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輝
摘要:構建智慧的鐵路愿景,就是要利用其更透徹的感知和度量、更全面的互聯互通,以及更深入的智能化三大特點,實現智能信息的網絡化,進而在整個鐵路系統、企業內部以及合作伙伴之間,實現信息的互聯和共享。在此基礎上,感知和度量可幫助鐵路公司收集新信息,進而更好地監控運營,并更加主動地采取措施。為此,本文就針對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應用展開詳細地分析。以期促進冶金企業鐵路運輸調度管理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應用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鐵路運輸調度系統已經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縱向、橫向角度均實現了業務與技術結合的大型IT應用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平臺的概況,對冶金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進行需求分析,最后探討了現代化調度指揮體系的設計和優化,為鐵路系統實現提高服務質量、提高服務安全性、提高服務可靠性以及提高鐵路運營效率,并節約成本。
一、鐵路智能運輸調度平臺的概況
鐵路智能運輸的概念主要來自鐵路的控制中心智能化的實現,通過先進智能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能夠基本上實現控制中心的基本職能,控制中心能夠具有初步的判斷和學習能力,車載計算機的應用實現了無人干預或者少人干預的啟動方式,能夠很大程度上減輕人工負擔,對于停車、運行和啟動而言大大提高了準確度,并且智能中心還能夠對固定設施和臨近車輛的距離和特征進行判斷,從而來遵守相關規范要求,并且能夠對經過車輛進行判斷,發送其特征到處理中心,處理中心再對相應列車流進行科學的調整,從而增加運輸密度,提高效率。控制中心通過對相關固定和移動設施的狀態進行監控可以有效地防止故障的發生,一旦故障發生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并且基本上能夠實現智能化的決策支持,同時能夠自動完成調度、營運管理及信息服務的功能。在鐵路的智能運輸系統中,高效率、高安全、高品質的服務特性決定了鐵路智能運輸的科學性,鐵路智能化的運營管理實現了鐵路資源管理的智能化,營運管理的智能化和行車控制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鐵路資源的運輸效率,并且智能化地救援與行車安全監控還能夠實現高安全性和高品質,通過綜合運輸、電子商務等建設,逐漸實現服務的高品質化。傳統的鐵路運輸具有各部門之間彼此孤立的特點,橫向聯系不夠,鐵路智能化系統的應用強調橫向聯系,綜合化地對智能運輸系統進行管理和集成,通過先進的無線通信技術等對列車、線路、各部門進行及時的聯絡和信息交換,從而強化了橫向聯系,保障了行車運行指揮的綜合化。鐵路智能運輸系統的實現能夠協調人、車輛和線路之間的交互關系,工作人員能夠實時監控車輛信息和線路情況,通過各種信息的綜合判斷從而進行科學的決策,與傳統的人、車輛、線路的單向運輸交互內容上區別來看,智能化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和運營的協調性。
二、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需求分析
要促進鐵路運輸調度系統的智能化發展,首先應充分明確該系統的主要需求。就現階段而言,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需求主要包括信息預報、車輛追蹤、物流追蹤、物流設備信息管理、物流計劃傳輸以及物流信息的統計、查詢等。其中,信息預報主要指對鐵路運輸貨物的相關信息的提供。具體又分為貨物屬性、貨物狀態以及貨物倉庫情況等方面。貨物屬性包括物料的名稱、規格、數量等;貨物狀態又包括物料的運送車輛數量、物料預計送達時間、物料的運送線路等;貨物倉庫情況則主要指物料運送地點倉庫的地址、名稱、儲存能力、現存數量等。對貨物的相關信息進行預報,為調度和決策提供及時、真實、有效的信息,是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基礎需求。車輛追蹤則主要指通過系統操作對車輛進行跟蹤管理的需求。首先,系統對車輛進行追蹤,需要完成車號的自動識別,并通過自動識別裝置錄入車號,同時錄入車輛的進廠時間和出廠時間。其次,智能化調度系統還將對車輛進行過磅信息等級,同時將其與車號相匹配。