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增茹
這是華子,一個八年級男生的故事。華子個子中等,有點兒壯實,愛說愛笑。華子一心想著當學霸,卻一直成績中等,而他堅持認為自己成績不好的原因是自己的小宇宙還沒有爆發,而小宇宙遲遲沒有爆發的原因則是自己控制不住地玩兒手機。
“老師,我不想玩兒手機了!”
期中考后,華子沮喪地跟我說:“老師,我又又又沒考好!”“你的成績很穩定啊,一直這樣不是嗎?”“最起碼我得考進前十吧!”“有志氣,那你為你的目標努力了嗎?”“呃,我一直特別想努力!”“那就是并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上是吧?”
華子說,他每天放學回家后都喜歡先玩兒會兒手機再寫作業,一般是玩兒手機游戲,有時候是看游戲解讀視頻,偶爾也跟同學聊會兒天,在群里冒個泡。因為花費了很長時間,所以作業完成的效率并不高。睡覺之前,也會躺著刷會兒手機,有時候稀里糊涂地就很晚了。因為晚睡,第二天學習起來也會沒有精神。華子說,他對手機真是又愛又恨。經歷了這次考試成績的不如意,華子下定決心,戒了手機。
“老師,我做不到啊!”
華子下定決心沒過多久,他又很沮喪地找到了我。“老師,我就寫了半個小時的作業,然后我的手機就不開心了,于是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哄它。”“皮,你接著皮。”“老師,我真的想戒掉手機,可是臣妾做不到啊!”“這回你努力了嗎?”“我想了很多辦法,可是都不管用。”“說來聽聽。”
華子說,有時候他用手機搜不會的題,突然就蹦出來一個自己喜歡的視頻,看完這個還會自動推送類似的下一個;有時候同學們喊他上線開黑,好久不玩兒了自己手也挺癢癢的;有時候想著就看10分鐘,結果10分鐘到了就想著看完這個特輯,看完了還想再看最后一個特輯;有時候真的做到了整個晚上都沒有玩兒手機,躺下睡覺的時候想著看一下犒勞犒勞自己,結果就刷到了后半夜。
“老師,我真的想做到!”
聽華子講完自己戒手機的經歷,我問:“華子,你真的想戒掉手機嗎?”“是啊,刷手機太誤事了。”“戒掉了手機會怎樣呢?”“我會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白天聽課我也不會犯困,這樣我的成績就會上去。我也不用因為玩兒手機而自責了。”“那你覺得是什么影響你戒掉手機?”“一玩兒上就管不住自己。”
華子意識到自己戒不掉手機的原因是,但凡開始玩兒手機了就管不住自己,會失去時間意識。而他都是在自己的屋子里學習,整個過程是沒有人監督和提醒的。意識到這一點,華子恍然大悟,不把手機帶到自己的房間就好了!
“老師,我家有個養‘機場!”
又過了一陣,華子興沖沖地過來找我。“老師,你知道嗎?不把手機帶到臥室的方法管用!”“你做到啦?”“是啊,我把手機放在了玄關的位置,玩兒的時候得站著,而且我爸媽還能看見。”“這么厲害啊!”“跟你說個更厲害的吧!”“好啊。”
華子剛開始把手機放到玄關的時候,爸爸媽媽驚訝之余,認為華子肯定是三分鐘熱度。沒想到這個三分鐘堅持了一個又一個。
后來有一天華子拿手機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手機旁還有一個手機,是媽媽的。再后來,爸爸的手機也出現在那里了。華子說,他們一起給放手機的地方起了個名字,叫作養“機”場。現在他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家人的互動也多了很多。
這是華子的故事,一個從自己戒手機到建立家庭養“機”場的故事。這又不止是華子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我們能看到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