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慰偉

摘要:本文首先提出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概念與原則,然后詳細分析和總結了幾點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具體應用,主要包括苗木根系保護、運輸前的修剪、栽植施工、加強反季節種植的技術與管理移栽后的養護,最后對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運用優勢進行闡述,通過不斷分析旨在充分彰顯出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確保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順利完成,僅供參考。
關鍵詞: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應用
一、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概念與原則
(一)概念
在綠化工程領域內,每年的3-5月以及9-11月為最佳的種植時間,作為苗木根系力量旺盛的重要時期,可以為反季節栽植施工提供極大的便捷,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也就是在夏季,溫度比較高,植物生長速度較快,而在冬季,受到溫度較低的影響,極容易對植物的活躍程度造成影響,在植物根系休眠的影響下,很難確保良好的移植成活率。基于表面上看,反季節栽植技術并不是十分符合大自然規律,但是在為植株克服氣候、土壤等因素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在苗木移植栽培過程中,要想確保較高的存活率,應提高對綠植選擇和運輸的高度重視,并將養護進度提前至栽植前。總之,反季節栽植技術,通過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對于綠植的成活具有極大的幫助。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施工原理如圖1所示(冬夏季都適用):
(二)原則
1.適地適樹原則
在對樹種進行選擇過程中,樹種必須要與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高度適應,提高對種植植物的生理特性的高度重視,避免與原自然生長空間環境出現嚴重不同,而且還要對其耐寒、耐濕等習性進行高度明確,將栽培措施的針對性發揮出來,不斷提高植物配置水平。如果施工過程的氣候不佳,生存環境必須要為樹木的生長提供極大的便利性,從而與樹木生長的生長需求相一致。
2.依樹種特性的原則
在園林樹木栽植過程中,應從樹種的生長特性出發,并密切聯系樹體的生長發育狀態。其中,裸根栽植和帶土球栽植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針對于前者,在常綠樹小苗及大多落葉樹種中非常適用。在具體栽植過程中,應對根系的完整性予以保護,控制骨干根的長度,多帶側根、須根。在掘苗、栽植過程中,根部應確保高度的濕潤性,有效預防根系失水現象的出現。在保護方式中,根系打漿比較常用,是提高移栽成活率的重要方式方法。漿水配比主要包括過磷酸鈣、細黃土、水,其劑量分別控制在1kg、7.5kg、40kg左右。要想將移栽成活率提升上來,在運輸過程中,濕草覆蓋措施的應用價值顯著,將根系風干的出現幾率降至最低;而針對于后者,則比較適用于常綠樹種及難于成活的樹種;大樹栽植和生長季栽植,對于成活率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
二、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一)苗木根系保護
為了不斷提高苗木選擇的合理性,既要對設計要求進行深入分析,也要對生長健壯、樹形良好的苗木進行優先選擇。對于反季節栽植的苗木,應帶土球,并對樹冠進行適當修剪。在苗木規格較大的情況下,木箱的使用更為適合,通過在地下進行埋設。待需要時,對籮筐或木箱進行去除。基于此,可以避免損傷苗木根系,免去修剪樹冠這一環節,避免與原狀差距過大。對于月季等小規格灌木,種植季節最佳為春季,并在塑料盆中進行種植。而在反季節種植過程中,應連將塑料盆撕開,在地下進行種植,從而給予順利成形和提高綠化效果一定的保證。
除此之外,在對苗木進行選擇方面,土球應盡量大一些,確保根系的完整性,為成活提供極大的便捷性。加強小苗、扦插苗的使用,減少起裸根苗。
(二)運輸前的修剪
要想有效控制樹冠的蒸騰作用,在運輸前,對苗進行粗修剪為重要一項工作。通常來說,要減掉全部枝葉的一半,同時將枯枝和病蟲損傷枝剪下去,但是不能剪去頂端優勢的樹木頂梢。同時,植物在圃地中,疏枝摘葉必須要落實下去,面對傷口的出現,應加強傷口愈合劑的使用,形成對感染的有效預防。
在確定所帶土球大小時,應從苗木起挖規范出發,要想不斷提高樹木成活效率,對于反季節栽植苗木帶土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運輸或栽植中,如果散開土球,很難將苗木成活率提升上來。帶大土球移植,更加適用于喬木、大規格花灌木,土球直徑至少為胸徑的6倍左右。在起挖過程中,應借助草繩進行纏繞,為了將景觀效果提升上來,重剪和短截并不建議采用,但是少量疏剪和摘葉都是可以的。為了實現順利成型,無需剪開草繩【1】,直接在土壤中進行種植,這樣做,對于控制水分蒸發也具有一定的效果。用做色塊的小灌木,應借助無紡布包裹住土球。在種植過程中,無需對無紡布進行任何處理,旨在將透水、透氣性能充分發揮出來。基于此,在解土球包裝時,可以免去散土球問題的出現,以免嚴重損耗植物材料,進一步強化成本控制效果。在起挖前2天左右,植株挖寬、深分別為2Ocm、40cm,對于活力素水劑,其澆灌濃度最低為5%,最高不得超過8%,以此來更好地儲存起苗運輸中的養分和水分。
(三)栽植施工
