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55)
健身瑜伽運動起源于印度,是一種可以將身心結合統一的養生方法。結合當前的體育教學理念,將健身瑜伽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之中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學生身體與心靈的雙層教育,更加貼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精神,對于養成學生終身健身意識以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積極意義。高職院校需要積極推進體育課程改革,設計出更適合學生發展的健身瑜伽課程,用創新、實用的課程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國內對于教育的研究時間尚短,尤其針對體育課程方面的研究相對國內學校存在一定差距,近年來正不斷學習先進的管理教學經驗,體育課程也正是在不斷地學習改進中得到提升。當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各類體育項目接觸得越來越多,群體運動、健身運動在學生中得到充分認可,無論是學生之中還是社會之中,人們對于健身瑜伽等集娛樂和修身養性于一體的項目更加歡迎。為了適應當前的社會背景,滿足眾多高職學生的學習需求,高職院校增設健身瑜伽類課程是必然趨勢,而為了收獲更好的教學效果,進行課程創新研究和改進提升也是形勢之下需要努力完成的工作。
健身瑜伽相對其他體育項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這一運動的鍛煉效果也較高,不需要進行高強度的激烈運動就可以完成各種瑜伽動作。健身瑜伽在練習的過程中不需要學生進行韌帶的用力伸拉,對于柔韌性、運動能力不足的學生而言,也是一種簡單的運動項目。學生需要學習的健身瑜伽動作主要有伸展動作和收縮動作,這類具有較高協調性和舒緩性的動作可以帶給學生神經、筋骨、腺體以及頭腦等部位帶來一定程度的刺激,促進各部位的循環代謝,有利于提升內分泌腺體的穩定性。大幅度的健身瑜伽動作還可以對脊椎等身體的重要部位存在的損傷或變形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對于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的鍛煉也具有積極意義,可以進一步增強骨骼的承壓能力。瑜伽的簡單實用性使其在社會各行業中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形成了社會范圍的瑜伽熱。
在練習健身瑜伽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鍛煉身體,也可以在練習期間中實現身心的高度統一,保持心態的寧靜,可以幫助學生排除不必要的雜念,更好地放松心靈。瑜伽運動身心合一的思想對于高職學生緩解就業壓力、學習壓力、社交壓力等具有積極意義,避免學生在繁重的學業和越來越難的就業形勢中產生煩躁甚至放棄的心理,幫助學生降壓、解除疲勞,更好地調整身心狀態,促使學生理性地分析問題,積極地面對以后的生活。
通過將健身瑜伽融入體育課程之中,進一步推進教學體制改革,高職院校需要對健身瑜伽具有正確的理解,了解其對于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營造運動美感以及豐富學生生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學校在課程創新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從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創新以及評價方法創新3個方面入手,不斷提升健身瑜伽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積極意義,更好地將終身鍛煉的思想傳輸給學生,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健身瑜伽是一種相對系統的運動項目,在課程教學期間需要合理選擇期間有意義的元素,以此為基礎構建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課程內容,避免出現面面俱到這種影響課程效果的情況。在課程內容規劃期間需要以時代發展為導向,以培養身心合格的體育教學為目標,合理優化瑜伽課程內容。瑜伽課程需要充分結合實際需求,在符合健身瑜伽運動價值的過程中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有意義的內容,在課程內容設置期間需要從理論、實踐以及教學3個方面進行充分的研究探討。
(1)理論部分。
健身瑜伽涉及的理論項目較多,是一種融合藝術、科學與哲學于一體的古老鍛煉方法,在理論教學時需要將瑜伽的真諦及其含義、這一運動的起源和古典流派、瑜伽呼吸法、瑜伽飲食法、中西醫與瑜伽的相關簡述等理論知識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之中。同時,為了避免理論課程與學生實際需求相差較大,學習也需要做好社會調研以及學校內部調研工作,充分了解社會需求與學生需求,提升課程理論的實用性,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學習健身瑜伽的積極性。
(2)實踐部分。
瑜伽的實踐教學可以從相關的動作理論書籍、論文著作中尋找,還可以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經驗對動作進行合理選擇或編排,形成一套系統化的高效瑜伽實踐課程。常用的實踐動作主要有瑜伽坐姿、冥想與呼吸、瑜伽體位法(坐立、站立、腹部、拜日、恢復、前伸展、倒立、側伸展、后彎等)、暖身練習、雙人瑜伽以及組合瑜伽等,實際教學期間需要結合高職院校的課程規劃、時間、學生需求等進行合理編排,選擇更適合的瑜伽動作納入到實踐課程之中。
(3)教學部分。
