治理體系不夠完善,導致河道污染問題越發嚴重,甚至危害到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河道治理理念很明顯已經不利于開展河道治理工作,因此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而言需要重視起對生態水利應用的深入研究。
一、水利建設對河道所造成的影響
1.水利工程對河道水環境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水利工程的工作環境要建立在以自然河道上,所以如果說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因為部分工作人員對于相關技術的操作存在不合格現象時就很容易對河道自身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導致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更加嚴重。其中像水庫建設工程、大壩修建工程等都會對自然河道環境構造產生影響,水庫建設工程很容易因為其自身結構特殊導致陽光直射路線發生改變,這會提高水庫內部水資源溫度,不利于相關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在開展水利工程建設時因為工期較長、涉及范圍較廣,并且很容易產生大量的污水廢水以及生活垃圾,這些因素如果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不僅會讓水資源受到污染,同時還會破壞河道水生態系統的平衡,導致現代河流治理工作更難以開展。
2.水利工程對河道周圍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除了容易對河道水環境造成破壞以外,因為工程需要大量的土木等相關原材料,所以一般施工團隊對于原材料的采集方案是就地挖取,在過去因為沒有規劃好合理的采集計劃導致對河道附近的陸地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這就必然會影響到陸地生態系統的正常維持,讓河道邊的陸地生物生存問題受到了挑戰。
二、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相關原則
1.保證河道形態的空間異質性原則
空間異質性在生態系統中的具體體現就是確保為系統內部的物種提供更加舒適的生存環境,從而有效實現多物種共同發展的戰略目標。因為我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導致水利工程建設數量大幅度提高,再加上相關建設團隊建設質量不符合標準,導致很多自然河道的形態發生了改變,雖然水利工程的建設在短時間內能夠為城市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從長遠角度思考可以發現河道形態的破壞不僅僅會影響到河道自身生態系統無法維持平衡,還會使整個河道生態環境處于單一狀態 ,進而引發更多的生態問題。因此對于相關工作人員以及部門,要從物種多樣性以及河道空間異質性的角度出發,做好生態水利工作。
2.景觀尺度與整體性原則
對于如何合理發揮出生態水利工程建設作用中,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而言必須對河道整體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對應的景觀尺度進行一定的思考與分析,首先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要確保設計圖紙的科學合理,只有先確保設計人員對于河道周邊生態系統有一個簡單的認知,才可以將大景觀尺度充分運用到河道治理中,提高治理效率以及質量,為居民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
3.服務社會原則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因為水利工程項目出現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幫助人們進行生產建設,所以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而言在開展河道治理工作時不僅僅要考慮到對河道生態環境的保護,還要考慮整個工程的實用性。像農業領域建設就十分依靠水資源才能夠順利進行,而水利工程的存在不僅可以確保農業建設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同時還可以帶動相關經濟。因此在進行生態水利規劃建設工作中,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提高綜合經濟效益的發揮程度。
三、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1.建設現代生態化水網工程
現如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水利工程建設當中也逐漸進行改革創新,其中生態水網工程就是整個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河道”不僅可以對國內每一條記錄在案的河道水資源存儲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同時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還能夠及時的發現河道生態環境所存在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治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避免河道生態系統進一步破壞。但是生態水網建設工程建設規模較大,仍需要相關部門以及企業的配合才能夠保障我國河道治理工作順利進行。
2.修復河道生態環境狀態
在展開生態水利建設工作中對于相關工作人員而言要重視起基礎加固修復等相關操作,因為這些操作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了河道是否能夠處于一種自然發展的狀態。通常來說在對河道環境進行治理修復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建立與自然狀態下河流所對應的生態環境,比如說如果一條河道部分岸線上出現了不規則形狀,那么工作人員就要根據河道內部各物種的生存狀態對岸線進行修復補充,同時還可以投入如蝦、蟹等相關物種補充河道生態環境所需要的食物鏈,通過生態水利治理工作讓河道更加趨向于自然狀態。
3.人工河道設計
一般來說河道需要布置設計在淺水區域,這樣才可以讓整個河道的水面呈現出一種較為合理且規范的表達效果,同時還可以更好的為周邊環境補充水分,制造出濕地、河灘等自然景觀。而對相關工作人員而言在對護岸材料的選擇上要考慮到材料與河道是否適應,避免對河道周邊環境造成破壞,比如說像混凝土材料雖然自身較為穩定,但是很明顯該材料很容易造成生態污染問題,因此在生態水利治理工作中就決定不能使用混凝土作為護岸材料,只能夠在一些關鍵位置上投入少量的混凝土,避免護岸因為年限問題發生塌陷。
4.恢復河道退化
首先河岸帶區域中存在了不同種類的動物植物群體,還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等等多個因素,因此在對河岸帶展開河道治理工作時工作人員需要先對河道周邊的水流分布進行分析調查,然后再充分了解動植物群體分布情況以后才可以開展治理工作。比如說針對陸地與河道所交匯的區域就可以適當種植一些草本植物,不僅可以很好的避免河道水土流失問題更加嚴重,還能夠保護岸邊生態系統的穩定。因此在恢復河道退化問題上每一個工作人員都需要到實地進行考察分析,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解決策略,盡可能的讓河道逐漸恢復到自然狀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生態水利應該如何在河道治理中實現良好應用,發揮出相對應的作用,需要從資金、人員以及技術等多個方面入手,才可以確保水利工程建設不會破壞到當地的河道生態環境,同時還能夠為經濟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使得水利工程的存在可以更好的造福當地城市居民。而對于治理人員而言就要及時改變自身工作理念,將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到治理工作當中,實現“互聯網+河道治理”的工作模式,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在保護我國生態環境的同時更進一步帶動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德浩.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運用解析[J].科技視界,2021,(27):90-91.
[2]馮亞輝.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21,(17):249-250.
[3]王玉慧.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居業,2021,(02):82-83.
[4]王艷.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J].湖南水利水電,2020,(04):118-119.
[5]周松松,葉柏陽,孫益松.關于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探討[J].科學技術創新,2020,(17):143-144.
[6]盧荻秋.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水利,2019,(10):35+43.
323750190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