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譚歡 湯佳樂 程小梅 尚雪波 王仁才 羅賽男



摘?要:為明確湖南省獼猴桃果實農藥殘留情況,2019年利用液相色譜-質譜法和氣相色譜-質譜法對63個樣品果實進行分析,通過單因子污染指數和綜合污染指數進行評價。結果表明:本次檢出農殘的樣品數為43個,占樣品總數的68.25%。共檢測了70種農藥,其中檢出農藥21種,農藥品種檢出率為30%。21種農藥品種中多菌靈的檢出率占28.57%,吡唑醚菌酯占20.63%,甲基硫菌靈占14.29%,吡蟲啉占11.11%,其余17種的農藥品種檢出率都低于10%。湖南地區未發現禁用農藥和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殺蟲劑、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和煙酰類農藥未超標,殺菌劑中多菌靈的檢測結果臨近最大限量值。經單項污染農藥指數和綜合污染指數評價得出,湖南省獼猴桃果實未受到污染,品質安全。
關鍵詞:獼猴桃;農藥殘留;檢測;評價;湖南省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1-0034-05?中圖分類號:S663.4?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pesticide residues of kiwi fruit in Hunan province, pesticide residues of 63 samples were monitoried by HPLC methods and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single pollution index and the intergrated pollution index in 2019.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sampl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detected was 43, accounting for 68.2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samples.21 pesticide residues of the 70 pesticides residues were detectable in fresh kiwifruits. The detectable rate of pesticide varieties was 30%. In the detected 21 pesticides, the pesticide detectability rate of Carbendazim、Carbamic acid、Thiophanate-methyl、Imidacloprid were 28.57%、20.63%、14.29% and 11.11%. The pesticide detectability rate of other 17 pesticides were less than 10%. Forbidden pesticide and Organophosphoru pesticide were not detected. Organochlorine、Pyrethroid and Nicotinyl were not exceeded the tolerance of state standards. But the detection result of carbendazim in Fungicide was near the maximum limit. The detectability rate of carbendazim was 26.7%, which exceeded the tolerance of State Standards.The detectability rate in the production bas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free markets. By integrating evaluation into single pollution index and the intergrated pollution index,kiwi fruits were not polluted by pesticides in Hunan province.
Keywords:kiwifruit;pesticide residues;detection;evaluation;Hunan province
獼猴桃屬于獼猴桃科,因果實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深受消費者喜愛[1]。近年來,隨著市場效益增加,獼猴桃在湖南省的種植面積也不斷增加,2019年預計發展到2萬hm2[2]。種植面積的增加,導致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必然會導致農藥的大量使用[3,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獼猴桃的品質要求也不斷提高,不僅要求果實好吃、好看,更要安全。獼猴桃果實農藥殘留情況,越來越引起社會和消費者的重視,開展獼猴桃果實農殘檢測與評價尤為重要。國內外學者已經在蘋果、葡萄等多種水果上進行過研究和檢測[5-8],浙江和陜西也研究獼猴桃農殘情況[9,10],但是在湖南省獼猴桃農殘研究的報道甚少。因此筆者試圖通過研究湖南省獼猴桃果實農藥殘留情況,為日后系統性進行農藥監測、監管提供科學依據,對指導獼猴桃進行安全栽培及引導獼猴桃健康消費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后續進行農藥風險評估打下基礎。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湖南位于長江以南,五嶺以北,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高溫多濕,年均氣溫達17.5 ℃,氣溫適中,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達1 498 mm,無霜期達300 d。年日照時數為1 300~1 800 h。土壤類型以紅壤、黃壤、黃棕壤為主,適宜獼猴桃的生長。
1.2?試驗材料
樣品采集來自湖南省25個縣市,包括中方縣、懷化市鶴城區、麻陽縣、溆浦縣、安化縣、沅江市、藍山縣、雙牌縣、鳳凰縣、瀘溪縣、永順縣、岳陽市君山區、岳陽縣、祁東縣、常寧市、衡山縣、衡陽縣、城步縣、隆回縣、新邵縣、張家界永定區、長沙市芙蓉區、長沙縣、寧鄉市、桃源縣、臨澧縣、湘潭縣、桂陽縣。涉及43個基地、合作社等,品種包括紅陽、東紅、金艷、翠玉和米良等主栽品種。
