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張飛
古州鎮緊緊圍繞上級黨委和政府脫貧攻堅工作目標,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和帶頭作用,大力開展駐村幫扶工作,通過健全完善指揮作戰體系為駐村幫扶指明方向、出臺制度引導駐村干部扎根最基層、強化后勤保障為駐村干部化解后顧之憂等一系列工作,做精作戰詳圖,做強基層基礎,做好干部服務,走出了一條別具特色的駐村幫扶之路,走出了一條高質量推動脫貧攻堅工作之路。
截止2020年6月底,古州鎮已實現9個貧困村出列,2268戶11076人貧困人口脫貧,剩余3個貧困村(其中深度貧困村2個)未出列,299戶935人貧困人口未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38%;據古州鎮脫貧攻堅前線指揮部統計,目前所有剩余貧困人口已全部達到國家脫貧標準、所有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條件。
一、優化黨員干部配置,制圖引導工作。為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古州鎮黨委政府大力實施駐村幫扶戰略,做到早謀劃、早安排、早部署,將全鎮劃分為10個戰區、28個村級脫貧攻堅作戰指揮所、168個網格,設置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12個,派駐下沉網格員和同步小康駐村隊員共122人,形成了“指揮所+網格+同步小康”的駐村幫扶格局。同時,古州鎮以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大戰120天”、“百日會戰”、“百日會戰提升行動”安排部署為契機,古州鎮黨組織每次都圍繞脫貧路徑,繪制作戰詳圖,為干部和村級黨組織扎實開展駐村幫扶明確方向。
二、出臺一套管理制度,引導干部扎根。一是推出“1+5+N”網格化聯系服務制度,明確由1名黨政班子成員負責聯系服務1個前線作戰指揮所、5個同步小康駐村干部及網格員,經常到村召開例會,組織駐村干部開展學習、安排任務、解決難題、督促落實,保障駐村幫扶扎實開展。二是定期組織走訪實時掌握動態,鎮黨委定期對轄區內28個村(社區)進行走訪,與同步小康駐村人員和網格員談心談話,在及時掌握其思想動態與近期工作實績的基礎上廣泛收集征求駐村工作意見建議,從而為鎮黨委在駐村幫扶不扎實專項治理過程中的決策部署提供重要參數。三是已查促改督促履行職責,鎮紀委不定期對駐村人員到崗情況開展暗查,特別是晚上進村入戶,確保駐村干部時刻在崗,不發生“走讀”、不按程序執行請銷假制度等不良現象,倒逼所有駐村干部認真落實駐村工作要求扎實開展好駐村幫扶工作。
三、出臺一項保障政策,解決后顧之憂。為2020年與全縣同步小康的奮斗目標,古州鎮黨委謀劃出臺《古州鎮干部管理“正負面清單”制度》,營造“多個方面關心關愛、多重要素協同驅動”的駐村幫扶新態勢。一是推動正面鼓勵,從“內業工作”、“學習創新”、“出勤考勤”、“幫扶效果”、“紀律作風”等方面對駐村干部進行考核,并安排獎勵資金1萬元對具有突出表現的駐村干部予以獎勵;在評優評先上也向駐村干部傾斜,2019年評選“全鎮優秀黨員”和“全鎮脫貧攻堅先進個人”46人,駐村干部占50%以上,推動正面鼓勵。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專門為駐村干部購買人身保險,定期組織駐村干部開展體檢,明確專人負責審定發放同步小康駐村干部和網格員的駐村工作經費,切實解決了駐村干部的后顧之憂,促使駐村干部沉下身、安下心,確保駐村幫扶工作取得實效。三是組織座談解決工作困境,針對部分駐村干部經驗不足、辦法不多的情況,由州政府辦選派到古州鎮掛職的秦澤云同志牽頭,圍繞“貧困村發展有何困難?”、“對政府工作有何建議?”、“下步打算如何發展?”三大問題召開座談會,邀請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與12個第一書記和12個幫扶部門參與探討,就當前貧困村發展狀況、產業發展前景、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進行充分探討,第一時間建立問題解決清單,確立問題承辦人,力爭用最短的時間解決清單內所有問題,為駐村幫扶取得實效掃清障礙。
四、創新“三個在一線”黨建,引領脫貧模式。通過開展“責任落實在一線,脫貧攻堅在一線,成效考核在一線”為主要內容的“三個在一線”行動,強化責任落實和成效考核,充分運用“五步工作法”和黨建促脫貧“十攻略”,建強一線組織、加強一線力量、凝聚一線合力,盡銳出擊、攻堅拔寨、同步小康!一是責任落實在一線:在鎮建立脫貧攻堅前線作戰指揮部的基礎上,在村一級建立脫貧攻堅一線指揮所,在村民小組或自然寨建立脫貧攻堅一線作戰隊。明確指揮所所長、副所長,作戰隊隊長和各成員的職責,全面壓實指揮體系各個環節各個崗位工作職責。二是脫貧攻堅在一線: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推動各級幫扶工作力量下沉,在現有工作力量中,除必要的留守人員外,明確幫扶人員全部脫產到村到組到戶工作,真蹲實駐、吃住在村。建立結對幫扶包保“到村到組到戶到人”的脫貧攻堅工作格局。三是成效考核在一線:建立“按時下達任務、按時監督檢查、按時兌現獎懲”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調動干部工作積極性。落實“績效考核看扶貧、評先評優看扶貧、選拔任用看扶貧”的“三看扶貧”機制,強化結果運用,選樹先進典型。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組織部二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案例選[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8.
[2]新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國之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3]本書編委會 著.中國共產黨領導脫貧攻堅的經驗與啟示[M]. 當代世界出版社,2020.
[4]王靈桂,侯波 著,精準扶貧:理論、路徑與和田思考[M].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5]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司著,脫貧攻堅基層實踐(2020)[M].中國言實出版社2020.
[6]程冠軍 編,脫貧攻堅為什么能——案例解讀精準扶貧[M].東方出版社,2020.
[7]賀雪峰 著,大國之基:中國鄉村振興諸問題[M]. 東方出版社,2019.
[8]鄒平,武友德,周智生 著,西南民族區域特色經濟問題研究[M].科學出版社,2010.
[9]張麗君,許晨,和萍,張春敏 等 著,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2019)[M].中國經濟出版社,2020.
[10]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全國扶貧宣傳教 著,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生態(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研究叢書)[M].人民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
劉云(1980-),男,貴州劍河縣人,管理學碩士,講師、黔東南州大數據發展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共經濟、公共政策、領導學、戰略學、民族學、社會學;
張飛(1981-),男,陜西西安人,教育學碩士,普定縣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投資促進局)辦公室負責人,研究方向:人文社會學、體育學、心理學、民族學、旅游管理、儺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