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舟
道具,即人物表演所用的器物,如桌子、椅子、扇子、茶杯等。文學作品中也有一些“道具”,它們往往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注意。比如,在《孔乙己》中,咸亨酒店里的“粉板”是掌柜記賬用的,孔乙己的名字經常會出現在上面。粉板這一“道具”已然成為了記錄孔乙己命運走向的明證,展現了他悲慘的一生。又如,在《變色龍》中,奧楚蔑洛夫的“軍大衣”增強了小說的喜劇效果,深化了作品的主題。再如,《項鏈》中的道具“鉆石項鏈”貫穿全文,推動了故事的發展,使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扣人心弦。
那么,《哦,香雪》中的道具“鉛筆盒”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筆者就詳細地談一談。
《哦,香雪》是當代女作家鐵凝的代表作之一。她在小說中講述了一個貧窮封閉的小山村在通了火車、設了站點之后發生的故事。在小說中,鉛筆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它貫穿了小說的始終,不停地召喚著主人公,讓她不斷為之而努力,推動了小說情節的發展。
自從村里通了火車,村里的姑娘們便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有一位姑娘名叫香雪,才十七歲,是村里唯一考上初中的人。按理說,她應該是非常驕傲的,但因為她是從小地方、窮地方來的,在公社中學里一直被同學們嘲笑。有的同學還故意一遍一遍地問:“一天吃幾頓飯?上學為什么不帶鉛筆盒?”即使香雪再天真、再遲鈍,她也明白這是同學們在暗暗地嘲諷她。她感受到了同學對她的歧視和鄙夷,覺得自己就像手上的木質鉛筆盒一樣,在班里像個異類。香雪感覺到了屈辱。她看著同桌那只能自動合上的寬大的塑料鉛筆盒,心里再也無法平靜。她暗暗下決心:一定要買一只自動鉛筆盒。買自動鉛筆盒的事已經成為她的執念,慢慢變成了一粒種子,在她的心里生了根。
如果沒有適合的條件,這粒種子是不會發芽的。但是,山溝溝里居然通了火車,居然還設了小站,使火車可以在臺兒溝停留一分鐘。這寶貴的一分鐘時間,讓香雪看到了希望。她平時是一個多么膽小寡言的姑娘啊!現在,她每天吃完晚飯便會第一個出門,和鳳嬌一起朝火車經過的地方跑去。是什么讓文文靜靜的她如此激動?是鳳嬌喜歡的金圈圈發卡和比指甲蓋還小的手表?是白白凈凈的年輕帥氣的乘務員?還是城里人吃的掛面、用的火柴香皂、戴的紗巾、穿的尼龍襪?都不是!是她心心念念的自動鉛筆盒。有一回,她向火車上一個戴眼鏡的婦女打聽鉛筆盒的事,沒等問完,火車就開動了,她還傻傻地追著火車跑了一陣兒。
深秋的一天,香雪照例等火車。她透過車廂的玻璃看到了她夢寐以求的鉛筆盒,頓時心花怒放,再也不顧上任何事情,滿眼滿心地都是鉛筆盒。當時,她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得到它!這個想法促使她踏上了火車,快速地跑進車廂,她想用四十個雞蛋去換鉛筆盒。但是,一分鐘的時間轉瞬即逝,火車開動了,她被留在了火車上。膽小怯懦的香雪,竟然一個人上了火車,這在平時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自動鉛筆盒給了她力量。火車開動了,她在驚慌之余仍然不忘去和那個女學生換鉛筆盒。
在西山口下了車,她的心里滿滿都是得到了自動鉛筆盒的喜悅。她想:一定要趕緊回到臺兒莊,明天到學校后就拿出自動鉛筆盒,回擊同學們的鄙夷和嘲弄。火車離開了,冷風一吹,把興奮得昏了頭的香雪一下子吹醒了。從小怕黑、怕毛毛蟲的香雪,現在怕起了黑黢黢的大山,怕小樹林的窸窸窣窣聲,她坐在鐵軌上發愁,一動都不敢動。這時,是什么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呢?是鉛筆盒。鉛筆盒在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它是淡綠色的,上面還繪有潔白的馬蹄蓮。它是如此的美麗,慰藉了香雪的心。她好想明天快點兒到來,那樣就能看到同學們目瞪口呆的表情。想著想著,她的心一下子就柔和了,平靜了。鉛筆盒給了她勇氣和力量,她開始邁開步子,沿著鐵軌往回走。在這里,鉛筆盒促使香雪完成了一次自我突破,使她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勇敢了。
回到大山里,香雪看到了自己的小姐妹們。她們沒有拋下她,她們來迎接她了,像迎接凱旋的英雄一樣。山谷里爆發出了姑娘們的歡呼聲……
總之,在《哦,香雪》中,自動鉛筆盒是一件十分重要的“道具”,它促使香雪走出大山,又鼓勵她回到大山,使她完成了心理蛻變,感受到了友情的可貴和家鄉的可愛。
3986501908206