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竹 趙雨 安子健 王擎祎 劉堤榮
摘 要:互聯網時代下,借助互聯網+模式,創新商業模式,成為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突破口。一直以來,國家就非常重視大學生創業創新活動,不斷增加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支持,激發大學生創業創新的熱情,緩解大學生的就業難題。但是大學生由于自身缺乏經驗和資源的支持,容易受到網絡市場的影響,盲目創業,導致創業失敗。本文以??诟咝槔治龃髮W生創業創新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新;問題
受到大眾創業的背景影響,高校隊伍也在積極培育創業大軍,國內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業創新非常地重視,在校期間便為學生提供一些支持,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比如,建設實訓基地、開展創業講座、創業大賽、改革教學方法等方式。近年來,??诟咝T诖髮W生創新創業方面,給與高度地重視,積極探索符合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現狀
互聯網背景之下,很多在校大學生都在積極嘗試創新創業活動,在調查過程中,針對海口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情況進行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有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尚未經歷過職場,可以選擇創業的方式;25%的大學生則認為自己沒有畢業,缺乏社會經驗,創業雖然勇氣可嘉,但是道路十分坎坷。通過于大學生的溝通交流,認為現階段存在最大的難題在于學校缺少相關的教育內容,比如,創新創業活動的相關課程、啟動資金等。調查中,很多學生有自主創業的欲望,但是真正地參與到創新創業活動的學生很少,而且成功率也比較低。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和反思的問題。
二、現階段大學生創新創業面臨的問題
(一)扶持政策支持有限
現階段,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支持政策雖然不斷增加,但是政策的扶持力度、配套設施等還是比較薄弱,難以滿足創新創業的需求。例如,很多扶持政策有著復雜的審核程序,資金下放也比較麻煩,難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對于國外大學生的創業率,美國大學生創業率可以達到20%,國內大學生創業率偏低,僅達到1%。國內缺乏一個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像是知識產權保護、融資制度、企業審批、稅務工商制度等配套措施。
(二)大學生群體自身劣勢
互聯網+背景之下,很多大學生以此為契機,投入到創業熱潮,有著很高的創業熱情,但是大學生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于創業市場、創業形勢缺乏前瞻性和規劃性,很多都會由于自身市場敏感度、閱歷問題、創業經驗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很多大學生存在盲目跟風的情況,模仿效仿的情況非常嚴重,對于創業目標以及自身定位并不清晰,也缺乏一個長期的規劃。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自身創業經驗非常匱乏,雖然學校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是理論和實踐的差距比較大,還有學生自身心理素質較差,創業活動失敗之后便不再嘗試。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提升策略
(一)資源整合,做好教育引導
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解決大學生就業,提升大學生素質,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因此,高校必須全力以赴,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首先,整合教師資源。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加大校本課程的研究,并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次,整合政府資源。政府擴大創新創業的政策扶持范圍和力度,簡化政策流程,幫助大學生讓創新創業項目及早落地。最后,建設創新創業基地??梢越Y合社會力量,建設創新創業基地、科技園區等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其先進的設備實施,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支持。
(二)高校與社會合作
高校和社會合作,共同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為學生提供軟硬件的支持。比如,開始創新創業比賽,讓學生參與進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組織學生參觀企業生產流程,拓展學生的視野;開展市場需求調研,把控市場需求的變化;邀請企業家開辦講座的方式,傳遞創新創業的經驗和心得。
(三)平衡學業和創業
學業和創業并非兩個矛盾的主體,學生在注重創業活動的同時,不能忽視學業學習,應該通過學業學習,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然后通過創業活動,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ヂ摼W+背景之下,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需要一定的知識基礎,比如,電子商務知識、計算機基礎知識、財務管理等知識內容,學習這些內容可以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同時學生做好創新創業經驗的積累,比如,對于市場的調研、消費者需求調研、消費者消費心理等,客觀分析自己項目的優劣勢,從而制訂出更加精準的創業方案。
(四)端正大學生心態
現如今,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很多學生都盲目地參與進來。面對大學生創業狂潮,應該端正好心態,客觀分析自身的條件,是否具備創新創業的基礎,是否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困難和挫折是否可以理性應對,是否可以樂觀地處理好各種突發事件等。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要強,如果學生自身心理素質不夠的話,也只會是盲目跟風,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學校必須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客觀分析和認清自己的優劣勢。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之下,很多大學生積極投入到了創新創業活動之中。但是從創新創業活動的效果來看,成功率并不高。源于學生對于自身優劣勢以及產品定位并不清晰,還有相關的扶持政策并不完善。基于此,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應該做好資源的整合,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加強與社會企業的合作,獲取更多支持;平衡學業和創業之間的關系;端正自身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從創新創業活動中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素質。
參考文獻:
[1]閆家輝,趙海濤. 互聯網經濟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問題探析[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
[2]何丹.互聯網經濟下大學生創業創新現狀探究——以杭州高校為例[J]. 現代商業, 2017, No.480(35):173-174.
[3]文夢菊, 湯繞, 吳德娜,等. “互聯網+”模式下大學生創業融資約束問題創新研究——基于武漢高校479份問卷調查研究[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
作者簡介:
張敬竹(2001.8),男,漢族,安徽省安慶市人,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本科學,570228,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趙雨(2000.11),女,漢族,安徽省蕪湖市人,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本科生,570228,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安子?。?001.10),男,漢族,海南省三亞市人,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本科生,570228,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王擎祎(2001.11),女,漢族,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本科生,570228,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劉堤榮(2002.2),女,漢族,湖南省衡陽人,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本科生,570228,研究方向: 酒店管理。
(海南大學國際旅游學院? 海南? ??? 5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