課堂教學需要基于課程教材開展,學校需要結合學生實際與教師能力選擇現有的教材,按用途可以將教材分為理論課本、音響音樂教材以及教學指導書等。為了提升瑜伽課程的教學效果,教材需要具有一定的框架基礎,幫助教師在此基礎上通過填充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健身瑜伽相關課程。在教材選擇時,高職院校可以參考《瑜伽初、中級教程》這本韓俊所編寫的書籍,也可以參考《瑜伽治百病圖》這本林曉海所編著的書籍。總之,學校可以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書籍作為構建自身教材的基礎。瑜伽教學需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需要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學需要從點到面、從局部簡單學習到整體系統化的學習,在層次不斷遞進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瑜伽基礎和高水平的動作實踐能力。教師需要通過教學讓學生理解瑜伽的基本原則,通過組織實施相關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瑜伽鍛煉方法。
(1)結合學生專業特性設置瑜伽課程。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課堂之中難以融入體育鍛煉,學生無法從課堂上學習相關的課程,只能依靠課外自學來完成相關鍛煉項目。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因材施教,將體育鍛煉更好地融入到課程教學之中,結合學生的專業類型以及未來的職業體能需求設置相應的瑜伽課程項目,為學生構建更加合適的瑜伽動作類型,將瑜伽課程融入到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心理健康成長之中,促使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之路更加寬闊,具有更加適合工作的體魄和心理。
(2)結合學生自身特性設置瑜伽選修課程。
當前的高職院校學生受網絡環境的影響具有更高的獨立性和活躍性,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思想和興趣愛好,對課程進行精細化處理,創造更具有引導性、有意義的課程,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其他無意義的項目中轉移到更有健身、實用價值的瑜伽課程之上,提升教學管理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監控成長。在課程設置時,高職院校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程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方向、類型的瑜伽課程,提升課程適用性的同時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
(3)依靠社團、俱樂部等活動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瑜伽課程教學尤其是枯燥乏味的瑜伽理論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學生往往更愿意將時間花費在網絡之中,對于健身瑜伽缺乏長期修持的興趣。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學習建立相關的社團或俱樂部,通過組織相關活動競賽或表演將瑜伽運動在學習范圍內推廣,也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更好地鍛煉自身的身體和心靈。通過社團和俱樂部活動,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交流瑜伽運動的各種訣竅,也可以在組織的活動中展示自己,實現自我能力的提升,提升全校學生瑜伽運動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將學生引向終身鍛煉的道路。
瑜伽課程的考核評價需要有別于傳統的體育教學項目,注重評價方式的高效性和合理性。為了更加客觀準確地對學生的瑜伽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課程評價需要充分結合整個課程學習期間學生的實際能力,做到將過程評價與最終評價相結合,避免使用完全依靠期末考試對學生瑜伽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的方式;其次,課程評價需要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入手,充分考驗學生對于瑜伽課程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從理論考試與實際動作展示兩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最后,理論考試的方式可以推陳出新,選擇筆試、面試、開閉卷考試相結合大放送,在實際動作展示時也可以設置規定項目與自選項目,更好地檢驗學生的瑜伽課程學習成果。例如,在實際動作展示項目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規定動作的基礎上自由組合動作,根據學生姿勢的創新性、準確性、協調性、過程有無停頓等情況進行分數核算,同時將學生的體質、心理素質等納入到考核內容之中,實現綜合性的教學評價,維持學生對于瑜伽運動的學習興趣。
健身瑜伽運動是一門科學、實用的健身術,高職院校需要將其中心神合一的運動理念融入課程教學之中,充分發揮瑜伽運動對于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心理狀態健康成長方面的積極意義。在課程改革創新期間,高職院校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與學生個性,從理論、實踐以及課堂教學幾個方面對課程內容進行規劃設計,通過綜合性的評價方式不斷提升健身瑜伽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