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華家嶺學校 李彩虹

有些學生性格貪玩好動,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完成作業上,喜歡在寫作業的同時分心去做其他事,總是做兩分鐘,玩五分鐘,或者以頻繁喝水、上廁所為理由拖慢作業完成進度。其實,不難發現,學生之所以做作業不認真,好動,關鍵原因在于家長對學生的日常教育不合理,家長的日常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習慣養成。
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有些學生的爺爺奶奶等長輩容易習慣性溺愛學生,在學生寫作業時經常會詢問學生要不要吃些什么。而有些家長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給學生報課外輔導班,每天八點半左右才下課,每天學校教師布置的作業做完后,輔導教師還經常布置很多課外練習,這時學生為了讓自己更輕松,就會拖欠作業,時間長了,就容易養成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拖欠作業的習慣。家長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以自己的一些行動去影響學生,家長在生活當中不要出現拖拉的習慣,今天要完成的事情就要今天做。有的家長覺得時間太晚,學生還太小,讓學生提前去休息,這雖然是一種心疼孩子的表現,但是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學生會覺得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來做,反正自己現在還在小,有大人們給自己解決,長時間下去會對學生獨立能力的養成以及個人性格的培養起到十分惡劣的影響。如果學生每一個方面的事情都太過于依賴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那么學生在步入社會的時候容易產生一些社交問題,當學生身處社會中,許多事情都需要獨立完成,如果學生長期對家庭產生依賴,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會對學生的心靈造成一定的打擊。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教師應該跟這些學生的爺爺奶奶多溝通,讓他們告訴孩子,做作業應該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比如喝水以及上廁所等等,將準備工作都做好后才寫作業,學生在做作業時,爺爺奶奶若沒有特殊情況的話,盡量不要影響學生。每天寫完作業后,爺爺奶奶可以將學生寫完作業的時間記錄下來,向教師及時匯報學生寫完作業的時間。堅持15天~20天后,學生寫作業的速度會有顯著提高。
有些學生認為,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必須要完成。但是口頭作業就不同,特別是像聽英語磁帶這種類型的作業,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興趣來,想完成就完成,不想完成就不完成,很多時候就直接不做。教師應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溝通,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將寓教于樂的理念做到實處,讓學生能更好地聽從教師的指導,服從教師的指令,從學習當中發現快樂,從而愛上學習。在家長的層面,教師應該多跟這些學生的家長交流,要求家長每天都監督學生聽英語磁帶和讀英語單詞,讓學生掌握錄音機的使用方法,每天聽英語磁帶的時間不能少于10 分鐘,在學生聽英語磁帶時,盡量不要打擾,確保學生在這10分鐘內能高效率地學習。
讀和聽在語言課程中是至關重要的,一旦缺乏讀和聽,學生就難以學好語言課程。特別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機會用英語溝通,平時溝通多數都是使用漢語,每天聽讀10 分鐘英語需要長期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身邊進行朗讀,并且在學生朗讀完后告知學生的朗讀水平有所提高,給予學生鼓勵和表揚,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一段時間后,學生可以流利地用英語表達個人想法。
很多中小學英語教師都反映在批改家庭作業時,有些學生平時可以答對各種題目,但是只要考試就全都忘了。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家長溝通得知,學生在每天做完作業后沒有認真檢查作業的習慣。并且有些參與輔導班的學生,都有輔導班教師替學生對作業進行檢查。因此教師也要肩負起檢查學生作業的工作,認真批改每一個學生的作業,對于作業中發現的錯誤在課堂當中及時提出,彌補學生的學習短板。同時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作業上寫上一些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的話語,對于完成情況優異的同學,也可以在作業中畫一些好看的圖形來獎勵學生,不僅能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更能激發學生努力完成作業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課堂教育當中,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學生愛玩游戲的天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項特點定期開展學生之間的游戲。例如,很多男生都想要成為一名正義的警察,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當“作業王國”的警察,警察在日常生活中的任務就是抓住每個壞人,在作業王國中,錯誤的題目就是壞人。每天將作業完成后,警察的主要任務是找到且抓住壞人。若有一天警察在作業中找不到一個壞人,就可以適當地提高警察職稱以示鼓勵。
有的學生由于個人性格的差異,會產生懼怕教師的心理,在課堂上不敢提問,面對教師的提問不能及時作出反應,也不會主動舉手發言,積累的問題無法及時得到解決,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在課下要和這類型的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養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真正融入課堂。
在學習方面,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善于思考,多說英語和多練習英語,也可以改善學生不敢提問的毛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家長從其他的方面讓學生敢于提問。比如,家長可以利用假期帶學生對普展館進行參觀,去其他的地方旅游。日常生活中可以讓爺爺奶奶多帶學生在超市或者菜市場購物,鼓勵學生向超市的工作人員詢問物品的價格,這樣就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膽量,也可以讓學生將提問看作一件非常普通的事。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部分中小學學生在英語課堂中還是存在諸多不良的習慣,需要教師進行矯正。在隔代教育背景下,很多學生的爺爺奶奶由于隔輩親的思想,對學生是打不得、罵不得,要想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多和家長進行溝通,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適合的教育方式,相信在隔代教育背景下的廣大學生也可以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