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訪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谷振春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從衣、食、住、行到游、購、娛,萬物皆可數字化。
然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便利”卻成為“麻煩”,網上購物、移動支付、手機搶票令他們一籌莫展,不知所措。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些智能化尷尬被進一步放大:無健康碼遭遇拒載,不會掃碼不能進站乘車,不會網上預約導致看病掛不上號,更有“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的事件,牽動著每一個子女的心。
如何幫助老年群體更好接軌“數字化生活”?如何建設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智慧化社會?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常委、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黑龍江省委主委、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院長谷振春在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將提交一份關于《破解數字鴻溝 為老年人點亮“智慧生活”》的大會發言。
民生周刊:一邊是不斷發展的數字科技,一邊是不斷擴大的老年人口。“數字鴻溝”和“銀發浪潮”仿佛成為一對矛盾,對這一問題您怎么看待?
谷振春:我認為這是一個時代課題,應該客觀辯證地去看待。如今智能設備和新技術日新月異,信息化、智能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手機支付、線上購物、網上掛號、視頻會議等數字應用只是我國科技進步的一個外在體現。數字技術本身是好的,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其更好地普及,讓包括老年人、殘疾人士在內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福利。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這也就意味著在我國,數字化浪潮興起的同時恰逢一場正在到來的老齡化浪潮。我想這是對我們國家治理能力的一個考驗,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我們需要不斷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和思考,不斷改進政府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就是針對老年群體“數字鴻溝”問題出臺的一系列非常切實的舉措。相信在這些舉措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老年群體的“數字鴻溝”問題會很快破解,數字應用也將會點亮老年群體的晚年生活。
民生周刊:您認為“數字鴻溝”產生的原因都有哪些?
谷振春:我認為一是智能技術發展與老齡化社會還沒有完全契合,從市場層面來看很多企業在研發方面就忽視了老年群體的需求,往往是從年輕人的需要出發設計產品,在細節上做得還不夠。二是政府引導還需加大力度,在政府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上還需不斷加強,必須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更加注重人性化。三是老人自身思想觀念的問題。老年人一般都有因循守舊的思想,對互聯網和新生事物抱有焦慮情緒,對外界缺乏信任,且出于經濟方面的因素,既怕多花錢,又怕因為知識局限上當受騙,所以不敢接觸數字產品應用。四是社會環境和氛圍還需進一步改善。一些社會公益組織、公共場所、文化場館等沒有發揮好引導作用,尤其是社區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民生周刊:對于解決“數字鴻溝”這一問題,您都提出了哪些具體建議?
谷振春:我主要是從政府、企業、社會和家庭入手,提出了4個方面的建議,希望這幾方面能聯動起來,多管齊下,形成合力,實現多贏共贏。
一是由政府搭建起人性化的服務平臺,讓服務溫度滲入到各項工作制度中。圍繞此次出臺的《方案》,建議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按照具體要求,建立工作機制和具體責任分工,以制度為后盾,強制性保留醫院、銀行、超市、火車站、公交車等公共場所的線下窗口,并在人員補充、機構設置和經費劃撥等方面做出安排,確保各項措施落實落靠;同時在政策、法規、審批、資金、宣傳、信息等方面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做好支持和服務,幫助、引導其研發新產品、運用新技術,切實用科技提升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
二是由企業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將服務細節體現在數字產品的應用上。對于企業來講,雖然盈利是主要目的,但同時也應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只有將眼光放長遠,才能行穩致遠。建議企業主動出擊,在交通出行、子女贍養、網絡通信、餐飲購物、旅游娛樂等方面更加關注老年群體的需要,從細節入手,研發更多適應老年人的產品,多層次、多角度地滿足老年群體的需求。
三是由社會各方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用關懷與溫暖縮小“數字鴻溝”。充分利用社區力量,關注、鼓勵老年群體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使得老年人在群體活動中感受新文化、掌握新技術、享受變革帶來的新福利;倡導并建立終身教育體系,依托老年學校和社會組織等,開設符合老年人特點的新課程,幫助其提高數字應用能力,幫助老年人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手機操作、在線醫療、網上購物、移動支付等,并著重加強關于防止網絡詐騙、電子通信詐騙等知識的學習,幫助老年人掌握防騙知識和技能;公共場所、文化場館等要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開展多種形式的助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咨詢、引導服務,并鋪設“綠色通道”或專門服務窗口,讓老年人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溫暖。
四是由家庭年青一代進行數字反哺,用科技點亮老年“智慧”生活。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父母教育子女的同時,也應強化年青一代在老人教育上的責任,需要子女將新的知識和文化反哺父母。像小時候蹣跚學步,父母教導我們一樣,我們也應教教父母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如何網上購物,用溫柔和耐心循循善誘地去激發他們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克服對互聯網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幫助父母主動了解和學習數字產品的使用技能,讓老年人在家庭關愛下開啟“智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