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億 陳藝沛
摘 要:有效地構建航空安全文化體系,是基于當前交通環境提供的行為約束和思想約束。為了規范航空駕駛員的駕駛行為,必須從航空安全文化的特點和相關性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后續航空安全環境的全面建設提供良好的參考條件。
關鍵詞:航空安全文化;規范;航線;駕駛行為
航空運輸是當今城市經濟發展環境中新興的一種運輸方式。就交通形態和行駛特征而言,它既能滿足快速、安全交通環境下的基本交通需求,又能體現科學發展帶來的便利,為構建高效交通提供了新的交通基礎?,F代化交通運行環境系統。但構建航空安全文化體系,是基于當前運輸行業功能保護的理念,也是保障運輸功能穩定運行的前提。
一、隱含態度與航空安全文化的相關研究
在航班生產實施過程中,為了確保整個運輸環境和運行條件滿足穩定的基本要求,評價航空人員運行狀態時,應著重分析運行人員的隱患態度,確保整個運行的實施和運行符合駕駛員的習慣,保證后續運行的穩定性,為安全干預提供條件,避免較大的經濟損失。含蓄態度是飛行員在非特定環境下的安全認知和行為傾向,它不僅決定了飛行環境信息處理的規范條件,而且直接影響到運輸作業本身對運輸穩定性的要求。根據航空安全文化標準,在評價過程中對航線駕駛員進行專業培訓和心理輔導,避免冒險行為和態度。因此,不應影響飛行員自身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環境,在情緒波動的過程中,應積極進行心理疏導,充分保證飛行員具備心理穩定的條件,然后轉至執行飛行任務,以避免因心理因素引起的飛行安全的波動,在實施航空安全文化體系時,應明確建立有效的情感詞匯體系,根據情緒狀態提供詳細的評價標準,全面落實心理測試要求,從多方面全面分析和充實飛行員的工作現狀,以豐富飛行員的心理狀況[1]。
二、航空飛行員安全文化的培育
構建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而安全文化的主體是人,因此安全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是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安全飛行是民航企業的首要價值,安全管理是其他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因此,安全文化建設在民航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中是首要的。航空業的安全文化與傳統的高風險行業(如煤礦)有很大不同,這種現象在文化領域的特殊建筑中尤其明顯。航空飛行員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人員素質高,專業素質高,自律意識強,主觀能動性強,社會性強,這種境遇特征也表現在他們半封閉的社會生活方式中。由于飛行員的專業要求,他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了學習和訓練上,占據了他們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他們基本上只和同事接觸,社交圈非常狹窄。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他們引入安全文化的方式才不同于其他職業。為何強調安全文化?原因非常簡單,安全性不僅涉及飛行員的人身安全,旅客的安全,公司的品牌,航空業的發展,甚至還局限于國家形象,規則和制度的運用,安全文化的建設,飛行員個人安全價值觀的確立,高度自主才能實現安全性[2]。
三、航空安全的文化特色
結果表明,在航空安全領域,外顯態度與內隱態度、結構與安全績效的關系能夠反映航空安全文化建設的現狀。首先,頂層涉及到多個組織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充分體現了安全文化的執行力和行為效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突顯航空安全績效考量的結果;其次,頂層需要綜合衡量,以獲得最基本的價值水平,從而更全面地理解個人的行為意圖、精神品質和價值特征;最后,個人很難真正實現對組織安全文化的響應,只有保證全面的工作滲透,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審查條件,才能保證整個航空安全文化的實施和完善。
四、航路駕駛規范水平與飛行安全文化程度的關系
情境理解和決策主要包括認知、問題診斷和風險評估,人際合作主要包括促進關系和工作服務。調查結果表明,自信心維度對警覺性、問題診斷、風險評估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人際促進維度對組員的工作態度和團隊意識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安全導向對領導力和管理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領導力和管理主要包括負荷管理,而權力和領導風格則表現出安全導向對負荷管理、權力和領導風格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自動化意識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對駕駛技術知識的理解、規范駕駛行為和自動化管理。調查結果顯示,焦慮維度對空乘人員對駕駛技能的理解、對駕駛操作程序的標準化、自動化管理和警務意識、問題診斷和風險評估有顯著影響;沖動對認知和人際合作有顯著影響;依從性對自動化意識、人際合作、情景意識和決策有顯著影響[3]。
五、飛行員的態度直接關系到行為
雖然許多研究結果并不令人滿意,但并沒有完全否定飛行員態度與行為之間的直接關系。有許多模型可以用來預測行為,并對駕駛員態度行為不一致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控制措施。有一種觀點認為,飛行員的態度和行為無關緊要,而是方法問題。許多研究并未區分飛行員的一般態度和特殊態度,以及多種行為準則和一元行為準則。如果能夠衡量飛行員的態度和行為標準,那么預測能力就更強。例如,單一行為和一般的飛行員態度是兩個不同的尺度。如果用后者來預測前者,則前者不能預測。研究飛行員態度與行為之間的直接關系,阿倫茲認為,在評價飛行員態度與行為時,應把握三個因素:主流文化與繼承性文化的差異、文化持續性與文化適應性的差異、公開話題與私人話題的差異。不同之處在于飛行員的低姿態與低行為。
六、結束語
分析飛行員在實施航空安全文化體系時所表現出的外顯與內隱態度,以確定其相關與規范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使整個工作環境具有穩定滲透性的優勢,同時根據評價環境確定隱患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和行為矯正,以保證航空工作的全面落實,并在后續工作的實施過程中,提供一個更加先進的驅動式的思維環境,確保當前標準體系建設的真正完善。
參考文獻:
[1]楊炳坤.航空安全文化與航線飛行員駕駛行為規范性[J].中國科技投資,2019,000(009):160.
[2]姬鳴,劉真,楊仕云,等.航線飛行員危險態度測量及對駕駛安全行為的影響[J].心理科學,2012(01):204-209.
[3]王鵑.對某航空公司飛行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心理月刊,2020,v.15(0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