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龍 楊舒婷 王淼 張佳賓
摘 要:當前我國電網的基礎即為變電站,為了使變電站更好地工作,管理人員積極開展變電站技術,在開展的過程中,引入繼電保護,從而使變電站運轉正常。依據繼電保護的工作原理,應主要保護變電站的線路與母線,可有效加強變電站的穩定。
關鍵詞:變電站;繼電保護;工作原理
引言
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在變電站中,使用繼電保護設備較為普遍,由于變電站的磁場較強,再加上其高壓設備較多,若強電磁干擾設備,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大氣干擾或供電系統的外干擾也會影響弱電設備,但隨著我國繼電保護技術的增強,可有效保護變電站。
1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工作原理
繼電保護的主要工作原理為當變電站在運行時發生故障后,會出現電壓降低或升高、電流突然增加、溫度、瓦斯的溫度同時升高及運行頻率降低等現象,且該現象的數值大于繼電保護的額定值,進而使繼電設備發出報警信號或跳閘指令。跳閘的方式通常有兩種,即電流值與時間值,若該跳閘的性質為電流值,電流值上升速度越快,則跳閘的速度越快;而性質為時間值時,當故障電流值大于整定值后,在一段時間后,為了更好地保護變電站,發出跳閘指令,進而暫停變電站的運行。在運用繼電保護技術保護變電站的過程中,其目標也較為明確,利用該技術后,可使變電站供電變得更加可靠。檢修繼電保護設備時,可提升該設備的可用系數與可靠性,防止出現傳統檢修方式的不足,并使相關設備的壽命得以延長,進而使用戶用電變得更加安全、可靠。
2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價值作用
2.1變電站繼電保護的類型
繼電保護分為多種類型:
2.1.1發電機保護
技術人員應保護發電機,其短路的形式較多,主要為定子繞組,當檔子繞組接地時,在相間的過程中會產生短路;發電機的外部也會產生短路,若其負荷過重,定子繞組經過電壓時,其勵磁回路會出現兩點或一點接地,也會形成失磁故障。在發生故障后,大多采用解列、停機等方式進行出口,進而使故障范圍縮小,并發出信號。
2.1.2線路保護
在線路保護方面,根據不同的電壓等級,采用對應的保護措施,架空長線、電纜或輸電線路若長度不同,電網內中性點不同的接地方式也會形成繼電保護,進而出現過負荷、單相接地、接地短路及相間短路等。
2.1.3母線保護
針對母線保護,在多處變電場所與發電廠都應安裝專有的母線保護設備。
2.1.4電力電容保護
在保護電力電容器方面,由于其內部故障而造成出線短路,若斷路器與電容器組形成連接也會產生短路,其原因在于當電容器組內部出現故障時,電容被切除后會經過電壓,而當電容器組再度過電壓時,其母線會產生失壓狀態。
2.1.5高壓電動機保護
高壓電動機會形成多種短路方式,如在同步電動機中,產生非同步的沖擊電流、電動機出現失磁效應、底子繞組的電壓較低、電子繞組出現單相接地及定子繞組發生相間短路等,多種方式都會形成電動機保護。
2.2變電站繼電保護的配置
針對繼電設備的保護裝置,設計人員可進行三方面的保護:首先,針對線路保護,設計人員可應大力發展智能變電站,并將測控功能與站內保護進行有機結合,其配置方式采用間隔單套。在開展線路保護的過程中,可進行直接采樣,并將斷路器跳掉,經過相關網絡技術,可開發出重合閘與斷路器失靈等功能。其次,技術人員還需保護變壓器,依照相關流程,保護變電壓電量時,一般的配置方式為雙套,并實行設備一體化。若兩種設備分開,其后備裝置需結合測控裝置。采用雙套配置的過程中,將各側的單元合并,而各側的終端最好使用雙套配置。最后,分段保護母聯時,技術人員應將智能終端與分段保護裝置相連接,在不進行交換網絡數據的情況下,實現直接采樣與跳閘的功能。與此同時,在保護智能終端、合并單元時,要通過網絡進行信號傳輸。按照配置要求,該類繼電保護設備應按單套配置進行分段保護,從而形成測控與保護的一體化。當分段保護出現跳閘時,其方式大多為點對點直跳,而網絡方式則應用在其他分段跳上。
3開展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實施措施
當前電網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其電壓等級也相應升高,針對繼電保護的需求也有了較大改變。在發展智能變電站的過程中,不但要保障原有的繼電保護功能,還需不斷改善繼電保護內部信息交換的方法,即相互操作、信息共享。
3.1采用新型測試器具
技術人員在試驗前,需仔細檢測繼電保護裝置內部的電流與電壓值,其方式可選用合并器內部的光數字信號,傳統繼電保護裝置的測試儀器只能將模擬量輸出,而當前的新型測試儀,即光數字信號儀器,在開展測試的過程中,該儀器可借助保護裝置內部的光纖進行直接輸入測試,此方式有效避免了相應誤差,減少了多種傳統式檢驗步驟,如采樣精度或零漂等,節約保護成本的同時,也改善了保護裝置的使用效率與效果。為滿足繼電保護裝置的實際需求,工作人員還需嚴格保證數據傳輸的時間間隔,若其傳輸時間差距較大或并未同步,應合理選擇保護裝置,并對母線保護或變壓器保護等實行科學的測試與管理。
3.2改善網絡傳輸方式
針對一二次設備的具體情況,相較于傳統保護方式中的直接跳閘,當前變電站在應用繼電保護時選用了GOOSE網絡,運用該網絡系統可實時發布跳閘指令,若想更加便捷,可改用智能型開關。借助網絡內部的跳閘指令與啟動關閉信號,相比傳統式保護回路,新式繼電保護更加可靠。與此同時,GOOSE網絡內部的信號傳輸與原繼電保護裝置內信號輸出的方式相同,當前開入或開出量已轉化為差異化的GOOSE報文,而非24V、220V的信號。對于繼電保護裝置的輸出或輸入信號,為保證其實時性和正確性,試驗人員可利用整套傳動試驗進行驗證。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智能變電站影響著國家電網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開展變電技術工程,針對繼電保護技術,國家制定了較多的標準與規范,但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為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保護人員應了解繼電保護工作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智能變電站對于繼電保護工作的影響[J].賈嘉.科技風.2017(13)
[2]智能變電站對于繼電保護工作的影響探析[J].計冬哲.無線互聯科技.2018(03)
[3]智能變電站對于繼電保護工作的影響[J].路小軍,楊晶.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09)
(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 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