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華
摘 要:結合當前林業工程的發展情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分別探討了苗木培育施工的技術要點和苗木移植造林的技術要點,最后分析了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的優化措施,希望對于全方位提升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林業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術要點
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林業工程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所涉及到的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工作以及移植造林內容則是其中重要內容,只有重視兩者技術的發展,才能全方位推動林業工程的的健康發展。
1 苗木培育施工的技術要點分析
1.1 選擇種子
從提升樹種成活率的角度出發,則應重視種子挑選的工作。發芽環節,應消毒種子,并進行水中浸泡1天,溫室內進行清洗。通過這種方式能提升抗病性,具有很高的發芽率。
1.2 選擇苗圃地點
在進行選擇育苗場時,應從實際出發保障苗木的健康成長,以保障其具有充足的水分和陽光,能具備肥沃的土壤。具體來說,應控制在地下水位合理的位置,當土壤肥沃度不夠則需要進行人工增肥處理。
1.3 土壤條件
不同苗木類型則有著不同的土壤環境要求,一定要符合幼苗的實際情況,積極為其成長構建良好的環境。應整體測試土壤的安全性,避免選擇具有輻射元素及化學污染物的土壤,還應合理有效全方面控制pH值,保持土壤的酸堿度平衡要求。
1.4 種植密度
在種植過程中,則應合理優化苗木種植密度,大都控制在株間距保持在10-20cm的范圍,而行間距為16-70cm,如果不加以合理化控制,則會影響到苗木的產量以及生長質量。
1.5 施肥
應結合幼苗在不同的生長期所需要肥料的不同而合理化施肥頻率和單株施肥量。主要可以分為基肥和氮鉀肥兩部。在進行發酵過程中,則應選擇基肥,要求均勻化施加,而旺盛幼苗生長階段,則應需要氮鉀肥,并有效進行灌溉水量控制,充分發揮好肥料的作用。
2 苗木移植造林的技術要點分析
2.1 抓好苗木移植造林的時機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林業工程苗木造林的黃金時期則是3-5月期間,在較適宜的溫度環境下,幼苗正在萌芽,合適的環境以及氣候條件能保障造林成活率、效率的提升,從而保障植樹造林的總體質量要求。
2.2 確定林業工程苗木移植造林規格
針對林業工程育苗移植造林工作來說,則應重視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育苗規格。在進行林木工程移栽和造林的過程中,目標苗大都是幼苗,其中,大樹苗高約120cm,小樹苗高度不低于40cm。在進行特殊情況的要求下,則應結合實際的工程設計工作,合理化開展微調處理移栽條件、窩距分布情況;二是,從實際出發來落實好有效的造林規格,按照實際項目的特點,從實際出發來落實具體的林業工程移植造林規模。
2.3 確定林業工程苗木移植造林的技術要點
首先,則應加強苗木的安全性工作,避免造成造林環節中苗木的破壞。要求實現苗木栽培的規范性要求,確保完整性的根莖枝干,有利于實現幼苗成長。其次,結合苗木種植的灌溉工作,以保障提供有效的苗木的水環境,從而更好地實現林業項目苗木的種植質量要求。
3 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的優化措施
3.1 做好苗木栽培的溫度控制
溫度變化對于育苗工作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則應結合實際溫度情況來開展相應的抗旱防寒各方面的工作。結合苗圃電腦自動溫濕度控制系統的優勢,能有效充分借助于傳感器技術,能實現進行室內的溫度、濕度、葉片表面濕度以及其他參數等測量。借助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和單片機技術來有效實現設定的溫濕度參數和最佳溫濕度參數。特別是能在滿足溫室中的通風以及加熱等情況下,能有效進行溫室內的溫度及濕度的自動調節。所以,通過優化溫度控制工作,能保障滿足植物的快速生長要求。
3.2 提高育苗人員素質和育苗管理水平
首先,應從整體來加強育苗人員的整體綜合素質能力。借助于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圖書資料等方式,不斷豐富育苗技術資源,有重點地開展各項技術培訓工作,不斷保障育苗人員知識視野得到擴展,更好地掌握相關的幼苗栽培成果;其次,加強育苗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從實際出發來實現育苗管理機制的完善,更加落實好相應的育苗管理責任,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保障滿足實現預期的高苗木種植效率和種植質量的要求。
3.3 防治病蟲害
(1)抓好季節性病蟲害防治工作
在開展季節性病蟲害治理工作過程中,主要則是有針對性地開展春季幼苗發芽期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主要涉及到相應的病害蟲繁殖鏈相關,考慮到這個階段的蟲害較為旺盛,在推動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則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另外,在冬季低溫的情況下,可以結合實際來進行森林工程苗木噴施適量的農藥組合,起到一定預防作用。對于育苗期的病蟲害問題,則應進行病害苗木的及時清除以及修剪,有條件可采用廣譜殺蟲劑來殺死害蟲。
(2)根據苗木病蟲害的差異防治病蟲害
考慮到林業工程苗木的病蟲害的復雜情況,則應結合病蟲情況來區別對待。結合實際,病蟲害能有效控制其在萌芽中;對于腐爛性病害,則應重視如何有效進行處理病害孢子、菌體、冬卵等,用2000倍液的911乳劑以殺死腐爛病害;在防治吃葉有害生物過程中,曲樂果400倍乳液進行噴灑。同時,則應加強在陰天或者晚上應用殺蟲劑,避免高溫的不利影響,更好地實現預期的殺蟲效果。
(3)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開展合理有效的防治工作
結合林業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開展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則是對于保護林木健康成長的最為重要的內容。在進行預防以及控制措施的過程中,不僅應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還應積極從各方面來考慮到病蟲害防治工作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從而盡量從實際出發,有效滿足實現環境保護的要求,更好地滿足生態環境平衡發展。所以,在開展苗木病蟲害防治前,則應從實際出發來進行環境調研,并開展合理化評估,從而明確相應的可行性方案,從而能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林業工程中的種植和移栽技術的發展情況,要我們從實際出發,重視種植技術和移栽技術的不斷提升,及鉆研和探索技術進步,才能更好地滿足幼苗的生長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1] 王榮永, 范冉月.? 新時期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 農業與技術, 2020年第18期:88-89.
[2] 安雅文, 高芳芳, 蘇俊艷.? 簡析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J]. 農業與技術, 2019年第2期: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