1.3?果實農藥殘留量測定
按照 NY/T 761-2008、GB/T 20769-2008、GB/T 23200.8-2016、GB/T 23200.20-2016的規定[11-14],進行樣品預處理,對70種農藥進行含量測定,每個樣品做3次重復。結果參考 GB 2763——2019限量要求,有針對獼猴桃限量要求的直接采用,沒有獼猴桃限量要求的參考漿果類水果或者其他水果的限量[15](見表1)。
1.4?果實農藥殘留評價方法
1.4.1?單因子污染指數評價
其中Ci是污染物的實測濃度,Pi是該污染物的最大殘留限量。本研究中采用的是無公害落葉漿果類水果最大限量值。參考蘋果安全質量將Pi分為3級,Pi≤0.5說明果實清潔、安全;0.5
1.4.2?綜合因子污染指數評價
單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同時兼顧單因子污染指數的平均值和最高值,能夠體現污染較為嚴重的污染物的作用,也對于多因子污染狀況有個較強的描述。
2?結果與分析
本次共檢測了70種農藥,檢出的農藥共21種,依次為多菌靈、甲基硫菌靈、嘧霉胺、甲霜靈、烯酰嗎啉、嘧菌酯、咪鮮胺、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腐霉利、三唑酮、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啶蟲脒、吡蟲啉、噻蟲嗪、滅蠅胺、氯蟲苯甲酰胺、氯吡脲和阿維菌素,占農藥品種檢出率為30%。檢出農殘的樣品數為43個,占抽樣總數的68.25%。
2.1?殺菌劑
通過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及氣相色譜-質譜法檢測出11種殺菌劑,其中多菌靈的檢出率占28.57%,吡唑醚菌酯占20.63%,甲基硫菌靈占14.29%,其余8種農藥的檢出率都低于10%。所有檢出農藥中,多菌靈的檢出率最高,檢出最大值達到0.49 mg/kg,有接近多菌靈的MRL值(0.5),其對應的PI值為0.975,單項污染指數大于0.5的樣品數有6個,說明獼猴桃存在較高安全風險。這與朱杰麗等[9]2012年開展浙江省獼猴桃的多菌靈檢測結果(26.7%)相似,但與2018年西安市的檢測結果(多菌靈檢出率5%,嘧霉胺檢出率13.5%)不同。檢測中還發現,檢測率較高的吡唑醚菌酯,是一種新型廣譜殺菌劑,檢出的最大值為0.500 5 mg/kg遠小于葡萄的MRL值,雖然未超標,但隨著新型殺菌劑的普及及使用,急需制定獼猴桃果品農藥殘留的MRL標準。同樣甲基硫菌靈也在果樹上使用多年,殘留量也是參考葡萄的MRL值,無統一的漿果類水果MRL值。結果見表3。
2.2?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本次檢測了10種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有3種檢出,檢出的農藥依次是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和溴氰菊酯,3種殺蟲劑的檢出率都低于5%,未發現超標。這與劉君等[10]2018 年對西安市周至縣14個獼猴桃主產鄉鎮共 200 批次樣品進行農藥殘留定量檢測結果(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的檢出率分別為51.5%,22%)相比(表4),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檢出率很低,可能存在的原因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都是中毒農藥,隨著獼猴桃綠色栽培技術的推廣和示范,說明湖南在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使用上逐步減少。
2.3?煙酰類殺蟲劑
煙酰類殺蟲劑的檢測結果見表5,3種煙酰類殺蟲劑中吡蟲啉的檢出率占11.11%,其余兩種殺蟲劑的檢出率都低于5%,未超標。吡蟲啉是一種廣譜型殺蟲劑,低毒低殘留,在果樹栽培上使用廣泛。相比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的中毒,農戶在獼猴桃栽培上使用最多的殺蟲劑是吡蟲啉。
2.4?其他類
其他類的農藥包括滅蠅胺(昆蟲生長調節殺蟲劑)、氯吡脲(生長調節劑)、阿維菌素(殺螨劑)和氯蟲苯甲酰胺(有機氯殺蟲劑),這4種農藥的檢出率皆小于10%,未超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高毒農藥阿維菌素,檢測出的兩個樣本殘留量分別為0.012 1 mg/kg、0.012 5 mg/kg,PI值都大于0.5,說明獼猴桃基本安全,這可能與農戶的種植習慣相關,需要加強培訓和指導。檢測了5種有機氯類殺蟲劑,只有氯蟲苯甲酰胺檢出。結果見表6。
2.5?獼猴桃農藥殘留評價
通過對獼猴桃上主要農藥多菌靈、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吡蟲啉、噻蟲嗪、氯吡脲和阿維菌素進行單項污染指數分析,95%以上樣品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唑、吡蟲啉、溴氰菊酯、阿維菌素、噻蟲嗪、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的污染指數<0.05,90%以上樣品氯吡脲的污染指數<0.05,88%以上樣品吡唑醚菌酯的污染指數<0.05,78%以上樣品多菌靈的污染指數<0.05。由此可說明湖南地區需要控制的農藥為多菌靈、吡唑醚菌酯和氯吡脲。
通過計算湖南地區獼猴桃綜合污染指數,證實湖南各地區的綜合污染指數均小于0.5(圖1)。
3?結果與討論
3.1?整體風險水平介紹
本研究的獼猴桃果樣來自湖南省25個縣市,通過分析各地區的綜合污染指數,結果表明湖南各地的綜合污染指數均小于0.5,因此湖南各地生產的獼猴桃未受到本文涉及的70種農藥污染。但是由于樣品來源層次不一,有散戶種植的非精品果,也有種植大戶的精品包裝果,其結果只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湖南省獼猴桃果實農藥含量的現狀。湖南省獼猴桃果實雖有農藥檢出,但未發現禁用農藥[16]和有機磷殺蟲劑檢出,同時檢出農藥殘留濃度不高,未構成污染。
