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里希·魯爾 朱一南 智雨荷

1934年,奧斯卡·巴納克(1879年~1936年)在威茲勒的工作場所,Julius Huisgen攝。巴納克一直致力于徠卡模型的創新和改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視覺化呈現人與環境的關系”是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以下簡稱LOBA獎)最重要的評獎標準。此標準也明確地反映在40年來的比賽歷史和獲獎作品中。
2020年,又有兩位獲獎者加入LOBA獎獲獎攝影師的行列,他們也是此價值的踐行者:盧卡·洛卡特利,其作品《未來研究》探討了自然與科技之間的關系;首次獲獎的新人獎得主貢伽羅·方塞卡,其作品報道了葡萄牙里斯本的住房危機。
通過對LOBA獎歷屆得主進行回顧會發現,我們所知曉的不僅是知名攝影師和他們的攝影故事,更有了一個機會去關注這40年間的攝影歷史。
攝影師:聲卡·洛卡特利(Luca Locatelli)
是什么使我們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科研和技術在解決未來難題的過程中會發揮怎樣的作用?這位意大利攝影師將這道問題的答案變為可視的圖片,引發了關于自然與科技之間關系的熱烈探討。洛卡特利認為《未來研究》系列有助于探索在地球上生活的全新方式。“長期以來,技術進步一直代表著建立烏托邦式未來的基礎;技術帶給我們玲瑯滿目的商品,使我們享受到前人無法想象的舒適生活。”洛卡特利解釋道:“然而如今,我們也前所未有地意識到它的陰暗面;技術在過去所造成的傷害,以及生活在高科技時代所暗藏的風險。”
盧卡·洛卡特利1971年出生于意大利。他曾從事軟件開發十年之久,后于2006年開始紀實攝影的職業生涯。他目前居住于米蘭。

在40年的發展中,攝影的形式和人們對于新聞攝影的理解都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在文化長河中,40年聽起來十分短暫。然而與其他藝術學科相比,擁有180多年歷史的攝影藝術是一個年輕的媒介,這使得40年時間在攝影藝術的發展中舉足輕重。在歷屆LOBA獎中,關注社會議題的作品占據著重要分量。無論是政治、科技、醫療、衛生,還是人文生活,這些得獎作品記錄下重要的社會進程以及社會焦點議題。一些作品關注貧困與社會的不公平,比如戰后的橙劑危害,女囚犯的殘酷現實生活等。也有不少是關于民族、社群以及反映社會多樣性的公共議題,他們的拍攝對象涉及廣泛,有和平主義者、百歲老人、西伯利亞的游牧民族、房車旅客等。這些影像都是對世界正在發生的事件進行深度洞察。在這里,世間萬物通過影像匯聚成一個萬花筒。

攝影師:貢伽羅·方塞卡(Goncalo Fonseca)
2019年,約有600萬游客造訪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這意味著這座擁有50萬居民的城市是歐洲最受歡迎的目的地之一。由于人氣高漲,那里的住房市場迅速發生了變化,租金價格穩步上漲。在沒有市政府的干預,并且沒有向前租客提供任何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出租房常常被直接賣掉,隨后改造為度假公寓。在2011年至2018年期間,市內注冊的度假公寓從500套增加到了18,000套左右。旅游業的繁榮、房地產投機和漸進中產階級化使成千上萬的租戶流離失所,其中一些人已經在原來的房子里住了一輩子。許多人無家可歸,或被迫非法居住在空置房里。《新里斯本》系列尚未完成,方塞卡的目標是繼續追蹤葡萄牙大都市里所發生的變化和人們流離失所的經歷。
貢伽羅·方塞卡1993年出生于里斯本。在學習新聞學(2011年至2014年)之后,他攻讀了新聞攝影專業研究生。
LOBA獎40年的歷史中也留下了新聞攝影行業本身的變化痕跡,全球新聞攝影行業所經歷的巨變,多樣性的發展以及持續的創新。數字技術不僅改變了照片的拍攝方式,還涉及照片的后期制作、發布展示以及攝影媒介帶給人們的感知和意義。一方面來說,攝影從未如此簡單,而另一方面,攝影家想要獲得更多的關注則從未如此困難。40年前,參賽作品大多是黑白紀實攝影作品。近些年來,以前相互獨立的應用類攝影和藝術類攝影現已交織在一起。新聞攝影業必須探索新的敘事策略,開發新的影像語言,并對其他攝影藝術的發展保持關注。
數字技術的發展不僅給攝影記者的工作帶來動蕩與革新,也給比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其中之一是參賽作品數量出現幾何級增長。曾幾何時,LOBA獎評審團得在堆積如山的膠片、印刷紙張和彩色幻燈片中奮戰,才能評選出得獎作品。如今作品絕大多數都來自網絡投稿。投稿作品數量也大幅增長。1991年,在LOBA獎與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合作舉辦的賽事中,有來自64個國家的1280名攝影師提交了11521張參賽作品;等到了2016年,比賽則收到來自108個國家的3200個系列作品,打破了往年紀錄。
未來,如何展現世界真實及虛擬的一面,同時保持對真相的熱情,對攝影師來說并不容易。此外,如何用圖片講述新故事,培養觀者的同理心,吸引其注意力,激發其好奇心,增加其知識等,都將是攝影師們需要迎接的挑戰。
LOBA獎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利用攝影的可能性,為當前的社會性爭議以及人文話題創造一個空間。為實現這一目標,LOBA獎關注世界所有地區和大洲的攝影師,關注各式各樣的攝影作品,這既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