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敏
摘 要:近年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精神追求也有所提升。與之而來的,自然環境的破壞、能源枯竭、溫室效應等問題逐漸嚴峻需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生態環境,當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出現沖突時應當放棄經濟發展。低碳經濟作為現階段重要的發展模式,在低碳經濟的推動下社會產業將能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诖?,本文通過對低碳經濟模式的內涵意義進行探究,并結合社會發展現狀提出開展低碳經濟的相關措施,為社會企業轉型和生態文明觀建設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低碳經濟;內涵;意義;措施
前言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和工業活動的深入推進,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人們在生活中的用電、用水量需求也在逐漸提高,并在家用車的推廣普及之下石油資源消耗也隨之加劇。人們應正視資源消耗問題,明確生態環境對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在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發展下才能實現良性可循環發展。低碳經濟是新時期背景下提出的重要環保策略,低碳經濟模式的推廣應用需要從其內涵價值出發,有目標、有方向地踐行可持續發展觀。
一、低碳經濟模式的內涵意義
1.1低碳經濟模式的內涵分析
新時期背景下低碳經濟模式的提出將會對社會經濟結構,產業發展帶來巨大影響。以低碳經濟為導向的企業發展需要從生產制作技術、經營管理制度、產業結構等多方面出發進行改革,并在新能源技術的合理利用之下減少企業的產能消耗和廢氣排放,這樣才能有助于現代企業的經營發展。低碳經濟模式的提出并不只是針對于企業內部改革,更多的是需要人民百姓積極配合,人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應節約用電、用水,在出行方面應盡量選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使用,積極做好垃圾分類回收利用工作將廢棄物、電池、塑料瓶等進行回收處理既能實現廢物循環使用,又能作為燃料為電能生產提供支持。在全面共同參與下低碳經濟模式的有益效果才能得到充分應用和發揮。
1.2低碳經濟模式的重要意義
低碳經濟模式是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提出的,這表明了人們面對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矛盾問題時的正向選擇方式。在低碳經濟模式下應當以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引導,使得低碳經濟下企業經營發展也能同步進行。由于在過去的工業化建設發展中,忽略了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使得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位居世界榜首,這為我國低碳經濟模式運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近年來隨著社會產業結構的調整,能耗高、污染大的重工業進行了集中整治,在對工業生產模式的轉變和生產技術的創新之下工業生產的能耗和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這將有利于工業長遠可持續發展。此外,在低碳經濟模式的推進之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將發生一定的改變,隨之而來的低碳產業經濟和新增消費內容還將促使社會結構進一步完整化。
二、發展低碳經濟模式的相關措施
2.1結合國情制定合理政策
低碳經濟模式的有效開展需要國家政府做好牽頭引導工作,并制定實施相關的政策方針這樣才能為低碳經濟的貫徹落實提供有力支撐。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環境污染狀況、經濟發展狀況存在一定差異,低碳經濟模式的運行不應按照統一標準線來執行,而是應當根據不同地區工業建設、城市發展、區域經濟等來制定出合理的環境保護標準,保障低碳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同時又能兼顧地區的發展。我國是儲煤用煤大國對煤礦資源的開發使用量較高,但由于煤炭在使用燃燒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和有害氣體不利于生態文明觀建設,并且煤炭在開采過程中將會對周邊環境造成巨大破壞,控制煤炭開發和使用成為了國家政府應重點解決處理的問題。通過實施開展節能減排政策,加速發展新能源技術和新興控煤技術,集中整治高能耗產業,在綠色環保理念的推進下才更有利于國家社會的長遠發展。
2.2創新技術發展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模式的推廣應用需要各企業明確自身的職責,加大在產品生產制造技術創新中的投入,在技術改良能耗降低之下既能減少企業的生產制造成本投入,又能滿足低碳經濟發展要求。新能源技術作為低碳經濟發展中重要的創新技術,通過太陽能、風能、沼氣等綠色可循環使用的能源將能進一步減少能源消耗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面對我國私家車擁有量、使用量大的問題還應通過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開發,通過推廣普及新能源汽車來減少石油消耗和汽車有害廢氣排放。
2.3轉變消費習慣
低碳經濟模式的貫徹落實需要國民具有較高的自覺性,不能只是將低碳經濟作為口頭號召,更需要從實際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轉變出發,在每一位公民的積極配合參與下低碳環保工作的作用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展現。倡行節儉,杜絕浪費,人們在飲食方面的消費上應量力而行,減少食物資源的浪費。低碳節約,綠色出行,在人們出行方面應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車。廢物利用,減少一次性消費,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應合理利用水資源、紙資源,做好資源的可循環利用,而減少一次性消費使每一處消費都能發揮其最大效益。在人們消費習慣的轉變之下低碳經濟模式帶來的有益效果將更加直觀可見。
總結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是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開展低碳經濟應首先明確其內涵意義,通過加大整治高能耗產業、積極開發新能源技術、推廣宣傳綠色消費理念將更有利于低碳經濟的實踐落實。
參考文獻:
[1] 孫加韜. 中國海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探討[J]. 現代經濟探討, 2010(4).
[2] 裘蘇. 浙江省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探討——日本和臺灣經驗借鑒[J]. 開放導報, 2009(6).
[3] 王艷秋. 資源型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研究——以淮南市為例[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2(1).
(中共六盤水市委黨校? 貴州? 六盤水? 5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