3.2?關于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在檢出的21種農藥中,除了多菌靈、嘧霉胺、嘧菌酯、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噻蟲嗪、吡蟲啉、啶蟲脒、氯吡脲和氯蟲苯甲酰胺10種農藥制定了獼猴桃或漿果類水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MRL)。未有標準的11種農藥中,甲霜靈、烯酰嗎啉、咪鮮胺、腐霉利、滅蠅胺5種農藥沒有必要制定MRL外。有必要對SPI>0.1的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三唑酮、氯氰菊酯、阿維菌素6種農藥制定MRL值。這一結論與龐龍麗等[17]參考的GB 2763——2016[18]的結論稍有出入,主要原因是我們參考的是GB 2763——2019比GB 2763——2016的5種農藥(多菌靈、啶蟲脒、氯吡脲、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有所完善,但對于在獼猴桃上使用廣泛的農藥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靈,急需制定獼猴桃或漿果類水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MRL),方便準確評估其在獼猴桃果實上的農藥殘留情況,以填補我國獼猴桃果品質量安全控制標準方面的空白。
3.3?主要存在問題和擬解決方法
在本研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殺菌劑農藥中,多菌靈、吡唑醚菌酯和甲基硫菌靈使用是比較廣泛的。其中多菌靈的檢測結果范圍為0.01~0.487 5,已經十分接近國內所設的MRL值(0.05)。這可能與個別農戶的個人使用有關,需要針對性的提醒農戶控制多菌靈的使用。也可能與我國的設定值太低有關,作者參考了歐盟和南韓的多菌靈標準值均為2.0,建議在粗放管理的地區可以適當調整最大限量值[19]。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檢出率比吡蟲啉低,這兩類農藥都是果農使用最多的殺蟲劑,但是除蟲菊酯類殺蟲劑是中毒農藥,而吡蟲啉是低毒農藥。這說明隨著無公害和綠色獼猴桃栽培技術的推廣,農戶在用藥方面已經開始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農藥來替代高毒高殘留的農藥。高毒農藥中的阿維菌素是一種殺螨劑,有2個果樣的樣本單因子污染指數大于0.5,需要農戶盡快使用低毒的殺螨劑進行替代,加強果園管理,推薦使用生物防治如捕食螨等。
參考文獻
[1]黃?誠,周長春,李?偉.獼猴桃的營養保健功能與開發利用研究[J].食品科技,2007,32(4):51-55.
[2]王仁才,熊興耀,龐?立.湖南獼猴桃產業發展的問題及建議[J].湖南農業科學,2015(5):124-127.
[3]王銀柱.獼猴桃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J].河南農業,2010(9):22.
[4]杜學武,趙雪芹,周永強,等.豫西南獼猴桃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落葉果樹,2010,42(5):32-34.
[5]KIM Y A,ABD EL-ATY A M,RAHMAN M M,JEONG J H,SHIN H C,WANG J,SHIN S,SHIM J H.Method development,matrix effect,and risk assessment of 49 multiclass pesticides in kiwifruit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18,1076:130-138.
[6]LEMES V R,MARTINS-JUNIOR H A,DE SOUZ S V C,COLACIOPPOS.Ethylenethiourea in fruits:Optimization and in-house validation of a metho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occurrence and dietary exposure assessment[J].Food Control,2014,42:321-328.
[7]梁?俊,趙政陽,樊明濤,等.陜西蘋果主產區果實農藥殘留水平及其評價[J].園藝學報,2007(5):1123-1128.
[8]劉河疆,康?露,華震宇,等.新疆鮮食葡萄產區農藥殘留風險評估[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8(4):714-724.
[9]朱杰麗,呂愛華,柴振林,等.浙江省獼猴桃主產區果實農藥殘留水平與評價[J].植物保護,2012(3):122-124+135.
[10]劉?君,任曉姣,張水鷗,等.西安市獼猴桃主產區農藥殘留風險評估[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2):3878-3885.
[11]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測定[S].天津:農業部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08.
[12]GB/T 20769-2008,水果和蔬菜中450種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2008.
[13]GB/T 19648 -2006,水果和蔬菜中500種農藥及相關化學品殘留量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7.
[14]GB 23200.20-2016,食品中阿維菌素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S].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6.
[15]GB 2763-201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9.
[16]聶繼云.我國果樹上禁用、撤銷或停止受理登記的農藥及其原因分析[J].中國果樹,2018(3):105-108.
[17]龐榮麗,王瑞萍,郭琳琳,等.我國獼猴桃質量標準現狀及其與國際組織比較[J].北方園藝,2016(13):187-192.
[18]國家衛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GB 276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19]龐榮麗,喬成奎,王瑞萍,等.獼猴桃農藥殘留膳食攝入風險評估[J].果樹學報,2019,36(9):119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