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宏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正在三秦大地廣泛傳播并深入貫徹。在黨校5天的集中學習研討,又使我對總書記來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全國兩會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領悟。下面我就結合學習成果如何促進工作,如何促進國有企業轉型升級,如何強化產業鏈和創新鏈,如何做大做優做強國有企業,促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等內容,談一點個人體會,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抓黨建強“根”淬“魂”;把準高質量發展航向
習總書記一再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這次來陜考察,習總書記再次指出,要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要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成為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為我們黨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須自覺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到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強“根”淬“魂”,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引路領航。
1、在理論武裝中引領方向
要站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通過班子帶頭學、職工例會集體學、主題黨日學、“三會一課”學、“流動課堂”學、專題培訓學、業余時間學等形式,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加強民生保障和社會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堅定不移地將五項要求作為今后工作的指南,把理論學習的“底氣”轉化為改革發展的銳氣,把中、省、市重大決策部署貫穿于國有企業戰略規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中,努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國企力量。
2、在隊伍鍛造中凝聚力量
當前,受疫情影響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國企困難凸顯,改革進入深水區,難啃的“硬骨頭”越來越多,特別需要一支“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干部隊伍。我們應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優勢,通過管干部聚人才、建班子帶好隊伍、抓基層夯實基礎,著力培養、鍛造一批“政治家品質+企業家素質+專業化特質”“三位一體”人才隊伍,并通過支持員工晉級、晉職、考證和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培訓,注重針對性,突出實用性,增強培訓效果,使企業的員工不斷增強創新的“才氣”,夯實國企改革發展的人才基礎。
3、在服務大局中踐行使命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經濟主力,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為市屬國企,必須自覺肩負服務我市發展大局、“三個商洛”建設的重大使命,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擔當。既要高舉“經濟領軍”的大旗,更要高擎“黨建引領”的紅旗,要始終保持朝氣、勇氣和銳氣,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彰顯國企的價值。要堅決執行黨和政府賦予的職責,在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的任務和關鍵時刻,主動迎難而上,全力攻堅克難,“千磨萬擊還堅韌”,展現我們國企的中流砥柱作用和拚搏奮斗的精神風采。
二、抓實體聚焦主責,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
習總書記強調,把國有企業做實做強做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得以充分發揮的重要保障。我們市屬國企,要聚焦主責,做強主業,努力探索新的體制、機制和模式,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在“六穩”“六?!敝邪l揮主力軍、生力軍作用。
1、做強實體經濟
習總書記強調,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命脈所在。老子講;“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蔽覀儑衅髽I在新時代,要搶抓機遇,善抓機遇,化危為機,從眼前的危機和挑戰中創造機遇,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鞏固主營業務,加強成本控制,努力提質增效。在此基礎上,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在做強主業,形成核心技術、拳頭產品的同時,積極向上下游產業鏈上延伸拓展,堅持多條腿走路,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竹籃里,確保員工崗位不減、收入不降,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條件和機會。要樹立抓項目就是穩增長,抓機遇就是謀未來的意識,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幫助,按照新發展理念,堅持科技引領,突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抓好項目謀劃、包裝和落地,推動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接續不斷,新增長點持續涌現,著力提升發展的系統性、穩定性,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
2、完善公司治理
習總書記強調,制度建設是黨的建設中帶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的問題,是鞏固思想、組織、作風各方面建設成果的重要保證。當前,我們國企要堅持“兩個一以貫之”,積極探索“管資本管黨建、管人管黨建”相統一的制度機制,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職責權限和工作方式,形成各治理主體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把黨組織的獨特優勢轉化為國企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治理效能。
3、放大融資能力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當前,要圍繞“資源變資本,資本變資產,資產變資金”,積極爭取各方面重視支持,對企業、項目、市上已收儲并納入規劃范圍的土地等進行資產資源整合,推進企業并購或托管,加強銀企合作,使企業快速成長,獲得現金流、資源和授信,以便夯實融資基礎,推進發債工作,進入資本市場募集資金,謀求國企高質量發展。
三、抓廉政強化保障,筑牢高質量發展防線
習總書記強調,要用延安精神凈化政治生態。我們國有企業必須加大思想教育、監督監管、風險防范的力度,確保國有資本牢牢掌握在黨的手中,實現保值和增值。
1、強化思想教育,筑牢廉潔防線
習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我們一定要從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高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扎實開展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紅色教育,大力弘揚延安精神,毫不松懈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以貫之糾“四風”、正風氣,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引導黨員干部自覺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終身課題,始終把規紀挺在前面,引導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始終對黨忠誠和表里如一,爭做國有資本的忠誠衛士。
2、強化監督監管,筑牢安全防線
習總書記指出,信任是最大的關懷,但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關心不能忘了嚴管。要把握運用“四種形態”,加強監督監管,努力做到“六統一”: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相統一、使命引領與問題導向相統一、抓“關鍵少數”和管“絕大多數”相統一、行使權力和擔當責任相統一、嚴格管理和關心信任相統一、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統一,建立完善廉政風險管控體系,把管資本為主和對人監督結合起來,真正管住關鍵事、管到關鍵處、管好關鍵人,守護好黨和人民托付的國有資本。
3、強化制度約束,筑牢風險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們國有企業要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著重建立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明確黨組織議事規則和程序,提高民主決策,完善規章制度,規范辦事流程,強化制度約束,加大執紀問責,積極構建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風險管理體系,科學有效防范投資風險,確保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
總之,我們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豪邁,“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氣概,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三個商洛”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凱,趙興華,李麗君.淺談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考[J].長江叢刊,2019,102(130):150-155.
[2]吳婷婷,孫儷紅,劉雅瑟,朱蕾蕾.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與思考[J].科研,2019,168(150):00019-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