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澄盈
楊柳亂鬢,夏意盎然,陽光被無私地贈予大地,在飽滿的露珠上跳啊跳啊。藍天像上了蠟,滿目風華。一眼望去,是足足幾畝見方的荷塘。綠色重重疊疊,盈滿了眼眶,你搭著我的肩,我摟著你的腰。岸邊,已有不少菡萏吐露芳心,星星點點,碩大的花瓣半開半露,仿佛剛出浴的美人。瞇眼,輕嗅,空氣中彌漫著淡粉色的氣息。
小時候的我,愛極了荷花。
那時只有四五歲,被送到外婆家過暑假。外婆對我這個外孫女疼得不得了,恨不得上天給我摘月亮,可是每次聽了我的話,外婆總是說:“荷葉才好看呢。”
每年盛夏的蟬鳴,必然是外婆的荷葉茶喚醒的吧。用荷葉煮水,熬至微黃,濾渣出鍋,自然冷卻。村里人常常來討要嘗鮮,連過路人也嘖嘖稱贊。我最愛的,便是捧一壺冷茶,坐在外婆的懷里。外婆靠在矮矮的藤椅上,月光如練。在茶里撒上幾粒松子,清香便四溢開來,談著青蛙蟈蟈稻谷麻雀,笑著鬧著,漸漸在外婆的臂彎里沉入夢鄉。星星眨眨眼。
一大早,外婆要去摘荷葉,我也跟去了。
東方吐白,星辰可辨,荷塘上霧氣未散。別看外婆已經一把年紀了,但干起活來腰也不彎,氣也不喘的。她右手一彎,一拽,荷葉便齊齊折斷,落入大竹籃中去了。
“外婆,荷葉有什么用呢?”
“荷葉啊,用處多著呢。它可以降溫消火,夏天要多喝荷葉茶,姑娘們還可以用它來美容呢。”
拉著外婆滿是老繭卻讓人心安的手,我似懂非懂。我們滿載而歸,背后是初陽。
后來我回了城里,再后來,就很久沒有回去看外婆了。
前幾年回鄉,正值深秋,外婆仿佛一下子老了很多,硬朗的身軀不再了,但她依然為我泡上一杯荷葉茶。
荷塘竟也成了另一幅景象。厲風凜冽,霜寒過處,花,早已容顏逝,葉,也碾作泥,一派蕭瑟。但是不難發現其中勞作的人們,正穿著笨重的防水服,緩緩移動著。他們在采藕。
采藕?每年九月十月,被荷葉孕育了一生的藕,終于成熟了。荷葉終日舉著大傘,為其遮風擋雨,秋天雖趨于落敗,但自己的辛勤與奉獻終歸是有了回報。
我默默地佇立著。
那荷葉茶香在時隔幾年后,再一次熠熠生輝。
點評
本文開篇亮眼,這段荷塘的描寫可以窺見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影子,然而“跳啊跳啊”“瞇眼,輕嗅”的用語又多了幾分孩童的天真活潑,正與下文“小時候的我”呼應。后文夜晚躺在藤椅上品茶與外婆采荷葉的描寫,賦予了本文具體又細膩的生活質感與淳樸的勞動氣息。“前幾年回鄉”這一段是全文的轉折,作者對于“采藕”的描寫是富有才華的點睛之筆,荷葉庇佑了蓮藕長成的自然流轉正與外婆的形象照應,這賦予了文章更雋永的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