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昭軍
摘 要:近些年,隨著計算機的普及,網絡經濟影響力越來越大,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目前來看,國內網絡安全態勢并不樂觀,絕大部分計算機網絡用戶都出現過信息泄露問題。保障網絡信息安全,消除網絡威脅,才能打消用戶顧慮,促進網絡經濟發展。因此,本文將針對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展開探討,并基于網絡信息安全現狀,提出改善建議。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計算機;安全威脅;安全現狀
網絡具有開放性特點,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網絡用戶,并通過網絡傳播數據、文件、代碼,進行資源共享。這為計算機病毒傳播、線路竊聽、網絡攻擊提供了便利條件,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成為計算機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當前國內計算機網絡安全犯罪事件激增,計算機病毒數量越來越多,網絡攻擊手段越來越豐富,嚴重影響了計算機網絡使用體驗,有必要針對常見網絡威脅,采取相應防范措施,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
一、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現狀
(一)網絡信息安全犯罪案件增多
隨著網絡的普及,網絡經濟影響力的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犯罪將成為信息時代主要犯罪形態之一,將成為全球社會新的安全威脅。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1986年第一次出現計算機信息安全犯罪,隨后計算機信息安全犯罪率逐漸增加。2018年,我國公安機受理的利用計算機網絡實施犯罪的信息安全犯罪案件數量多達18000起[1]。這些不法分子多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士,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漏洞實施犯罪,竊取信息,進行網絡攻擊。根據美國ITAA調查數據顯示,95%的網絡用戶曾遇到網絡安全問題,80%以上曾遭受網絡攻擊,90%企業無法應對網絡威脅,絕大部分不能防御來自外部的網絡攻擊[2]。
(二)計算機病毒危害突出
計算機病毒是信息安全的頭號公敵,是編譯者在應用程序中插入,能影響計算機正常使用,破壞算計功能或數據的程序代碼。主要分為:文件型、引導性、混合型三大類。例如,木馬病毒、蠕蟲病毒、腳本病毒等。這些病毒通常通過瀏覽器、電子郵件、文件下載等途徑傳播、擴撒。一些破壞性較強的計算機病毒,不僅會導致軟件系統崩潰,更會造成硬件系統故障。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惡意代碼數量超過300萬,病毒上萬種,且以平均每月300-500的速度瘋狂增長,其危害越來越突出,嚴重威脅著網絡信息安全。
(三)網絡攻擊手段豐富
網絡攻擊不受時間、地域、空間限制,任何聯網計算機都可能遭受網絡攻擊。例如,國內視頻網絡ACFUN曾遭受黑客網絡攻擊,造成大量用戶個人信息泄露,導致企業股價大跌。另如,攜程網2015年曾遭受黑客攻擊,官方網站和APP同時癱瘓,服務器某根目錄被刪除,股價爆跌11.67%,損失近7000萬人民幣。雖然計算機產品安全性在不斷提高,但黑客攻擊手段也在日益豐富,網絡攻擊方法多達幾千種,網絡威脅無處不在。政府、金融、ICP都是黑客主要攻擊對象,甚至一些黑客利用計算機威脅國家安全,竊取機密。
二、提高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性的措施
(一)加強技術防護
網絡攻擊、計算機病毒主要目的是竊取信息、破環數據。任何計算機都可能感染病毒,遭受網絡攻擊。在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加強技術防護,從而提高數據信息安全性、完整性。具體來講,技術防護主要是采取信息加密技術、防火墻技術、防毒技術等技術來實現。通過信息加密技術可設置信息讀取權限,對信息進行安全認證,實現信息使用者身份識別,提高信息保密性,避免信息被竊取。防毒技術是目前應用作為廣泛的技術防護措施,通過安裝防護軟件,掃描、修復系統漏洞,監控系統狀態,查殺文件、郵件、網絡中的未知病毒,及時將計算機病毒進行隔離、清除,避免病毒對軟件軟硬件系統造成嚴重破壞。防火墻技術則能過濾數據包,防范來外部的網絡攻擊,阻止非法訪問,提高系統穩定性。這些技術防護措施效果較好,能有效防范病毒和網絡威脅。
(二)構建信息安全管理機制
要想創建一個安全的網絡環境,就要實施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大幅度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避免信息泄露問題發生,解決信息保密問題。具體來講,可建立信息保密體系,以系統服務機制為核心,以信息安全保密服務為支撐,以標準規范和安全技術為具體內容的系統安全服務策略。在實際應用過中,可通過安全評估服務進行安全掃描,評估網絡安全威脅,評估系統薄弱環節,為系統安全修復提供導向。除構建信息安全保密體系外,還要加強授權管理,建立授權機制,實施系統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對于不同操作人員設置不同的操作權限。例如,在企業計算機的應用中,有權限才能進行正常操作,無權限則無法進行操作、安裝軟件。在嚴格授權制度限制下,便可避免違規安裝應用軟件,帶來的安全威脅,誘發病毒等問題。另一方面,還要建立定期安全維護制度,通過定期安全維護、檢測,提高系統安全性,消除潛在安全隱患,保障系統處于良好狀態。
(三)改善網絡安全環境
網絡攻擊、計算機病毒危害大,防不勝防,不利于網絡經濟的發展。而很多用戶缺乏網絡安全防護知識,對網絡威脅、網絡病毒缺乏認識,很難進行個人的有效防護。大規模網絡攻擊、計算機病毒爆發,可能會導致網絡癱瘓、服務器癱瘓,阻礙網絡經濟發展。因此,為優化網絡環境,消除用戶顧慮,我國相關部門,如網信辦、通信管理局、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應積極聯合起來,改善網絡安全環境現狀,做好網絡環境優化與凈化工作。政府相關部門應深入分析網絡信息安全事件頻發原因,了解內外部安全影響因素,對于異常網絡安全事件進行預警、跟蹤,從而構建和諧網絡環境,減少網絡安全威脅。
三、結束語
網絡信息安全問題是網絡時代不容忽視的問題,要想促進網絡經濟發展,就要提高網絡安全性,凈化網絡環境。當前國內網絡安全態勢不樂觀,網絡信息安全犯罪案件增多,計算機病毒危害突出,嚴重影響著計算機網絡使用,威脅著網絡信息安全。因此,應積極優化網絡環境,加強技術防護,構建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從而保障信息安全、完整。
參考文獻:
[1]趙任飛.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威脅及數據加密技術探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11):40-41.
[2]鄭矗.計算機網絡安全防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集成電路應用,2020,37(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