另外,系統還將對已經成功過磅的車輛進行貨物的信息預報和卸車確認,同時將卸貨的相關信息進行自動錄入,包括貨物的名稱、規格、貨場貨位等。此外,系統還將對貨物進行取樣貨物以及未取樣貨物的信息提取,并提供列檢信息,為后期管理提供確切依據。所有車輛作業完成后,系統將自動錄入列檢作業的信息。物流追蹤主要指鐵路運輸對調度車輛作業全過程的追蹤,包括貨物追蹤、車輛追蹤以及貨物運輸、車輛線路的管理等。首先,系統將對運輸的線路進行代碼化,并向管理者提供調配車輛的具體信息;在接收到系統提供的相關信息后,系統再次根據綜合信息進行調配車輛作業計劃,并且根據計劃執行具體的車輛調配。為了防止出現系統信息與現場情況偏差的情況,系統將對相應地點的識別裝置進行信息提取和比較,包括車輛數量、車號以及裝卸車信息等,一旦出現偏差,將進行信息警示。其次,在裝卸車過程中,系統將對其進行信息確認,包括車輛信息、貨物信息、返出車輛過磅信息以及取票信息等。另外,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還將實現物流設備信息的管理功能,具體包括鐵路設備、物流裝卸設備以及貨場貨位信息等。其中,系統將對包括線路封鎖、線路施工、信號、電力設備故障、車輛信息、交通事故等在內的鐵路設備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和提交,同時對裝卸設備的作業情況進行數據生產,同時提交裝卸設備的故障數據。
三、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系統目標與技術結構及其功能實現
1.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系統目標與技術結構
(1)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以Java技術為基礎,以B/S與C/S混合的模式為總體設計,并通過Java NIO Socket/JMS雙通道技術體系的消息觸發模式完成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數據共享機制以及數據聯動機制;(2)系統的客戶端核心技術為RCP,通過微內核、插件式應用程序界面達到跨系統共享與執行的目的;(3)以業務需求為基礎,系統構建了核心應用服務群,并通過高水平伸縮性的“服務+”架構體系實現服務、訂閱/發布模式的服務目標,最終達到跨多平臺、多數據庫的深度協同工作的效果;(4)根據業務邏輯,系統將相應的服務模塊劃分成為包括列車運行圖、車流計劃、車輛分布、調度命令以及施工計劃、現場檢查、文件流轉在內的子服務模塊,使其始終圍繞系統核心執行;(5)系統的各個子服務模塊執行均以Open API的形式對外提供借口,同時以MQ/JMS/SOCKET等在內的協議為基礎,將其與系統的核心應用服務進行通信,從而達到減少各個子系統耦合級別的目的。
2.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功能實現
從現代化冶金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功能來看,主要包括工作質量評價管理功能、列車盯控功能、違編與違流列車監測功能、綜合查詢功能以及配空計劃與裝車需求精準匹配功能、卸車到達預計和預警功能等。據有關資料統計,現代化智能調度系統的設計已通過了我國鐵路局科技成果評審,并被相關企業關注、投入運營,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結語:
綜上可知,在鐵路運輸調度工作中,我們必須把握好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應用和優化,為智能鐵路的發展和進步提供良好的基礎和助力?,F代化冶金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不僅方便了調度人員全面、動態、準確地掌握當前運輸生產信息,也實現了對調度工作質量綜合評價和人員資源管理的數據化,但隨著市場的變化,相關領域對于系統技術水平的要求也將更高,需要廣大專家、學者不斷參與實踐、反思以及創新。
參考文獻:
[1]魏臻,鮑紅杰,陸陽,陸長榮.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平臺的關鍵流程[J].2018.
[2]魏臻.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關鍵技術研究[D].2015.
[3]劉昌偉.冶金企業鐵路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湖南大學,2017.
313150058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