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實驗小學 林暉玲
小學時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如何全面落實新課改的素質教育理念,針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改革與創新,通過打造高效課堂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從思想根源上愛上數學,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學習數學,從而發揮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提升學習效果,是當前數學教育工作者尤為關注的問題。
打造高效課堂的前提是要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才能實現教學的無限可能,所以,互動與交流尤為重要。基于不同學生的特點,就需要教師發揮自身的親和力與感染力,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給學生創造參與課堂的機會,創造交流的話題與平臺,營造良好的交流的氛圍,讓學生就所學、所見、所思、所想進行充分的互動與交流,教師再根據互動過程來判斷學情的變化,并做出恰當的引導,使互動與交流更加深入,讓學生在互動中體驗到樂趣與滿足感,從而更愿意接受和配合教學活動的開展。
興趣是最好的推動力,也是學生持續深入學習的動力源泉。為了更好地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要結合課堂實際情況不斷地改進教學手段,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創新教學模式,比如在教學過程穿插極具趣味性的問題,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從而激發其探究的意愿,讓學生充分參與探討問題的過程。因為,有探討就有互動,有互動就會有碰撞,而碰撞能產生思想的火花。基于數學學科的特殊性,有很多題目都有多種解法,這種碰撞無形中能幫助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路,發現更多解題的途徑,能很好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注意力,促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解題興趣,從而實現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標。在學生的探究與參與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對他們參與時的具體表現給予恰當的評價和適當的引導,比如重點表揚解題快、解題過程清晰的學生,并有針對性地對學習狀態不佳的學生給出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盡最大可能營造平等、自然、輕松的交流氛圍,即使對于偏離思路的學生也要給予其一定的肯定,鼓勵其參與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生硬、粗暴地批判結果,因為打壓學生的積極性非常不利于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
受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模式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圖案、色彩、聲音等,全方位直觀、動態地展示所授內容,使學生接受知識的途徑更加豐富多樣,這種多途徑新穎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探究的意愿。教師再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捕捉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因勢利導,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意愿,引導他們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找到新方法、新途徑,進一步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與學生之間由于領悟能力、接受能力的差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個別想象力不足的同學的實際困難,并且在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時要盡可能地利用實際生活中出現的類似的場景或與數學教材知識相關的圖案、道具等,課程進行過程中,要將生活中的現象結合起來,設置啟發性問題情境,以此來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口、眼、腦、手各感官的參與。口要表達,要針對具體教學內容展開交流、辯論,參與討論或是回答問題;眼睛要仔細觀察,辨別出問題的細微差別與變化;大腦要高速運轉,深入思考,提問疑問、假設,并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手要快速地將解題方法、解題過程呈現在紙上或本子上。這樣口到、眼到、心到的高度配合與參與,能有效地建立起學生對知識的初步認知,在組織以及實施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自主發展,促進知識、思維、能力三個維度的共同成長。
知識要內化為個人的基本能力,離不開實踐。數學之所以影響如此之大,其本質在于通過知識的應用能切切實實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所以,小學數學教學也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基礎性任務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布置一些實踐作業,可以針對課堂、教學、學生等素材就地取材,一方面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很容易使掌握不牢的知識點暴露出來,教師再針對問題進行一一講解和點評,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掌握實操技能三個步驟更好地鞏固基礎應用知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快速發展下對人才所提出的高標準要求。所以,要不斷地應用科學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提高其邏輯思維能力,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實踐興趣和實踐能力,為其個人日后更好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