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霞
(華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華池 745600)
九江苦蕎,云蕎3號,云蕎2號,梁山地方蕎,西蕎1號,蒙1213-6,甘蕎1號,晉蕎麥,川蕎1號,平蕎6號(CK),云蕎5號,云南麻苦蕎,昭苦4號。
尿素含N≥46%、過磷酸鈣含P2O5≥12%、硫酸鉀K2O≥50%。
該試驗采用簡單對比排列,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共13個處理,小區面積19.2 m2(長6 m×寬3.2 m),每小區播10行,行距30 cm,試驗地采用條播播種,試驗地四周留保護行50 cm,小區留間距50 cm,播量2.5 kg/667m2。
1)試驗在紫坊畔鄉廟溝村賀瑞剛的山旱地中進行,地勢平坦,地力中等。
2)試驗播種前施尿素8 kg/667 m2、過磷酸鈣30 kg/667m2,硫酸鉀5 kg/667m2或蕎麥專用肥一袋作基肥,結合土壤耕翻一次施入。試驗于6月21日播種。
1)蕎麥出苗期間隨時觀察,有板結時及時耙磨助苗生長。
2)蕎麥生育期間拔除大草,盛花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一次。
試驗成熟后每小區隨機取10株進行室內考種,并按各小區單收單打計產,結果見表1、2、3。

表1 2019年蕎麥新品種引進篩選試驗產量結果表
經方差分析、多重比較表明:F品種間=552.053>F0.01=3.6,品種間存在著極顯著差異。云蕎5號、晉蕎麥、昭苦4號與對照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各個品種之間產量差異也達到極顯著水平;其他品種產量都低于對照品種。
在引進的12個品種中西蕎1號、云南麻苦蕎、梁山地方苦蕎、甘蕎1號這四個品種生育期較長,屬于中晚熟品種,下年播期應提前才能完全成熟,否則若霜凍來臨的早,就不能完全成熟。

表2 方差分析表

表3 產量顯著性比較表
由表2所示,云蕎5號產212.3 kg/667m2,居試驗第一位,較對照平蕎6號產191.4 kg/667m2,增產20.9 kg/667m2,增產率10.9%,與對照產量差異極顯著;2018年品種鑒定試驗產162.3 kg/667m2居試驗第一位,較對照增產18.64%。
晉蕎麥產208.8 kg/667m2,居試驗第二位,較對照平蕎6號產191.4 kg/667m2,增產17.4 kg/667m2,增產率9.081%,與對照產量差異極顯著。
昭苦4號產196.36 kg/667m2居試驗第三位,較對照平蕎6號產191.4 kg/667m2,增產4.9 kg/667m2,增產率2.55%,差異不顯著;其它品種均低于對照。
云蕎5號、晉蕎麥、昭苦4號產量高,表現較好,應予保留;其它品種淘汰。
建議苦蕎新品種云蕎5號小面積示范種植;晉蕎麥、昭苦4號雖然產量高,表現較好,但由于引進試驗只有一年,下年繼續參加鑒定試驗,對新品種適應性和穩定性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