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瑩
摘 要:國家大力提倡與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同時,事業單位需順應時代發展步伐,響應國家的號召,積極開展會計核算事務,提高財政資金利用率。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都會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會計監管不足、賬戶結構相對松散、入賬依據不夠規范等等。針對相關問題,在此次研究中就國庫集中支付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予以分析。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
新型經濟形態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可以充分改善以往財政管理部門相對繁雜、整個資金撥付速度慢、資金撥付流程繁瑣等相關問題,能實現對國庫資金的高效利用,進而提高會計核算的實際效率。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概述
所謂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將國家財政資金整合與規劃至統一的賬戶之中,在撥付相關資金時,是借助此賬號直接性的勞務供應商撥款,其屬于一種新型的預算執行方式。在申請資金前,需要對各項預算進行細化,還要將預算數據及時報備給財政部門予以核準,然后由國庫予以支付,其和傳統的層層撥付模式具有明顯差別,主要是對財政工作的不斷完善與變革,進而改變事業單位傳統的資金運作模式。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
1、對資金管理的影響
基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條件下的會計核算工作的實施,事業單位不用選擇資金途徑來獲取預算經費,主要是在集中支付制度的支持基礎上編制出每月資金支出計劃與預算,上級財政部門則要嚴格管理和審核資金計劃,經過一系列審批之后,系統可以直接完成相關的支付行為。
2、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新形勢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提出,對會計信息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具體來講,零余額用款額度則只能體現相關的數值,卻無法真實而具體的反映出其實際具備的貨幣資金,基于此,就不能確保資產負債表內會計信息數據的精確性[3]。
3、對會計科目的影響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推行以后,事業單位需要聯系實際情況不斷增設零余額賬戶的用款額度科目,對財政資金使用和撥付情況進行詳細的記錄。
三、國庫集中支付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現狀分析
1、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與會計核算基礎無法保證完全一致性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以收付制度為基礎,就財政授權支付方式來講,事業單位應及時對用款計劃和支付用款額度到賬通知書進行精準的核對,待到核對的數據無誤以后,即可確認收入。另外,事業單位還容易發生資產虛增的情況,會影響會計核算的高效性,待到年終用款計劃額度存在結余時,在開展具體核算時,會顯示出年終收入,然而,卻沒有現金流入,仍舊延續使用權責發生機制。
2、零余額賬戶管理還待強化
零余額賬戶就是負責事業單位財政直接支付、授權與清算等相關業務[5]。但是,由會計核算工作實況來看,零余額的掌握管理能力是不足的。在實際執行時,還容易出現支出進度和資金到賬情況不相符的情況,會嚴重影響事業單位融資活動。零余額賬戶是單一賬戶與產品供應商之間的關鍵平臺,不過,卻無法發揮出其實際價值。
3、對會計入賬依據的監管待加強
針對會計核算的相關內容,國家頒布了有關會計核算的具體通知,但是,部分事業單位在開展會計核算工作時仍舊存在一些原始憑證審核不是很規范、憑證填制信息不精準、報銷手續不夠嚴謹以及入賬依據不全等問題,都會威脅會計核算工作高效而精準的實施。
4、會計控制系統相對薄弱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給我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也對會計控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例如,事業單位會計控制系統仍舊存在著會計控制意識淡薄、制度執行力度不足與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多種問題。
5、銀行賬戶設置不夠規范
目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先后構建了零余額賬戶、單位零余額賬戶、特赦專戶和單一賬戶等。然而,保留這些賬戶致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不合理,還有部分事業單位存在多頭開設銀行賬戶的情況,且資金專戶管理比較分散、專戶過多、重復性設置等多種問題,使得“小金庫”問題則依舊存在。
四、國庫集中支付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具體策略
1、積極引入權責發生機制
事業單位應充分借助權責發生機制來對收支類跨期撥付業務進行精準的核算,把滿足權責發生機制內涵的資金列入到資金支出系統內,需要在開展年終結轉資金核算工作時,實現對權責發生機制的合理化應用,結合事業單位預算執行情況,基于此,年終結算時,主要將財政部門更好的列入預算支出系統內,將事業單位歸列為收入系統中,旨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會計核算精準度與有效性。
2、嚴格規范相關的入賬依據
基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條件下,會計工作應根據單位的基本運行情況,打造更為完善的票據管理流程,對會計入賬依據進行嚴格的規范,嚴格規范單位的財務收支行為,注重對票據使用、領用、保管等階段的有效管理,主要是通過按月定期結報和票據歸口管理的基本模式,讓財會與業務部門能夠結報票據使用情況,對票據使用行為進行嚴格的規范,以確保票據管理工作實施的順利性與高效性,進而實現會計核算管理的高效性。
3、加強對零余額賬戶的管理
在會計核算過程中,應充分把握零余額賬戶的基本屬性,重視對零余額賬戶的規范化使用,也要對用款額度進行監管和控制,對于分支機構區域跨度大的單位應做好統計管理,對零余額賬戶的使用狀況進行嚴格的管控和審批。以此為基礎,需不斷簡化此賬戶的實際審核級次,對相關的支付方式進行不斷的優化,旨在增強零余額系統操作的靈活度和規范性,以確保用款的及時性,可確保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高效實施。同時,事業單位應保證零余額賬戶操作行為的規范性,精準核對收款人的相關信息,嚴格規范授權支付業務的具體操作行為,以更好的降低操作的實際失誤率。
4、合理設置賬戶,做好定期檢查工作
基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之下,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實際難度與復雜度逐步提升,這就需要設置相應的賬戶,對銀行賬戶進行定期的檢查,尤其是資金余額和賬戶狀況,進而處理各種會計核算問題。在開展會計核算時,需要構建相對完善的賬戶審批、備案和檢查機制,以求為賬戶檢查、賬戶設置等提供相關的制度支持。經過全面的清查與檢查,需要不斷完善銀行賬戶管理長效機制,確保會計核算工作高效實施,進而提升資金管理效率。
5、強化會計控制工作
事業單位需要做好相關的會計控制工作,需要定期對單位的會計人員開展規范化的考核、管理與培訓,可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實力與崗位能力,利于會計系統的發展與建設。事業單位應優化內控體系,保證會計核算工作可以順利、高效的開展,以制定出更適應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的監控機制,將社會公眾、審計局、新聞媒體等作為重要的外部監管主體,主要是通過程序、信息系統與制度等開展內部監控,做好事業單位的內外監督,以便更為高效的處理會計核算問題。
結束語:
當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足,這就需要結合國庫集中支付機制的具體改革要求,完善和創新財務管理、核算工作,進而實現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規范性,以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以推動事業單位可以高效而順利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張燕.事業單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會計核算問題探討[J].知識經濟,2019(10):36-37.
[2]占智紅.試論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下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J].中外企業家,2019(21):66.
[3]靳卉君.國庫集中支付視角下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