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戰
摘要:文物古建筑的防火問題與傳統意義上的防火不同,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文物古建筑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其中蘊含著巨大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但是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火災時有發生,這會給我國歷史、文化和經濟方面都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本文針對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問題;有效措施
引言
由于文物古建筑大部分都是木質結構,所以發生火災的可能性較大。文物古建筑也是歷史的見證者,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大部分都是文物古建筑,所以文物古建筑的防火工作極其重要。
1.現階段我國文物古建筑的特點
在對我國文物古建筑特點分析時,由于其兼具系統性和復雜性,我們可以具體從以下方面展開分析:
1.1耐火等級低
在我國古建筑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多采用松木、杉木等作為主要建筑材料,而木質材料的耐火等級極低。另外,在經過千百年的留存之后,受周邊生態環境變化的影響,古建筑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被腐蝕的現象。一旦出現突發情況,極易引發火災。
1.2火災容易蔓延
我國不同類型古建筑布局多樣,大多數是以庭院式為主,依舊存在部分古建筑會依據周邊地形、地勢建造。通過對古建筑種群的分析可知,由于古建筑自身的布局特征,其容易在發生火災時迅速燃燒,將周邊的建筑物一起燃燒,火勢蔓延很快。此外,大面積古建筑不僅不利于人員的安全疏散工作,同時會對古建筑結構造成嚴重破壞。
1.3損失嚴重
我國留存古建筑數量眾多,文化價值很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且大多數的古建筑都是采用珍貴的木頭制成,上面還雕刻著制作時代的一些歷史信息,一旦發生火災,將全部被燒毀,且難以復原,這不僅是國家的損失,也是文化研究的損失。因此,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對文物古建筑開展保護工作,增強消防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
2.文物古建筑存在火災風險隱患
現階段我國文物古建筑存在的火災風險,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復雜性,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分析:
2.1電氣火災風險
隨著電氣設備在社會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古建筑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的電氣安全風險系數不斷上升。在社會運行發展水平的提升以及旅游開發工作的深入,導致電氣設備在文物古建筑內使用愈加廣泛。目前,文物古建筑電氣設備存在著安裝不規范、設備老化等多種問題,大大提升了文物古建筑電氣設備應用中火災發生的概率。電氣火災風險是引發文物古建筑火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通過多種方式規范電氣設備應用,加強檢修,嚴格落實質量要求,降低電氣火災風險發生概率。
2.2用火和修繕風險
用火風險和用火不當是引發古建筑火災風險的重要原因。目前,古建筑周邊依舊存在用火不慎及不當吸煙等現象。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升,旅游開發工作愈加受到關注和重視,但用火對古建筑安全的威脅仍然存在。要想促進文物古建筑長期留存,需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修繕工作。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綜合素質不足和認識不到位等問題,施工中依舊存在違規使用材料、物品,甚至隨意堆放易燃物等現象。故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通過多種方式嚴格規范修繕施工,降低火災發生的概率勢在必行[1]。
2.3雷擊風險
我國文物古建筑通常具有較大規模,同時伴隨著園林建設。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同類型的高大樹木會由于極端天氣雷擊而發生火災。隨著先進科學技術在文物古建筑領域的應用,可使用避雷針等方式有效降低雷擊風險,保障文物古建筑整體安全性。
3.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當中的不足
3.1消防組織不夠完善
很多文物管理單位對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問題重視程度不夠,所以目前的消防組織和消防體系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也沒有對消防責任進行明確[2]。在文物古建筑中的手藝人員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年人,即便有一些年輕人,也經常會由于巡檢疏忽造成火災,也不能及時進行滅火工作。
3.2投入資金不足
要想使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工作得到完善,就需要大量的投資,但是在很多單位中并沒有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持和保障,有些單位即便有充足的資金,也沒有應用到消防工作中,從而給文物古建筑中的消防安全留下了較大的隱患。
4.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問題的有效策略
4.1設立針對性較強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門
在文物古建筑相關部門中需要設立一個較為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部門,以此來完善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工作,同時對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和責任進行明確。例如文物宗教部門在消防安全管理過程中需要做好監督管理職責,還要建立較為完善的事故責任制度,在事故發生后查找相關負責人的責任。做好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的領導工作,確保消防工作能有效落實[3]。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需要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如果存在態度消極或者不盡職的情況,管理部門可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予以懲處。
4.2提高文物古建筑管理單位的責任意識
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管理過程中,不僅要制定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還要制定較為完善的管理措施,具體有以下幾點措施:
第一,建立有針對性的消防組織。由文物古建筑管理單位負責具體的消防工作,所以要將單位的主要責任人作為消防安全的主要責任人,同時還要派遣專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員來做好具體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二,文物古建筑管理單位需要做好消防安全的培訓和宣傳工作,對消防工作中的關鍵內容進行有效落實。人為因素是文物古建筑發生火災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文物古建筑管理單位不僅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消防知識的宣傳和培訓,還需要對游客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知識培訓,其中包括防火救火知識和火災逃生技能等。文物古建筑單位可以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消防知識普及,也可以在工作單位中張貼關于消防知識的海報,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火災防范能力,也能有效提高游客的消防安全意識。
第三,在文物古建筑內部,需要針對用電用火行為進行明確規定,做好火災防范措施。要合理規劃電器配件方式,盡可能地對每一個建筑都安裝獨立的保護開關,而且每一條線路都應該穿上金屬管或阻燃管;不能應用表面溫度較高的燈具,而且燈具要和易燃物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在火災發生時能有效避免火災蔓延。在很多宗教類的文物古建筑中,都設有燭臺、香燭和長明燈等,都會長時間燃燒,較容易引發火災,所以需要在木制的桌面上鋪設不易燃燒的材料,如石板等。一些長時間焚燒紙的金爐通常會設置在室外,在大風天氣容易將金爐內的火星刮出,引發火災。所以,可以將金爐設置在避風處,同時與眾多建筑物留有充足的間距,避免由于飛火和熱輻射而發生火災。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和行業改革的深入,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由于我國文物古建筑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著多樣化的火災風險,例如電氣火災風險、用火和修繕風險、雷擊風險等,要想有效提升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增強防范意識,完善消防制度體系,提升應急處理能力,以促進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6.參考文獻
[1]魏尚成.古建筑建構材料火災隱患及防火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3):103-105.
[2]王建軍.文物古建筑科學防火思維與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33(11):1334-1336.
[3]蒙慧玲.古建筑消防安全保護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333750190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