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 李樹林
摘 要:疫情期間,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踐行社會擔當,對還款困難客戶進行了延遲還本付息和增加疫情專項額度的政策,切實為受疫情影響的小企業客戶紓解困難,但后續的風險狀況仍需重點關注,本文對此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疫情;普惠金融;風險
一、疫情期間延遲還本付息客戶業務現狀
疫情期間,大型國有商業銀行踐行社會擔當,對還款困難客戶進行了延遲還本付息和增加疫情專項額度的政策,切實為受疫情影響的小企業客戶紓解困難。
從后續跟蹤管理情況來看,大多數小微企業均能正常還本付息。但考慮到涉及客戶數量多,對于潛在風險客戶及疫情專項額度需重點關注風險狀況。商業銀行應積極謀劃化解小微企業線上普惠業務信用風險。
二、七步工作法強化風險化解
按照“排、控、加、減、接、建、管”七字方略,做好風險化解工作。
(一)“排”即排查
1.組織全方位、細致的摸底排查,包括但不限于業務真實性、資金用途、企業經營情況、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違約、不良、訴訟等較嚴重不利因素;調查企業經營現狀、企業管理人員、抵(質)押品狀態等方面情況。線上、線下多渠道搜集集客戶多維度的信息,通過現場檢查與非現場信息進行相互印證。
排查務必摸透情況,發現問題,揭露風險,切忌走過場、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重點關注以下因素:
①客戶是否經營正常,信用資質和償債能力是否與貸款額度向匹配。根據銀行流水、庫存、訂單、納稅等方面信息,判斷企業的融資需求與其生產經營情況是否匹配(如有必要采用現場調查)。
②貸款用途及資金流向,通過賬戶行為及現場走訪調查進行分析,判斷我行信貸資金是否被挪用,是否流入違規領域和風險領域。
③調查客戶及實際控制人的資信情況和現有負債狀況(包含在他行、小貸公司、互聯網金融和其它渠道),公司及個人財產情況,能否追加抵押。
通過排查,掌握有多少能夠到期還款、多少還款困難,原因是什么,發現問題客戶,要及時列出名單,重點關注和管控,加強貸后走訪。
(二)“控”即控風險
根據排查發現的問題,一是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盡快制定措施,明確專人梳理在上報、系統錄入、貸后管理等環節,經辦人員是否盡職,存不存在道德風險,如存在道德風險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二是摸清客戶底數,對還款有困難客戶策略性地要求簽訂線下借款合同、第三方保證合同等;三是加強預警管理,加大客戶風險監測與核查,對預警事項持續進行跟蹤,爭取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化解;四是如確實無法有效轉化也無法正常收回的,對能夠收回的部分要盡快收回,并摸排客戶有效資產,為可能的訴訟保全做準備;五是要及時采取必要的處置化解手段。
(三)“加”即追加風險緩釋措施
一是追加風險緩釋措施,盡可能地追加抵質押登記,追加個人連帶責任保證,追加關聯企業擔保,提高客戶違約成本。
二是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結算量和結算比例,提升客戶存款、商戶、代工、結算等產品覆蓋度。同時,通過提高客戶產品數量、資產數量以及交易等各方面的數據量,有利于維持額度、追蹤客戶情況、掌控風險。
(四)“減”即壓退
根據排查結果,對于以下幾種情況的,督促企業還款,將額度壓縮到合理水平:
①貸款額度明顯高于實際資金需求;
②信貸資金流入與企業經營無關的領域;
③實際控制人新增不良記錄或發現存在不檢點的行為;
要分階段提前告知客戶貸款到期日,臨近10-20日時要連續提醒客戶,讓客戶提前準備還款資金,爭取早早即將資金存到賬戶上,提前主動還款,通過提前鎖定不能還款(還款困難)的客戶,有針對性地著手開展追討工作,到期防止出現大面積逾期。
(五)“接”即對接+承接
一是積極對接上級行,尋求應對策略。二是探索用其他產品承接到期額度,防止出現大面積逾期不良以及業務指標空洞,使之平穩落地,有抵質押物的也可以考慮用抵押快貸、質押快貸提前承接,做好轉化工作。
(六)“建”即建立團隊、建立機制
1.建立專門管理團隊。
2.建立臺賬,分包到戶,責任到人,進行精細化管理。臺賬明細主要包括:客戶名稱、所屬鄉鎮、詳細地址、實際控制人、聯系電話、授信金額、支用金額、授信品種、到期時間、是否有效代發、是否辦理商戶、是否進行貸后走訪、每月是否及時扣息、包戶客戶經理。該臺賬定期進行更新。
3.建立催收臺賬,在每月扣息前3天,由各個網點統一對貸款客戶進行查詢,對余額不足客戶進行提示,貸款到期前1天,再次進行查詢。
(七)“管”即加強精細化管理
1.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穩健經營
風險防控無小事,各機構要嚴肅對待,高度重視,一是立即行動,安排專人,不走過場。二是要主動,不能有等一等、看一看的想法,要主動強化預期管理,提前謀劃行動,強化執行,講求實效,不能不執行、慢執行、執行不到位。三是從大局出發,實事求是,對摸底中發現的問題,避免貽誤處置化解風險的最佳時機。
2.落實防控責任,加強督導化解
一是按照“誰排查、誰負責”的原則,嚴格依據相關要求進行詳細檢查,發現問題應如實報告,不得隱瞞。二是強化責任,嚴肅問責。針對本次排查檢查發現的問題,要立查立改,堵塞漏洞。
3.加強貸后管理,做好客戶回訪
要以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結合的方式,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1)非現場檢查
管戶客戶經理可利用企查查、啟信寶等外部輔助系統進行查詢。根據實際需要,還可利用相關的信息渠道進一步調查企業情況。
(2)現場檢查
客戶經理一定要接觸客戶,與企業相關人員進行面談等方式進行實地調查,加強現場檢查才能深入了解客戶,才能拓業務、防風險。
4.建立長效機制,提升防控能力
一是經營理念上,一定要堅持穩健經營和合規經營的理念,堅持正確的業績觀和激勵導向,統籌平衡好業務發展與內控合規,與風險防控的長期關系。二是客戶選擇上,拓展客戶要認清行業、了解主要業務、摸清風險底數、了解風險緩釋等等,這樣才能選擇到可靠的客戶。三是信貸管理上,深化精細化管理,探索使用智能化工具,強化重點領域風險管理,保持資產質量相對穩定,提升工作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