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
摘要:隨著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也開啟了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新時代,隨著高等教育內涵的豐富、質量的提升,高等教育改革轉型漸入深水區,高等教育政策法規日益完善。輔導員是高校思政工作隊伍中的一支專門力量,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線的教師,擔負著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作為教育者、管理者,高校輔導員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須首先以高校教育法規為準繩,指導輔導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講,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貫徹落實高等教育政策法規,對保障思政教育健康有序的發展顯得極為重要。本文從高等教育法規的定義與范疇談起,關聯到高等教育政策法規對輔導員工作的定位與指導,以期對輔導員工作提供一些的建議。
關鍵詞:高等教育政策法規 輔導員工作 定位 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做出明確批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國教育系統的生命線,各級各類學校應牢牢抓住思政教育這條主線不放松......在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的同時,應將目標放得更遠,放眼于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育體系”。針對如此重要的培育目標,高校輔導員工作者肩上責任重大。育人的核心是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輔導員應當以什么為行為準繩?當前,中國已經步入社會主義高速發展的新時期,從依法治國到小康社會,我國高等教育隨之步入了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新時代,隨著高等教育內涵和質量的提升,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刻不容緩,高等教育政策法規趨于完善。對于一名普通的高等教育者——輔導員來說,如何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真正貫徹落實好高等教育政策法規,讓自己心中明白高等教育的政策紅線,對保障思政教育和日常事務性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十分有必要。
輔導員是高校思政工作隊伍中的骨干力量,是開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排頭兵,肩負著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使命。作為教育者、管理者,高校輔導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須首先以高校教育法規為準繩,指導輔導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高等教育政策法規的定義與內容
(一)高等教育政策法規的定義
高等教育政策法規是指“國家立法機關以及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其他機關指定和頒布的有關高等教育的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的總稱,用以規范高等學校運行機制和明晰高等學校各主體的權力和義務”。高校輔導員需在高校教育法規等制度規定下,在法規條例允準的適用范圍下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規知識內容,運用高校教育法規維護自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使自己和學生的權益不受侵犯。
(二)高等教育政策法規的內容
1.高教法律
199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頒布。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教育法制化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但針對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規仍然缺位。隨后的幾年里,我國先后制定了諸多專門針對高等教育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于1996年頒布。兩年后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標志著我國第一部教育領域的法律文獻誕生。
2.高教法規
隨著高等教育的穩步發展,政府為了規范高等教育的辦學行為,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高等教育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管理暫行規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暫行條例》《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管理暫行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等,這些法規為高等教育穩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意見。
3.高教政策
我國為提升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加快建設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政策。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2-2020年)(教高【2013】2號)》《依法治校實施綱要(2016-2020年)(教政法【2016】1號)》《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國發【2015】64號)》《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等。這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都將使我國的高等教育制度更加完善和規范。
二、高等教育政策法規對輔導員工作的定位與指導
(一)輔導員工作的定位
1.輔導員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指導者
輔導員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擔者,肩負著協調班主任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同時也需要應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生活、學習和交友等各種困難,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做好心理疏導。為促進學生整體向上的發展,組建好學生黨支部,充分發展優秀學生的模范帶頭作用,保障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輔導員工作的首要任務,在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結合思政課程的內容,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為指導依據,將理論學習融入到日常班風,學風,校風建設中,學生管理隊伍中去,指導日?;顒拥拈_展,樹良風,樹正氣。在日常活動中,機械地給學生灌輸思政課程的思想與內容會顯得相對生硬,有些生搬硬套之嫌,輔導員應在工作中靈活處理重要論斷與生活的關系,將思想與生活結合起來,增強理論學習的趣味性、靈活性與多樣性,并落實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潤物細無聲。第二,學生管理工作要規范化,以高等教育政策法規為指導,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對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對學生的作息行為規范進行統一管理,如:嚴格上課考勤,指定好作息時間,指定學習規劃,鼓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等方面,為培養高校創新性人才而服務。
2.輔導員是學生的人生導師
“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最詳盡的概括。輔導員既是教師,又是管理者,教育引導學生走向光明的大道。大學生在校期間,正是他們形成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輔導員應利用自己的學識、個人魅力等各方面,言傳身教地去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的形成自己的人生規劃,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用個人高度內化的政治立場內化學生的品格,具備一定政治素養,厘清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時刻保持端正的品行與誠實的品格,為學生做出表率。從個人專業素養的角度看,輔導員需具備教育心理學、高等教育管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具備完備的交流溝通能力、應對突發問題臨場應變能力、活動組織能力,并能夠為學生提供終身學習的示范作用。王秦俊、步秋燕兩位老師在研究中指出: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環境復雜,社會競爭激烈,許多高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缺乏對學生競爭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步入社會后極大不適應,不能運用相關的理論的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導致不良的社會現象頻發。另外,許多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工作態度不明確,工作職責不清晰,人際關系處理不當,不會和同事、伙伴交流,缺乏團隊協作能力等。這些問題都可以歸咎為許多高??赡苋狈W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和培養,讓步入社會的學生無法迅速找到歸宿感和自信心,意識的缺失導致能力的不足,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差。因此,輔導員要深入指導學生對自己所感興趣的行業、事業進行規劃和指導,引導學生在校期間就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兼職活動等鍛煉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養,樹立正確的職業態度。
(二)輔導員工作的指導
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普遍存在隊伍年齡結構年輕、隊伍經驗不足、輔導員學歷背景多樣化的問題。由于以上的問題導致很多輔導員在工作中存在管理上過于隨意化,沒有統一的標準,導致學生頗有怨言;更有甚者利用職務之便收受學生的紅包、禮物等,對存在違紀行為的學生徇私舞弊,或者為送禮的學生提供一定的便利。雖然這只是個別現象,但風氣問題絕不容忽視。這就需要高效教育法規的引導和約束,保證大學依法從教,學生依法學習,輔導員依法管理。當然,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國高等教育輔導員工作的開展,高等教育政策法規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從學業、學位等各項制度方面擴容,確保所有學生標準統一、方向一致,確保學生全面發展。輔導員的工作需要在這樣的形勢下順應時代的變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的所需,為學生解決實際的困難。而只有輔導員真正掌握并熟知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規,在工作中運用上,才能使高等教育政策法規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校級教研項目(編號XJ201910)“‘朋輩導生工作室思政教育創新的實踐探索——以湖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為例”階段性項目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2]覃壯才.高等教育法規實用教程[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白忠玉..新時代年輕高校教師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規素質培養[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6):35-37.
[4]王秦俊,步秋艷..數十年來高校輔導原隊伍建設研究綜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