在苗木運送到地點前,應提前挖好樹坑,給予隨到隨栽一定的保證,如果栽種不及時,也要將假植和遮蔭處理落實到位。對于種植坑,應盡量大一些,在坑底,先對加有基肥的好土進行回填,然后在植物種植前期階段,應加強1%消毒液、5%生根劑的使用,以此來達到浸穴的目的。在植株入土前,應提高對植株整理、復查的高度重視,在種植過程中,應避免苗出現歪斜現象,在確定位置以后,應慢慢解除土球的包扎物,經過初步覆土搗實后,應通過填土進行分層搗實,在覆填土與植株土球深度要求相符后,填土和灌水應同步進行,第一次水應澆足、澆透,確保整個栽植填土工序的順利進行,覆土層也要比種植地要高,至少高出2cm,促使圍堰的形成。在花灌木栽植過程中,應比栽植土要高,高度在10cm即可,為順利排水提供極大的便捷性。在栽植完成后,應基于整體視角,積極開展苗的精剪工作。
為了對苗木的土球規格進行高度明確,應從苗木胸徑出發,對種植穴予以加大、加深處理,并加強滲水層的制作,確保高溫期良好的保濕效果,防止積水現象的出現。在制作透氣孔時,塑料管的管徑應在10cm左右,其孔底部應低于滲水層,在滲水層滲水效率較低時,應加強微型潛水泵的應用,確保積水在透氣孔中得以排除,為苗木根系的透氣性創造有利條件,避免高溫時期乙醇的出現,而對根系造成任何損傷,特別對于珍貴樹木。
(四)加強反季節種植的技術與管理
在種苗的前期階段,相關準備工作必須要落實到位,如準備樹坑、遮光處理和假植,旨在將景觀建設質量提升上來。在種苗和隨后生長的各個環節,相應的保養和維護工作應積極落實下去,為幼苗的存活與成長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后續的保養和維護方面,應從種植區域的氣候等條件出發,加強目標維護計劃的制定,給予種植溫度和土壤肥力強大的扶持,以免使幼苗整體生長環境質量受到不良影響。在季節不同的影響下,使得維護播種幼苗的方式的差異性較大。在夏季由于溫度升高, 為了避免幼苗受到任何威脅,應加強澆水和遮蔭維護措施的應用,而在冬季溫度較低的限制下,覆膜或現代溫 室更為適用。
(五)移栽后的養護
一般來說,在植被移栽后,養護管理對于成活率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在養護過程中,必須要加強灌溉和病蟲害防治,所以在移栽植被的前期階段,應加強病蟲害防治計劃的制定,然后積極開展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如果處于高發季節,應借助藥物方式,切實保護好植被。通常來說,不同品種的植被,對于水分需求明顯不同,所以在灌溉方面【2】,應對植被品種進行參考,借助灌溉,旨在確保植被生長對于水分的需求得到滿足,但是應控制好灌溉時間與力度,同時在灌溉的前期階段,應深入分析植被生長習性,確保灌溉方式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比如為了保證水分,可以向樹冠和地面噴水,如果處于夏季,應適度調整噴水頻率,同時將植被遮陰處理執行到位,最大程度地控制陽光的直射。如果處于冬季,應從植被的抗寒能力出發,開展有針對性的保暖工作,在植被抗寒能力較差的情況下,不僅可以將稻草和草繩捆綁于植被,同時還可以對石灰進行涂抹,反之如果植被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如北方地區,應借助涂抹石灰的方式,給予保暖效果一定的保證。
三、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優勢
(一)有利于對生活環境予以改善
在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中,季節性因素不容忽視,一般來說,春季和夏季,為園林綠化工作的重要時期,但是由于當前城市化建設水平越來越高,社會大眾對于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借助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可以不斷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水平,為城市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提高綠化水平
對于反季節的栽植施工技術來說,與傳統園林綠化栽植技藝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施工管理方法也實現了有效改進,屬于園林綠化技藝的創新之舉。基于此,對于園林綠化工作者來說,應提高對選擇種植材料、種植前的修剪等高度重視。這樣做,可以確保綠化工程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更好地助益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從而確保整體綠化水平的穩步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人們的精神需求越來越高,而且基于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角度,國家和社會對于園林工程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所以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 中,為了使特殊工期的需要得到滿足,應積極應用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但是該項技術與植被正常生長規律具有一定的出入,所以仍然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參考文獻:
[1] 劉華繼. 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分析應用[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46):1.
[2] 楊秀清. 反季節栽植施工技術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分析應用[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9(11):1.
23105005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